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時期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啟蒙時期,家長要抓住這一時期,學會賞識孩子,讓孩子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培養其自信心。
【關鍵詞】賞識教育;體驗;成功;自信心;心理品質
一、賞識孩子,能夠有效地培養孩子的自信
1.自信的意義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發展的內在動力。自信心是一個人對其自身能力、自我發展的肯定。自信心強的人,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相信自己的存在的價值,相信自己有獲得成功的長處,自認為是受歡迎的人,因此往往敢說敢干,易于實現自己的愿望。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的:“誰擁有了自信心誰就成功了一半”。
自信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自信心的強弱不僅對一個人的事業和生活有重要的影響,而且會影響其他心理品質的發展。生活中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面對困難、迎接挑戰時,自信往往是獲得成功的一把鑰匙。因此,從小對孩子進行自信心的培養,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幼兒時期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啟蒙時期,家長要抓住這一時期,學會賞識孩子,讓孩子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培養其自信心。
2.賞識對培養自信的作用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類除了最基本的生活、安全需要外,更高一層次的需求就是對尊重的要求,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賞識。賞識,在心理學中叫積極的心理暗示,賞識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激勵。賞識教育,是愛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幫助孩子獲得自我價值感、發展自尊、自信的動力基礎,是讓孩子積極向上,獲得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
賞識會產生自信,自信會產生動力,動力會帶來成功,成功又反過來激發自信。這就是賞識教育所產生的連環作用,它能將孩子帶入到一種良性循環中,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效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信心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基石,是學習過程中的潤滑劑。作為家長,要學會運用賞識教育,去賞識孩子、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因為成功源于自信,自信源于鼓勵,鼓勵源自賞識。
二、如何在賞識中培養孩子的自信
1.賞識要發自內心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經常會把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甚至把別人的孩子過度地美化和夸張,本想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其實卻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甚至會因此影響孩子的一生。作為家長,不能只憑長相、成績等某個方面就認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沒有出息,而是應該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發現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要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要把贊美留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你的贊美聲中繼續發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賞識是一種心態,是一種欣賞孩子的心態,家長在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進行贊美時,一定要發自內心,只有把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賞識融入到贊美之中,孩子才會真正感受到賞識的力量,從而讓孩子有效地建立自信。如果父母沒有發自內心,那么,所有的贊揚都是虛偽的,孩子會覺得父母是假惺惺的,贊揚的目的就不可能達到。賞識孩子應該發自內心,從孩子本身出發,不要把孩子與別的孩子做盲目的比較,尤其不要把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而應該看到自己孩子的長處,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讓孩子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2.賞識要及時
一般來說,在孩子取得成就以后,及時給予賞識和贊揚的效果最好,這時候,最能激發出孩子的潛能,孩子最容易從父母的贊揚和鼓勵中獲得繼續努力的動力。如果不是及時贊揚,而是在一段時間以后再贊揚,效果則會相差很多。那時候,孩子已經因為沒有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贊揚而失望,即使后來再補也無濟于事了。所以,家長要正確把握贊揚的時機,及時賞識和贊揚孩子。及時贊賞孩子的成績,表現出家長對孩子的真心賞識和熱切期望,這能傳遞給孩子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加努力和自信,而且會促進孩子智能發展和身心健康,大大增強孩子對學習和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從而激勵孩子奮發向上,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3.賞識要給孩子提供機會、營造氛圍
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教育過程中同樣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教育方法。我們應當堅信每個孩子都有潛能在等待開發,家長要用欣賞的眼睛仔細觀察、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當孩子取得進步時,要及時給予他們贊美和鼓勵的掌聲。對于能力較差的孩子,家長更要注重培養其自信。多給他提供機會、營造氛圍,創造機會,及時肯定他的點滴進步,不斷讓他獲得愉快的情緒、成功的體驗,從而積累信心。
一份平實的賞識,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照亮孩子的一生!每一個孩子就如同一本書,豐富多彩、變化萬千。這就需要家長用心去欣賞、研讀孩子,及時給予他支持、鼓勵,幫助他樹立自尊、自信,為孩子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會賞識孩子的家長是幸福的,被家長賞識的孩子是快樂的,能夠在幸福與快樂中徜徉的人生是美麗的。愿我們每一位家長和孩子都能夠擁有美麗的人生!
內容注釋:就“賞識孩子,培養自信”這一話題,我寫了兩篇論文,前一篇是針對教師的,這一篇是寫給家長的,因為只有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形成合力,家園同步開展賞識教育,才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幼兒園工作規程,1996
[2]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