【摘 要】本文從四個方面闡述了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藝術研究的一些具體的做法: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一定的語境,鼓勵學生多說;拓展知識面,豐富生活積累;鼓勵發散思維,培養思考能力;構建學生分組學習,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關鍵詞】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
語文教學興趣培養語境創設發散思維合作學習綜合性學習作為初中語文的重點內容,對于加強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有積極的推進作用,語文課程在相關內容上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強化了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更加注重語文學科的應用性,使學生能在一種比較自由的環境中,進行知識的歸納總結和應用,使學生能采取多樣的方式進行實踐學習,大大加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綜合性學習對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語文課本中,綜合性學習有三十六個主題單元,內容豐富,大都是以語文為主的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比如常涉及到軍事、生物學、地理、氣候學、歷史等知識,如果教學得法,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將對學生學習興趣能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那么在語文課程資源因綜合性學習的增加而變得更加豐富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駕馭這樣的綜合性課程呢?
一、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活動和獲取知識的愿望,經常是從一定的問題情境中開始的。初中學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對外界事物充滿新鮮感,具有一種善于探索的精神,在遇到迷惑和不解時,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就會迅速提高。所以,我們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就要注重恰當地給學生設置一定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綜合利用已有知識和方法習慣去解決,形成學生認識的新鮮感和新奇感的心理狀態,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飽含興趣地去探索問題,尋找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我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經常通過這樣的設置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上課精神集中了,學習效率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二、創設一定的語境,鼓勵學生多說
創新教學是我國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課堂教學需要不斷通過創新而實現教育教學的良好效果,教師要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一個主要因素就是要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因為課堂教學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知識探究和不斷創新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提倡對其他同學的發言以及老師的發言提出質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
我國的傳統課堂教學長期以來以教師為主,確立了嚴格的課堂秩序,教師的權威和尊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權。鑒于此,我覺得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創建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一種想說話、敢說話的氛圍,尤其重要。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我特別注重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積極的營造一種說話的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上能體會到平等和民主的氣氛,這樣學生的潛力就會被調動起來,“會形成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學生也就愿意把自己的內心情感與老師交流,在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堂上愿意發表自己的見解?!?/p>
三、鼓勵發散思維,培養思考能力
發散思維其實就是對于某一個問題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路來分析問題,提出多種多樣的解決方法,它是一種不受任何限制靈活機動的思維方法。對問題善于進行發散思維思考的學生,由于他們的思維流暢,能沿著不同的思路去思考解決問題,可以產生獨特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訓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善于利用一切適宜的方式方法打通學生思路,讓學生學會思考善于思考,對疑難問題善于提出善于解決,“敢于在全體同學面前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使自己的這種思維方式為大家所接受,對于一些學生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發散思維方式要進行鼓勵?!?/p>
四、構建學生分組學習,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在綜合性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合理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教師可以根據綜合性學習內容板塊把學生分成很多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主持一個板塊的學習內容,并進行組與組的比賽,一次綜合性學習結束后可評出最佳合作學習小組和綜合性學習表現優秀者若干名。利用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的共同努力,引導大家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對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和同學合作、培養團結協作精神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合作學習能充分激發與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
總之,我們要真正進入綜合性學習的廣闊空間,不要把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簡單地看作是在落實教材中的一些活動項目,要賦予教材中設計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內容新的形式和內容,避免形式單一內容老化的問題的出現。教師要善于運用綜合性學習的資源,綜合性學習可以設計為活動類,也可以設計為研究類,活動盡量聯系學校、家庭生活,使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更加貼近學生實際,綜合性學習才能夠激發學生全體參加的積極性,真正發揮出綜合性學習的功能和價值。我們要在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不斷拓展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多向思維能力、團結協作精神,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