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文是老師讓我寫的,因此我不喜歡寫”成了目前學生作文積極性不高,作文水平底下的最直接原因,作文與快樂在學生的眼里似乎是很難共處的兩個詞。而真正想讓學生的作文煥發出生命力,只有讓學生從心理上認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歡作文。
【關鍵詞】 快樂作文;小學生作文;作文教學;作文水平;老師;直接原因;生命力;積極性;教育家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怎樣使學生對作文產生興趣,快樂的寫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怎樣貫徹快樂作文的理念,本文淺談自己的看法。
一、“快樂作文”教學新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這樣建議: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的實際,要為學生的自由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從更新作文教學思想和方法做起,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和情感需要出發,基本確立了快樂作文的新理念:即寓習作教學于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游戲(活動)之中,讓習作過程成為快樂的心理感受。
教學中,以教會學生“攝取生活”和產生寫作激情為教學的首要任務,以競賽、猜測、摹仿、聯想等游戲活動為教學手段,演示出縮微的、典型的、袖珍的“生活素材”,引導學生體驗“生活細節”,自覺獲得“作文素材”,在“先游戲,再作文”或者“游戲和作文交替進行“的動態教學活動中輕松愉快地完成寫作任務。
學生在寫作中獲得的成功,表現為愉悅的學習情緒和自信的學習心理,寫作不是“負擔”,而是“享受”、“成功”。
二、激情燃燒
自主寫作確實輕松自在,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作文教學,是快樂作文的起點。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要愛作文。如果沒有這個前提,自主只能是給不自覺者大開了方便之門,只會導致作文教學的無政府狀態,使作文教學無所作為。那么這種激情,這種對作文的熱愛又該怎樣去點燃和呵護呢?
學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對生活的激情。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寫作文,徹底打消他們為考試而寫作的思想,明確認識到;寫作是現代生活的需要,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見豐富、更見充實,更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教學中將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讓學生像熱愛生活一樣去熱愛作文。
學生作文的激情需要教師去點燃。語文老師對寫作要熱愛,要率先垂范,經常“下水”作文。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說得出貼切的寫作經驗和技巧,師生之間才能有真實的具體的寫作感受交流,達成心靈的撞擊、共鳴、磨合與默契,從而激起學生極大的寫作熱情。
三、通過游戲情境創設,激發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想象
“游戲”是快樂作文的主要特色,它貫穿于作文教學的始終,通過各種游戲活動,教會學生運用“眼、耳、鼻、舌、手”五官觀察客觀事物,并將學生所需學習和掌握的作文知識和技能蘊涵在課堂游戲里。這樣既可讓學生在游戲式的生活中獲得體驗,積累可寫作的素材,同時又可讓學生在寫作中獲取有關作文知識及技能,從而解決作文“沒有東西可寫”、“寫不具體”、“層次不清”、“主題不明”等問題,贏得“攝取生活素材”和“產生寫作激情”這兩大寫作基本條件。讓學生在“看看、想想、演演、說說、寫寫”中變“苦寫”為“樂寫”,變“怕寫”為“愛寫”。
快樂地作文,又因作文而快樂,這是廣大師生的永遠追求。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我們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勇于創新,努力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轉變態度,培養習慣,視作文為樂事。惟有如此,才會有新鮮活潑、個性突出、思想豐富的作文涌現,教師的快樂也莫過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