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調查發現食品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存在“低質量”就業的問題,本文提出通過改善現有的食品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課程設計,增加他們的專業實踐機會,提高專業實踐的質量,以促進食品專業學生高質量就業。
【關鍵詞】食品專業;“高質量”;就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營養與檢測、食品質量與安全等專業都屬于食品專業的類型,當前食品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就業比較容易,但其中“高質量”就業學生的比例較低,引發了筆者的進一步關注和思考。
一、食品專業學生就業現狀及原因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食品專業學生“高質量”就業情況令人擔憂。食品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主要包括:食品產業,化工、制藥、檢測、教師、產品銷售、升學,不相關產業就業等方面。但是,在本專業食品產業及相關專業就業的比例較低,即從事食品產業,化工、制藥、檢測等方面工作的學生數量少,就業質量差強人意。而少部分在食品行業就業的學生,主要在食品公司、營養品公司、餐飲公司、食品質量監督局等行業從事食品、營養品質量檢測、產品研發或銷售工作。同時,仍有一半左右的畢業生從事與食品專業不相關的工作,這說明他們在校所學的專業知識并沒有得到學以致用。
專業實踐是學生在實踐中學以致用的關鍵環節,能夠幫助學生開拓專業視野,鞏固專業基本功,增強專業技能,讓他們進一步明確畢業后的就業方向。可是,回訪的學生紛紛表示,自己的專業實習未受到重視。“所謂的專業實習不過就是在食品廠當搬運工搬運食品,或者是重復簡單而機械的食品包裝生產,或者進行毫無關系的自主實習,隨便混個章子蓋上。”他們是如是描述自己的專業實習的。學生的專業實習未發揮出橋梁作用,從而直接導致學生缺乏應有的專業實踐經驗,在就業時處于弱勢地位。
而缺乏核心的就業技能也是食品專業學生“低質量”就業的主要原因之一。許多被訪的食品企業紛紛表示,食品專業的應屆畢業生缺乏基本的就業技能,他們不大愿意聘請食品專業的應屆畢業生。
二、對策分析
根據食品專業學生“難就業”問題的原因及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他們的就業狀況進行改善,進一步促進食品專業學生的高質量就業。
1.建立校內外集訓基地
校內外集訓基地是高校為學生提供的進一步鍛煉專門能力或綜合技術的專業場所。優秀的校內集訓基地可以具有教育、教學、科研、開發于一體的功能。高校可通過合作建設、引資等方式,積極與地方政府、科研單位、企業合作,充分發揮高校人才、技術、信息等優勢,建立能承擔教學、科研示范、實習等功能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
而校外集訓基地與校內基地一樣,也是高校安排學生進行專業集訓的首要場所。首先,高校應以產學研為導向,進行實習基地的篩選。可采取組織食品專業的教師通過下企業實踐,對企業訪問等方式,增強高校與企業的聯系,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高校應征求食品類用人單位的人才培養建議,掌握他們的人才需求動態,了解他們在技術革新、實習生招納等方面的需求,共同探討合作點,尋求適宜的合作方式。一旦達成合作意向,高校應認真地維護這層合作關系,努力達到合作雙方共贏,來進一步鞏固集訓基地的建設。
2.改善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環節是食品專業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環節之一。根據當前食品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我們將其重新分類為:實驗教學、社會實踐、創業教育三大環節,并相應進行改善。
首先,實驗教學應進行重新分類和歸納,主要應劃分為基礎課程實驗、綜合性大實驗、大學生創新性實驗、畢業論文四大部分。
基礎課程實驗應進行總體性設計,盡量避免重復,以幫助學生用合理的時間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綜合性大實驗應一些重要實驗串聯銜接在一起的方式,讓起到強化鞏固核心就業實驗技能的作用。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可實行導師制負責制,通過雙向選擇,對學生進行分配,由導師指導學生進行創新性實驗。畢業論文設計可由學生自己提出選題報導師批準后,自主進行實驗,從而培養他們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
社會實踐環節則可以分階段進行,以增加實踐環節的時間。社會實踐可分為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三個階段,利用暑假時間延長學生的實習實踐教學時數。
認識實習安排在第二學期末,與暑假時間在一起,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與食品用人單位初步接觸,幫助他們進一步認識本專業的作用,增強學生的就業信心,以進一步提供他們的學習信心。生產實習時間可安排在第四和第六學期末,幫助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發現自身實驗技能的不足之處,從而促使學生有針對性地改善,也進一步幫助學生初步形成畢業后的就業方向力。畢業實習時間可定在第八學期初,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強化專業就業技能。
自主創業教育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鼓勵學生把所學的專業技能應用到創業中,引導學生走向科研技術創業的道路。教師可指導學生把所學的與食品科學相關的技術、實驗成果應用到生產實訓中,并進一步把創新性實驗成果轉化為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求的產品,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學、技、產一體化。如: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蛋糕生產、酸奶生產、純凈水生產、肉制品生產等等,并鼓勵他們積極地把生產的成果轉化成產品進行銷售。
3.注重培養學生的就業技能
在應聘過程中,學生若能夠表現出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專業技能,那將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高校在培養食品專業學生就業技能是,可以從“四大技能模塊”即基本技能、綜合技能、專業技能以及職業技能入手,把技能訓練當作傳統教學的延續和補充。在學生掌握一定的綜合技能和專業技能之后,再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合適的方向,不斷強化自身的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
同時,高校應鼓勵食品專業的學生參加就業單位認可,具有一定的實用性的資格證書的培訓及鑒定考試。目前,用人單位需要的食品專業的資格證書主要有質量管理體系 ISO9001 審核員證書、食品 安 全 管 理 體 系 ISO22000( HACCP) 審核員證書、公共營 養 師 證書、職業健康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內審員等等。這可以讓學生在就業之前完成一定的技能培訓,幫助他們鞏固在校所學的基礎知識并積累就業競爭力。
此外,各種技能大賽也是食品專業學生鍛煉的好機會。高校可以以課外科技活動為載體,組織學生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各類技能大賽,不斷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結語
總之,隨著我國食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對食品專業所需要的人才會越來越多,而對他們的綜合素養及操作技能方面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越來越細化。我們應充分重視當前食品專業學生“低質量”就業的問題,及時發現食品行業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要與高校培養的專業人才的差距,并進行相應的調整,食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之路才會越走越好。
參考文獻:
[1]張曉云,顧香玉.以就業能力為導向 改革食品專業實踐教學[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0(01):91-94
[2]楊富民.農業院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J].高等農業教育,2003(4):71-72
[3]王春燕.“學技產”一體化辦學體制在食品專業教育中的應用[J].林區教學,2013(6):21-23
[4]胡愛軍,張澤生.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和思考[J].中國輕工教育,2007(3):53-54
作者簡介:
周聞名,女,1984年生,湖南永州人,碩士,研究方向:教育學、課程與教學論。本文通訊作者:黃光文。
基金項目:湖南科技學院 “難就業”大學生就業困難原因及對策研究項目(湘科院校字〔2012〕22號—12XKYTB04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