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語文課堂教學要徹底摒棄陳舊的語文教學觀念的束縛,要關注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發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真正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教學;語文;高效;策略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關鍵環節,是學生獲取知識、掌握理論的主渠道。而高效課堂要求教師在有限的40分鐘內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現就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方法談點淺見。
一、愛崗敬業,注重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作為教師,只有對工作傾注了熱愛和真誠,才會產生來自內心的動力搞好教學;作為教師,每當走上講臺看到臺下那充滿對知識渴求的眼睛時,都會深深地感覺到肩上的擔子沉重,必須以一份真心、誠心、愛心去對待教育事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與教學技能,不辜負教師這一神圣的職業。因此,教師除了必須具備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和精深的專業知識外,還應該具有廣博的人文、社會等相關科學知識。試想,課堂講授時,若能旁征博引、引經據典、妙語連珠,必然能提高學生的聽課注意力和興趣,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加強師德修養,做學生喜歡的老師
師德是指教師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操、道德行為和道德意志,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時所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必備品質,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教師師德高尚,才能端正教學思想,成為學生心中的楷模,無形中感染學生。教師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率先垂范,才能使學生感到可敬、可親,形成制約力和榜樣。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皭廴苏?,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蔽覀冎挥腥釔勖恳晃粚W生,尊重每一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對你工作的熱愛和尊重;我們只有善待每一位學生,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師生雙方才會有一個愉快的交流。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他的課才會被學生接受,才能真正實現自己最大的價值。
三、營造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
首先,課堂教學中必須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一種讓學生敢于議論的、寬松的、和諧的、平等的課堂氣氛。比如,教師在課堂講授時,可適當結合自身經歷和社會現實,對學生開展一些思想情感上的交流,談一談對社會與人生的看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做人的道理。這樣做既可以調整教學氛圍,烘托課堂情趣,也可以給學生一些心靈上的感應。其次,和諧的課堂氣氛還與教師的講課藝術有極大關系。課堂應該是教師進行藝術化教學的場所,是一個優秀教師充分展露自己教育智愚和教學經驗的舞臺。課堂教學,既是學術活動,又是藝術活動;三尺講臺既是學術論壇,又是藝術舞臺;講課既要言之有據,論之有理,句句推敲,前后呼應;又要言之含情,動之富美,句句扣人心弦,處處引人注目。這一切無一不是通過教師自然的形象氣質、激情飽滿的教學態度、豐富的面部表情、得體的言談舉止、精辟幽默的語言以及適當的教學手段等形式演繹出來,產生一種師生間的心靈激蕩,感情共鳴,思想交流,文化互動。
四、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啟發教學法、趣味教學法、形象教學法和比較教學法等。這些方法都有它的不同特點和適用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來靈活選擇。
啟發教學法是指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設計一些富有思考性的問題,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迪學生思維。
趣味教學法是指教學過程中積極啟發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關鍵所在。許多生動活潑的故事傳說,其中包含著深邃的科學方法和哲理。教師可以通過介紹一些趣聞,學生聽后會興趣大增,求知欲也隨之增強。
形象教學法是指課程名詞術語較多,采用一般的灌輸法教學效果不佳時,采用描述語言將抽象概念轉變成生動形象的直觀語言,以此來把握概念提高效果。如地理知識、歷史知識等,總結成口訣,形象、生動,易于掌握。
比較教學法是指對于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比較共同點及不同點,往往教學效果要好,易記不易忘。
五、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
傳統教學手段主要是“粉筆 + 黑板,板書授課”。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教學手段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中,將圖像、視頻、動畫、聲音等融于一體,圖文并茂,向學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內容變得生動活潑,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但無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教學手段都有一定的適應性和局限性,若不恰當地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易于走向“照屏宣科”、“對屏講解”、“只見屏幕,不見老師”等不良局面,反而會破壞師生“互動”,使師生關系更為淡漠,極大地損害了教育、教學質量。經驗告訴我們,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教師永遠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教學主導作用;教師的講解是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而進行的創造性的智力勞動,具有靈活性和針對性,凝結著教師的學識和智慧,是計算機無法代替的。實踐證明,教學中只有把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總之,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是教師多方面知識的綜合,它有賴于教師長期的教學實踐、探索、體驗與升華,是教師一生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