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落實德育教育,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品德思想、形成積極向上、勇于創新、的思想素質意義非凡。教師在重視體育體能訓練的同時,更要重視德育教育的效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通過教師在長期辛苦勞動的基礎上才能行之有效的。
【關鍵詞】小學體育;德育教育
現代教學理念提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可見學生個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學生德智體美音素質全面發展中,德排在第一位,雖然德育教育不屬于知識體系的教學,但是它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它能讓學生生活在一個理想的、健康的、向上的德育環境中。德育教學貫穿于全學科中,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落實德育教育,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品德思想、形成積極向上、勇于創新、的思想素質意義非凡。筆者在本文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淺談如何有的放矢地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學校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
一、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形”與“質”的關系
教師在教學時首先要以身作則,要做好表率,特別是體育教師更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因為體育教學的特殊性,教師和學生接觸時,經常會和學生零距離的軀體接觸。在這樣的“親密接觸”中,體育教師必須要比其它學科的老師多一份人格暗示及輻射。他們在教學中,要以自身的形象來帶動學生德育教育的健康發展,要以自身語言的優美、行為的端正、衣著的得體、作風的正派以及思想的傳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教育。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教育,以自身的“形”來促使學生“質”的進步。當教師的師德師風和體育德育教學內容不一致時,則可能會形成一個負面的效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不能得到愉快的教育,反而會扭曲學生的道德品質,使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走上一條“不歸路”。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的方法
自從中國實行新式教育以來,就強調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在體育德育教學中,也應該做到以人為本,把學生推到德育教育陣線的前沿來,從學生自身情況出發,制定系列的德育教育體系及方法,使學生能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實現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在實施德育教育時,教師首先要做到以下五點:①尊重學生——樹立平等意識;②幫助學生——樹立服務意識;③影響學生——樹立師表意識;④相信學生——樹立民主意識;⑤倡導競爭合作的學生關系。只有和學生建立這五種關系,才為小學體育德育教育打下基礎。
(1)打造寬松的學習環境。課堂氣氛和諧、輕松是課堂教育有效的條件之一。所以體育教師在上課時,對于身體素質較差、體育能力較差、課堂紀律較差的學生要具有更大的耐心,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中千萬不能侮罵學生,不要用過激的語言刺激學生。當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任務時,我們要設定寬松的、和諧的教學環境,給他們更多的訓練機會,熱情地鼓勵學生,有利于增強學生完成任務的信心,促使學生從內心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并且把它轉化愿意接受學習的內在動力。
(2)在教材中滲透德育教學。體育教學的方式主要是對學生進行身體體能方面的訓練,所以,如何活用教材是對體育教師教學業務水平的考驗。在教學中,體育老師要善于把學生的心理活動和體能活動結合起來組織教學,在各個環節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注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以及熱愛美、鑒賞美、表現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養,促使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3)以競賽等活動方式滲透德育教學。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時,并不需要嚴格遵照教學程序,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開展德育教學,例如以比賽競技的方式,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頑強的意志等優良品質;以隊列訓練比賽的方式培養學生在課堂教學時的紀律意識。這樣,將思想教育同體育教學中的組織與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增強思想教育的效果。
(4)在評價中增強學生德育意識。賞識教育歷來被廣大教育家所提倡。老師一句由衷的贊揚,也許可以改變學生的一生。可以使不愿學習的學生改變對學習態度,積極投入到學習當中來。在小學教學階段,好學生都是被夸出來的。可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賞識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視。我們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發現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閃亮點,及時加以表揚、鼓勵,激發學生在學習時的責任心、榮譽感及頑強拼搏的精神。
總而言之,教師在重視體育體能訓練的同時,更要重視德育教育的效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要通過教師在長期辛苦勞動的基礎上才能行之有效的。
參考文獻:
[1]曹彤.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2(02)39-41.
[2]徐水明.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探微[J].課程教育研究,2012(14)56-57.
[3]薦桂紅.芻議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成功(教育),2012(2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