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能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提升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從一課入手,抓生命教育,養成良好習慣,激發閱讀興趣,提高閱讀分析能力。在語文教學的同時,進行生命的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學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可以敬畏生命,擔當生命,熱愛生命。
【關鍵詞】品味;理解;思考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樹立積極的人生觀,能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提升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完完全全擁有一個充實、豐富、堅強、凝重的生命。
《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四單元的課文。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切實把握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課文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機聯系在一起,飽含著一個孩子失去親人的悲痛和對和平無比渴望的真摯情感。
一、情景導入 細致品味
對于戰爭,學生缺乏深入的了解。無論是時間空間上,學生與文本的對話都會存在一定的障礙,為此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情景,從內心深處喚起他們對戰爭的憤恨及對和平的無比渴望之情,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氛圍,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之后教師引出了:雷利發出了怎樣的呼聲?他為什么發出這樣的呼聲?進而引出疑問,帶著疑惑,朗讀感悟文本,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這是本節課教學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我首先圍繞雷利之所以發出了這樣的呼聲是因為他失去了父親,那他的父親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讓學生自由讀書,找出相關的句子,并且勾畫出來,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板書:愛家庭、有知識、愛和平。然后再讓學生根據老師的板書用一句話自豪地介紹爸爸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接著教師又讓學生想象畫面,假如爸爸凱旋歸來時的幸福與快樂,與爸爸的靈柩歸來時的傷心形成鮮明的對比。閱讀教學應該在學生的心中留下形象,留下情感,留下語言,而這通過想象都可以實現。閱讀的過程,是學生由不會到會的過程,與文本對話的過程。教師除了在課內挖掘生命教育的教材,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的教育,發掘生命的深度,在課外也要通過廣泛閱讀讓語文進入每個學生的生命,喚醒他們的生命意識,豐富他們的生命內涵,延伸他們的生命價值。
二、音響畫面 加深理解
語言是語文教學的根,情感、態度價值觀都是從這個根上長出來的樹。沒有對語言的深入理解,生命教育就成了無本之木,抓住中心語句品析、朗讀,用心理解加深自我感知。教師在教學中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假如爸爸回來了,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使學生把自己擺進去,與文中角色合二為一,與作者一起懷念父親,一起悲憤。教師根據課文內容,截取了畫面,用真實的情景,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加真實的再現父親回來的樣子:“鮮血染紅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滿的凝固的血。”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兒子失去父親的痛苦,真正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作者對戰爭的痛恨,感受作者情感跳動的脈搏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加深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痛恨戰爭,渴望和平。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生命教育是觸及心靈的教育,通過教學達到思想的共鳴。
同時,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以讀為主,讀出個性;讀中悟情,細致品味。教師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緬懷,無限的渴望”這一感情基調,緊扣課文內容和主題思想,選擇合適的樂曲配樂朗誦,讀出體會,讀出感情。在引領學生一次次的呼喚中,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讀出感情,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摯情感。
三、資料展示 引發思考
在此基礎上,教師有提出一個問題:爸爸雖然犧牲了,但他還掛念著和平。但世界就會因此太平了嗎?由此引出本課的難點問題,“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體會這句話的深刻含義,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升華學生的情感,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材料——9.11事件、阿富汗內戰,學生更具體地感受到了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更激發了學生對戰爭的痛恨,體會句子的深刻含義,從而正確的認識當今世界局勢,樹立維和觀念。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立志于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激發閱讀興趣,提高閱讀分析能力。
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展示戰爭資料,引發學生思考。“作為一名小學生都知道戰爭的殘酷,知道要維護和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呢?”這個環節的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思考的欲望,和對有些國家,有些集團發戰爭財的痛恨!在學生思考交流的過程中他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戰爭存在著巨大的利益,為了巨大的金錢利益或是政治利益,這些手握重權的國家領導人放棄了別的國家人民生存的利益。學到這學生不禁要問,那為了追求利益,戰爭何時才能平息呢?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資料,更直觀的說明了問題,一面是血淋淋的數字,一面是成千上億的巨大財富,人性的美、丑、善、惡展現無疑,引導學生心為他人著想。在這個過程中充分肯定學生的自主體驗,讓學生嘗到思考的快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閱讀,細致品味,用心理解,充分思考,大膽質疑的機會。對待個體差異,肯定學生的進步,讓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閱讀的樂趣。
語文學科中蘊含生命教育的內容廣泛、方式多樣。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生命的教育,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學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可以敬畏生命,擔當生命,熱愛生命,讓語文更貼近生命,讓學生擁有一個真實堅韌的生命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