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進生在每個學校都是客觀存在的,雖然所占的比例不多,但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有多種多樣,作為教師,應當全面了解、細致分析形成后進生的各種原因,并善于利用多種渠道、多種途徑、多種方法來促進后進生的轉化。
【關鍵詞】后進生;分析原因;激發動力
后進生和其他學生一樣,渴望得到家長、教師和同學的尊重與愛護,但由于學習成績不理想,行為目標難以達到家長、教師的期望、要求,所以部分后進生在心理上會存在一定的自卑感,久而久之,產生逆反心理,導致他們拒絕學校與教師的一切正確教育,自暴自棄,甘居下游。因此教師要用心去關心關愛后進生,愛是轉化后進生的起點,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開始,愛護后進生是幫助轉化后進生的感情基礎。
一、后進生形成的成因
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家庭、學校、教師都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難點。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必須深入研究后進生形成的原因。后進生的成因包含多方面的因素:
(一)自身的因素
中學生身心發展處于質的轉變期,各項生理、心理機能日趨成熟和完善,智力發展迅速,處于身心急劇發展的轉變時期,許多新的東西突然涌現,未成年學生來不及消化和適應這些變化,因而在心理上產生諸多的不良情緒體驗。外顯在行為上的表現就是情緒化傾向明顯,他們常常因一件小事而歡欣鼓舞,也因一件小事一點小挫折就一厥不振。急劇發展的身心不成熟、不穩定,使他們好沖動、自控能力容易受情緒控制、意志薄弱、缺乏強烈求知欲、依賴性較大,受控能力較低,因此,容易產生行為偏差,久而久就會養成不良行為習慣或產生思想偏差。
(二)家庭的因素
家庭具有教育子女的職能,父母是子女的首任教師,家庭教育對子女的思想品質、性格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分析后進生的形成原因必然要從家庭著手。
1.家庭中的主觀因素
有的家長家庭教育方式不當,方法不正確。有的家長忙著工作,對子女的學習漠不關心;或者有的家長對子女過于溺愛,或過于嚴厲,寬嚴失度;還有部分家長忽視對子女的道德規范和學習生活進行關心、教育和指導,最終導致孩子的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與不學都無所謂,久而久之就使孩子思想認識產生偏差,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性,淪為后進生。
2.家庭中的客觀因素
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家庭穩固程度逐漸下降,父母不和,甚至離異或者由于突然遭遇家庭變故,使子女失去父愛或母愛,變成單親家庭,造成生活上的強烈反差,使孩子的心靈受創,無法適應外部環境,產生心理障礙而淪為后進生。
(三)社會的因素
一些市場主體(經營者)為追求經濟利益采用不法經營手段,對未成年學生產生較大影響;加上青少年學生好奇心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容易受社會環境中不良因素的影響而形成不良行為習慣。同時社會上不良的文藝作品、暴力錄像影視片等不良文化作品對未成年學生的健康成長也產生了不良影響。
基于上述主客觀原因,形成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及表征的后進生,從而使整個后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變得更加復雜艱巨,因此,需要教師在對后進生的教育時要有更多的耐心和愛心。
二、采取恰當措施,幫助端正學習態度
古人云:“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學習也一樣,后進生之所以學習不好,成績始終無法提高就是因為沒有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學習,缺乏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緊緊圍繞學生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改進后進生的落后現狀,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并不比別人笨,只要下工夫學習,成績一定會提高;要指導和點撥他們改變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使他們增強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還要善于發現后進生的“亮點”和微妙的進步,及時給予他們肯定、贊揚、鼓勵,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和進步,從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點燃自尊心的火花,獲得克服缺點的勇氣和自信,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建立持之以恒的學習決心,培養其學習精神,提高學習興趣,轉化學習的態度。
(一)生活上用愛心
后進生因為學習、行為等方面原因,一般得到表揚的機會很少,得到更多的是批評。因此他們大多心理上很寂寞,和同學們的關系緊張,也不愿意學習。其實后進生更需要師生的關心和尊重,渴望表揚與鼓勵。教師應該平時在生活上多關心、照顧他們,正確巧妙地處理他們出現的問題,解開他們的心鎖,同他們交朋友,用愛心去溫暖他們,去感動他們。讓他們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感覺到尊重和快樂。
(二)教學上多關心
學習上的關心,就是在教學活動對后進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和給予不同的學習幫助。在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為了使教學進程更加“順利”,習慣于讓學習好的學生回答問題,后進生發言和參與討論的機會相對較少,這樣后進生容易錯誤地認為課堂討論只是其他學生的事,與自己無關,時間長了,他們也就更不愿意參與討論答問,造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另搞一些“地下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討論中要給后進生們比其他學生更多的機會,熱情地邀請他們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使他們受到更多的鍛煉。當他們不愿或不敢參與討論時,要積極鼓勵他們大膽發言,當他們回答錯誤時不能批評,要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并贊許他們敢于回答問題的勇氣,爭取下次答好;當他們正確回答問題后,更要借助機會好好表揚,有助于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
(三)評價上給信心
在學習評價方法上多給后進生信心。后進生,特別是正在進步中的后進生很關心自己的學習效果,如果我們的學習評價方法不能給努力進步中的后進生好的鼓勵和評價,必然會影響他們繼續努力的積極性。如果一名后進生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好不容易邁開了進步的步伐,在學習上終于前所未有地付出了辛勤和努力時,卻在考試或測驗中又一次地“墊底”,這對他們的積極性打擊會很大。因此,在教學中針對學生這種重分數的心理,改進了對后進生學習的評價方法,在分數上“偏心”,讓他們看到自己學習的進步,將更加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三、 幫助樹立明確的進取目標,激發內在動力
教師從科學的進步與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學習知識的必要性以及掌握文化專業知識的重要性,對后進生進行前途理想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明確的進取目標和遠大理想。只要樹立奮斗目標和遠大理想,學習才有動力,才能更好第調動主觀能動性。真正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要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融入社會實踐中就必須認真掌握教材中的積極因素,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精心組織學生設計,學生有趣味的參與教學過程,引導學生自覺地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質的飛躍,特別是后進生,讓其感到學習是快樂的事,愉快的事。布置作業時,對后進生把握好難易程度,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循循善誘的方法,讓他們一點一滴的逐步提高,逐步引導他們自己動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外部的引導和自身的努力相結合,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促進其不斷進步和提高。
參考文獻:
[1]陳鳳琴.《正確歸因與“后進生”的轉化》.中國教育學刊,2003
[2]楊美坤.《如何轉化班級后進生》[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廖永鋒.后進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其消除對策[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研討班論文[C],2008年
[4]郭志中.抓學生特殊教育,促師生和諧發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5]王秀梅.后進生轉化之淺見[N].衡水日報,2010年
作者簡介:
滕麗娜(1984年2月),女,江蘇南京人, 南京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初中部數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