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臺表演實踐活動對于音樂專業學生有著重要作用,表現在:能為音樂專業學生積累舞臺經驗;能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能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的舞臺應變能力,能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的舞臺應變能力。
【關鍵詞】舞臺表演;實踐活動;音樂專業;重要性
舞臺表演是一門綜合藝術,其中包括身、眼、手、法、步和情感的準確呈現,更是通過演員的對作品的理解和表演向觀眾表達作品內涵和創作者的意圖。舞臺表演實踐活動,即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舞臺演出。人們對其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普通高校的音樂專業學生在活躍校園文化,傳播文藝知識等方面起著骨干作用。有了好的作品,更需要有好的演員來對其進行詮釋,怎樣使學生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如魚得水?更多的舞臺表演實踐活動起了很大的強化作用。
一、能為音樂專業學生積累舞臺經驗
經驗,是在社會實踐中產生的,是客觀事物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認識的開端。但經驗有待于深化,有待上升到理論。在日常生活中,亦指對感性經驗所進行的概括總結,或指直接接觸客觀事物的過程。舞臺經驗,亦是演員在不斷的舞臺表演實中產生的,進而形成演員對舞臺的把握能力和自己的表演風格。演員在舞臺表演的實踐中經驗的積累,其中包括與觀眾的互動,把握控制演出氣氛和效果,其次是能對場上出現的突發事件及時處理和補救,水平高的能把失誤處理得天衣無縫,觀眾一般看不出來,應該說“老演員”舞臺經驗就多一些。“老演員”,難道就是我們指的年紀很大的演員嗎?當然不是,這里的老說的是登臺演出次數很多的演員,且能在舞臺表演中積累點點滴滴的舞臺經驗,并逐步形成熟練的表演技巧,進而控制舞臺。一個舞臺經驗豐富的演員,不僅僅能把自己的專業技能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在舞臺上的每一次表演都把它當作人生的享受。普通高校的音樂專業學生,在入大學的時候,就如一張白紙,缺乏舞臺表演經驗,對舞臺顯得比較陌生,無法去正常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甚至眼神,手都不知道放在哪個方向。舞臺上的任何小事故,都無法得到及時的處理,這就是一個“新演員”在舞臺表演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總結這些不足,就是因為缺乏舞臺表演經驗。然而,只有通過一次次舞臺表演實踐活動的積累,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學生才會從中總結,發現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優點,在日積月累之后,就能形成高超的舞臺表演技巧,能在舞臺上自如的展現作品,展現自己。所以,舞臺表演實踐活動的次數對音樂專業學生的舞臺經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能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
專業技能指你所學的專業的技術能力,主要是指你的實踐能力。音樂專業學生亦是如此,主要是指音樂專業學生掌握的音樂基本技能技巧,并能在藝術作品中參與角色演出,具有一定的舞臺實踐能力。例如:舞蹈專業學生,也有屬于本專業的專業技能,舞蹈的專業技能也可以理解為舞蹈演員身體所應具有的專門素質,這些素質有舞者的力量、柔韌性、控制、穩定性、人體的協調性、靈活性、耐力和舞姿。個人的身體素質可以通過教師上課的訓練和自己的練習所掌握,然而在舞臺上的舞姿需要的是足夠的舞臺實踐。普通高校的音樂專業學生,不僅要學好音樂專業的基本理論,還要學習基本的專業技能技巧。日常的專業訓練,我們能從中學到很多專業技能,但我們的專業技能是否扎實,只有通過舞臺實踐才能檢驗出來。在舞臺表演實踐過程中,觀眾會很清晰的看出我們的專業技能,他們對演員的評價很直觀,通過掌聲就知道了。學生通過舞臺實踐表演活動,會發現自己專業技能的不足,從而在日常學習中,會刻意去加強自己專業技能的學習。所以,舞臺表演實踐活動能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
三、能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的舞臺應變能力
應變能力,是指自然人在外界事物發生改變時,所做出的決策反應。應變能力是當代人應當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在當今社會中,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比過去成倍增長的信息,如何迅速地分析這些信息,是人們把握時代脈搏、跟上時代潮流的關鍵。它需要我們具有良好的應變能力。舞臺應變能力,即在舞臺表演過程中,演員面對突發狀況做出的決策。成熟的舞臺演員會將舞臺表演中的小問題及時進行處理,讓觀眾看不到任何瑕疵,更甚的是可能錦上添花,讓作品更上一個階梯。一個事先排練過很多次的作品,都有可能在演出過程中出現小問題,這就需要我們舞臺演員用臨場應變能力進行處理。對于剛剛入學的大學生,在舞臺上發生問題的幾率會更多,比如:聲樂學生在演唱過程中忘記歌詞,跑調;舞蹈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忘記動作,跟不上節奏;甚至是服裝,燈光等道具出現問題,都會阻礙演員的正常表演。這些問題的解決完全依靠演員在舞臺上的臨場應變能力,學生更需要掌握這個經驗。怎樣提高舞臺應變能力,無非是通過較多的舞臺實踐表演活動來提高,只有在實踐中積累總結,演員才能面對問題應變自如,即所謂的實踐出真知。
四、能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的舞臺表現力
表現力,表現力指完成某項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所顯示自身潛在能力特點的凸顯和流露。舞臺表現力,即演員在舞臺上能自如的表現作品的情感,最能表現演員自己的長處,表現力是一種感覺,一種意識,并不是老師教幾個固定的動作,或者自己從視頻中看到一些名家的舞臺表現,自己從中模仿,就能說是自己的舞臺表現,刻意的模仿,這只是初級階段的專業人士學的,要往更高層次的方向走,需要的是演員有舞臺意識,通過怎樣的肢體語言去表現作品的情感。普通高校的音樂專業學生,在最開始登臺演出的時候,我們可以模仿名家的姿態,眼神。但更需要的是我們對作品的理解,源于自己內心真實感受的表達,普通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需要不斷增強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舞臺意識,才能形成自己的獨特的表現力。然而,舞臺表現力不是想提高就馬上提高的,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日積月累,才能在舞臺上自如的用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去表現情感。長期的舞臺實踐表演活動,這就是量的積累,只有在量的積累過程中時刻總結,感受,就會達到質的飛躍,最終形成自己舞臺表演風格。
參考文獻:
[1]耿家林.音樂表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J].藝術教育,2012
[2]施啟龍.淺析舞臺表演的必備條件[J].大眾文藝,2008
[3]鄭曉光.試論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藝術實踐”的學術價值 [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
[4]楊光遠.淺論舞蹈演員的舞臺表現力[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
注:本文系湖南工業大學2012年度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湖南省音樂專業學生舞臺表演實踐活動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