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美術課教學中,教師不能把自己的觀察、理解注射給學生,使學生變為機械的接受器,而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習興趣,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大膽想象、充分應用,從而培養創新意識、發展創新思維和鍛煉創造能力。
【關鍵詞】教育;學生;創新;興趣;想象;求異
當今社會,學校教育要日益重視學生智力的發展,尤其要把培養、發展、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而小學美術以它自身獨有的優勢,決定了它是一門最能培養小學生創新意識、發展小學生創新思維和鍛煉小學生創造能力的學科。那么,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激發興趣
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就會對它心馳神往,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就會激發他學習的愿望,而一旦喪失了興趣,學習愿望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美術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熟練地掌握教材,精心安排教學程序;其次,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后,引導學生獨辟蹊徑,跳出正常思維,以獲得全新的創造。
例如,我在上一年級美術《撕紙-動物頭像》這一課時,我開門見山問學生:“誰會做手影動物?可以上來表演一下。”好奇心驅使學生鼓起勇氣上來試一試。幾位學生上來一試,逼真的手影動物頭像立刻引起其他學生極大的興趣,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親自試一試,我以七人為小組,分四批讓學生們上來,用他們稚嫩的雙手盡情表演,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我根據學生表演的手影動物,邊撕、邊講撕紙畫的要領和方法,學生很快掌握,小朋友們為自己獲得新知識而高興,進而誘發了他們的表現欲。
二、誘發想象
想象是創造的翅膀。在教學中,教師需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讓學生想象,從想象中進行創造性構思。
例如,在 “想象中的機器人”一課中,我先讓學生想象一下機器人都有什么作用?給學生留下“疑問”,學生圍繞這個“疑問”,討論得熱火朝天:機器人能上天,能下海,機器人能演奏美妙動聽的音樂、能做環保工作,能干家務活、能當警察、能招待客人……這時,我展示了幾個外形不同的機器人玩具,演示其從事的工作,并告訴學生:今天老師讓同學們當一回科學家、美術設計師,畫出自己心中精明能干的機器人,然后學生們,什么宇宙機器人、理發,餐廳機器人、環保機器人、潛水員機器人、消防,警察機器人、家務,莊園管理機器人……一連串的大膽構思,給畫面增添了不少新奇。經過兩個課時的創作,幾十張各不相同的畫面展現在大家眼前。
三、鼓勵求異
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我們的教學要打破以往的老框框,鼓勵學生大膽提問,鼓勵學生擺脫習慣性束縛,用首創的思維去探索問題。為此,教師要做到每一次美術創造活動都要給學生留出一塊個性發揮的余地。
如低年級學生畫《我心中的太陽》。我先自編故事,把太陽用擬人的手法進行描述,學生個個聽得很投入。這時,我發動學生自己編故事講給大家聽,學生們的故事內容豐富多彩,富有童趣,不知不覺中學生產生了無限的遐想……作畫時,學生落筆大膽、線條幼稚、外形奇特的十幾個“太陽”被邀請到了黑板上。特別是幾個外形、色彩最漂亮的太陽完全打破了他們以往自己心目中“太陽就是圓的這個概念”,從形象上引導學生去發展、添加,創造出新的形象和背景,構成不同層次的發散點,使思維往縱向、橫向同時發散,創造出神態可笑、色彩大膽的“我心中的太陽”。
四、克服學習障礙
要開展創造性思維活動,必須先克服學習障礙,教師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必須給學生創造有利于產生聯想和產生創造思維的活動。
如《美麗的魚》一課,我首先從欣賞色彩美、形式美開始,分析講解手法各異的泥塑、染紙、剪紙、拓印、紙版畫、線貼、樹葉拼貼、布貼、噴畫、吹畫、蠟筆刮畫、對印畫等。讓學生接觸不同的工具材料,運用遷移的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畫種,去大膽嘗試藝術的表現方法。在感受色彩美和形式美的同時,大膽去創新。讓學生在美術創造行為的表現過程中發展個性、氣質,開發創造潛能,不斷創造新的作品。這樣,使學習障礙在一幅幅永不滿足永遠創新和變化中得以消除。
五、充實課外活動
培訓創造力最好的辦法是多多開展創造活動,而課外活動就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擴大視野、陶冶情操、激勵創新的有效陣地。學生在這種活動中,創造性可以不受教材、教師的限制和束縛,隨心所欲、獨立自主地得以發揮。
如在開展課外活動《今日臨洮》中,我啟發學生打破往常構思,采用放射式構圖,運用蠟筆刮畫,紙版套色拓印等手法,把家鄉的高樓大廈聳入云天的感覺表現得獨特完美,給畫面增添了不少生活氣息……這學期我組織低年級學生開展學校迎“國慶”蠟筆畫現場比賽,小選手們個個認真作畫,你追我趕,氛圍濃厚。
總而言之,在小學美術課教學中,教師不能把自己的觀察、理解注射給學生,把學生變為機械的接受器,而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激發其學習興趣,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大膽想象、充分應用,從而培養、發展、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