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任何一個班級里,總有一些后進生,他們成績不好,不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與之相伴的往往還有自卑感強,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漸漸在心理上建立起情感的屏障 ,久而久之,他們就更難跟得上上課的節奏。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的好壞,是我們教學工作成敗與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還后進生一個溫馨愉快的心境,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建立自信。在后進生轉化時,老師要耐心對待轉化中的反復,并做好家長的工作,取得家長的支持。
【關鍵詞】教育;后進生;轉化;愛心;尊重
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愛心工程”、“情感工程”,只有用真情和真愛去填補他們的情感空缺,去修補因受不良影響而形成的心理障礙,去點燃他們心中的希望,才有可能做好這項工作。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欲曉之以理,須先動人以情,這句老生常談之言道出了情感與教學的關系。只有老師對后進生傾注真誠的感情,后進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誨,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在愛的氛圍中取得進步。
與好學生相比,后進生的自尊心更強,因為學習不好或紀律差,長期受冷落、歧視,他們一般都很心虛,對外界極敏感,心靈總有一堵厚厚的墻,但在內心深處仍渴望得到你的寬容、理解、諒解和信任,只有讓后進生信任自己的教師,教師在他們心目中才能建立威望,師生之間才會有一種和諧、融洽、親密的師生關系。對后進生真誠關心,熱情愛護,倍加尊重,不歧視,不挖苦,真誠地跟他們交朋友,用博大的愛心,激起他們感情的浪花,取得他們的尊敬和信任,打開他們心靈的大門,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棄舊圖新,才能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當后進生和教師建立了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后,教學任務就會輕松自如地完成,他們才會喜歡上你的課,并且能認真聽講,在課堂上有問題敢于發言,敢于爭論。另外,教師在課后對后進生要多關心、多照顧、多輔導,從而使他們學習有信心,進步的步伐就會加快。
二、克服自卑,建立自信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后進生都有他的閃光點。閃光點就是施教的支點。因此,我們要善于用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美,發現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弱的一點,也要千方百計放大,以此作為轉化的“起步點”。一旦發現他們有了點滴的進步,教育者就可以“小題大做”,公開表揚,以此作為他們轉化的“立足點”。要像春不吝嗇鳳、夏不吝嗇雨那樣,不時地夸獎,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因勢利導,用鼓勵揚起他們人生的風帆。
三、還后進生一個溫馨愉快的心境
后進生一般都自卑,他們常常在教師、同學的白眼、冷落中被拋棄,上課時總有一種壓抑感。后進生的心境不好,當然教學效果也差,我的體會是教師要面帶微笑,語言生動親切、感人,使后進生有一種溫暖感,像在家里聽父母教誨一樣。我經常和后進生交心、談心,對他們講只要你盡心盡力學習,態度端正,從30分考到50分就是一個飛躍,一個可喜的進步,就是一個好學生,老師相信你們會天天進步的。從而給差生創設了一個溫馨愉快的學習環境,在使后進生嘗試成功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習信心,改掉不良學習習慣,不斷獲得進步,最終轉差為優。作為教師的只要有顆仁愛之心,經常設身處地的為后進生著想、幫他們解決問題,他們也會時時為你著想。可怎樣讓后進生感受到老師關心他們呢?安排座位,我堅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幫助差生;課堂提問,我激勵后進生踴躍發言,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師授課中,更少時間思想開小差;班級活動,我不忘留給他們一展身手,表現自我的機會。對父母離異的學生,經常與他們交談,解開他們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帶給孩子的心理障礙盡量化解。對屢教不改的,我則寓愛于嚴,嚴中有愛。以愛心撫慰他們的心靈,是成功激勵后進生前進的關鍵。
四、耐心對待轉化中的反復
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為極易反復無常是后進生的特點,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師不斷地做反復教。做后進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簡單地認為通過一次談心他們就能徹底改好。遇到后進生不良行為出現反復現象,作為教師的一定要有耐心,客觀地分析不良行為反復出現的原因,要及時發現、及時抓住、及時誘導,做到防微杜漸。當然,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極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為后進心的轉化積極創造條件。
五、做好家長工作
在后進生轉化過來工作中,家長也是一個關鍵的因素,沒有家長的密切配合,僅靠學校教育,后進生轉化是很難得到好的效果的。所以,要加強和家長的溝通和聯系,及時將學生的思想情況和上課表現反饋給家長,讓家長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孩子在校期間的各種表現,并要求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加強輔導,與學習教育形成合力,配合老師進行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雖然轉化后進生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但只要教師用滿腔的愛心、耐心,對后進生懷有“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做好他們的轉化,讓全體學生在團結和諧的氣氛中學習,避免了兩極分化現象,出現了“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