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小學藝術教育也有了顯著的進步。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美術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傳承人類優秀的歷史文化,反應人類改造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精神產品。小學美術教育具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啟蒙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作用,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來看,小學美術教育在課程設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深刻影響到學生未來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改革;形式
一、當前小學美術教育的形式分析
目前,小學美術教育處在一個極其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學校在各種教學檢測的壓力下,不得不淡化甚至放棄包括美術在內的非統考科目教學,擠占本來就非常有限的美術課教學時間,導致美術教育從孩子入學第一天起,就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另一方面,美術課師資普遍缺乏。即便開設美術課的學校,受專業師資的限制,美術課教學普遍停留在低層次、低水平甚至錯誤的教學觀念上,學生既不能從美術課教學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愉悅,什么審美能力、創新思維等等更是無從談起,一定程度上,誤導了學生追求美和欣賞美的嘗試,因此,如何在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小學美術教育,顯得刻不容緩。
二、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小學美術教育的策略
1.重新認識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對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性表述非常清楚,認為小學美術教育要“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形成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是人類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術課程不僅作為美育的一個重要門類促進這一理想的實現,而且,美術課程本身就包含情感與理性的因素、腦力與體力的因素,所以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其作用是獨特的。
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光是語文、數學和英語。特別在物質文明逐漸發達的現代化背景下,一個具備完善心里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的學生不僅是個人發展的要求,也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未來發展的客觀需要。現階段一些地方和學校完全舍棄小學美術教學的錯誤做法,不僅反應了部門和地方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的漠視,也是對國家和社會的不負責任。因此,重新審視美術教學的重要性,給美術課足夠的時間和人力配置,確保學生不輸在起跑線上,是擺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從業者面前的一個急迫任務。
2.改革小學美術課教學的方式和思維
和其他任何一門學科教學一樣,美術課教學也要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完善教學方式,更新教學觀念和思維。
新課標要求小學美術課教學要達到五個基本的教學任務,包括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評價,而要達到這五個教學任務,筆者以為要改革小學美術教學的模式,大膽融入新資源,從興趣入手,確保美術課教學效果。
普通的小學美術課教學模式一般都是從教材出發,課堂上講解教材內容、課后安排美術習作,僅此而已。如果教師的時間比較忙,有時候連學生的美術作業都無法細心審閱,胡亂劃個批閱符號就支差了事。這樣的美術課教學完全沒有任何意義,達不到任何教學目標,時間久了,學生自然喪失了學習美術的興趣和積極性。
新形勢下改革美術課教學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比如,深化教材內容、拓展內容空間、講求師生互動、尊重學生創新等等。就形式來說,我覺得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膽融入以網絡為代表的新興教學資源和媒體,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實踐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我在給學生上美術課的時候,會大量借助網絡媒體和資源,結合教材內容,給他們展示更多生動、優秀的美術資源,安排作業的時候,讓他們在家里的電腦上通過《畫圖》軟件,實際設計一副作品,有條件的可以自己打印出來,然后把學生的作業布置到學習園地或者其他的展板上,讓大家一起分享,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也達到了教學的目標要求,可謂兩全其美。
總之,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對教學模式大膽改革,凡是能夠幫助完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形式都可以借鑒、都可以試用。
3.改革美術課評價形式
美術課教學也要評價,而且應當在學校教學評價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體來說,小學美術課教學評價可以從學校評價和教師評價兩個方面改革。
就學校評價來說,每學期的期中、期末教學檢測時,可以安排學生完成一幅實物作業,或者有條件的地方可要求學生完成一幅電子文檔的作業,然后作為教學效果監測的一部分,集中展示,最后評選出優秀的作品予以表彰獎勵,這種方式簡單可行,操作性強,效果良好。
就教師評價來說,可以采用作品展覽、學生自評、同學互評和教師點評的方式,讓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都體現出來,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價值,保護并發展學生的個性。在評價功能上,應從片面強調刺激學生的個體競爭意識功能,向注重激發學生的團體競爭意識和自我競爭意識的功能轉變,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總之,加強和改進小學美術課教學既是新形勢下學校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美術課教師需要迎接的嚴峻挑戰,如何切實回歸美術教育的基礎功用,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需要大家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