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錦州采油廠稀油1979年開始注水開發,稠油1984年開始蒸汽吞吐開發。多數區塊進入開發中后期,地層壓力、溫度下降,原油中膠質、瀝青質、石蠟等析出堵塞油層孔隙。鉆井、修井、注汽等過程中,都有可能形成油層傷害。從錦45、錦7的新井、側鉆井等投產初期可以看出:地層受泥漿污染,導致部分新井注汽效果差,投產后產量下降快,生產周期短。油層綜合處理施工簡便、不動管柱、停井時間短、成本較低。經過多年的應用和篩選。目前包括:酸化處理、解堵處理劑。
關鍵詞:解堵;新配方;一體化
1 前言
錦州采油廠稀油1979年開始注水開發,稠油1984年開始蒸汽吞吐開發。多數區塊進入開發中后期,地層壓力、溫度下降,原油中膠質、瀝青質、石蠟等析出堵塞油層孔隙。鉆井、修井、注汽等過程中,都有可能形成油層傷害。
從錦45、錦7的新井、側鉆井等投產初期可以看出:地層受泥漿污染,導致部分新井注汽效果差,投產后產量下降快,生產周期短。
目前油井主要在采油過程,注水過程,鉆、修井過程、注蒸汽過程中出現地層堵塞。而油層綜合處理施工簡便、不動管柱、停井時間短、成本較低。經過多年的應用和篩選,目前包括:酸化處理、解堵處理劑。
2 主要研究內容
2.1 確定新配方體系
酸化解堵原理[1,2]:土酸是一種由鹽酸和氫氟酸組成的混合酸,主要用于砂巖儲層的酸化,其反應原理主要是氫氟酸和石英、粘土礦物等反應。針對錦99、歡17、錦612等區塊分析油層物性,確定新配方體系:錦99塊為10%HCI+2%HF+1%緩蝕劑+1%助排劑;歡17為12%HCL+4%HF+1%緩蝕劑+1%助排劑+1%粘土防膨劑;錦612為10%HCL+2%HF+2%緩蝕劑+1%助排劑。
2.2 解堵處理劑改進配方實現解堵增能一體化
解堵處理劑[3]主要有自生氣體的化學劑和耐高溫表面活性劑、解堵劑等組成,該復合處理劑,注入地層中在地層(溫度140℃以上)條件下化學反應并產生大量氣體,也能在低溫(15-85℃可控制)條件下反應并產生大量氣體和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質,能夠有效地改變巖石的潤濕性,使巖石變為親水性,同時加入優選的表面活性劑和解堵劑降低原油的粘度,增加地層的返排能力,從而提高蒸汽吞吐效果。
2.2.1 藥劑的篩選
(1)CO2和NH3氣體生成劑的篩選。含有羰基和氨基的有機物和含有碳酸根的離子的無機物在一定的條件下均能釋放出CO2和NH3氣體,地層條件下單位質量可以釋放最多CO2氣體的物質將是最佳選擇。結合實際情況將實驗溫度定為150℃。首先,利用實驗物質配制濃度為50%的溶液,將溶液分別放入高壓釜中急速升溫至150℃并恒溫8h,記錄高壓釜壓力,然后關閉反應釜加熱系統,冷卻至25℃時記錄高壓釜壓力,并根據氣態方程計算出CO2的生成量,實驗確定自生氣體劑為最佳CO2氣體生成劑。
(2)表面活性劑的篩選。表面活性劑的篩選要求其界面張力低,發泡性能優良,降粘效果好,同時與固體汽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且復配后能夠提高驅油效率。
實驗中,首先配制濃度為50%的固體汽源水溶液,然后按濃度1.0%分別將重烷基苯磺酸鈉、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酸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薄膜擴展劑加入到該溶液中,再放入高溫高壓反應釜內,200℃恒溫8h后,關閉電源降至室溫,對釜內剩余溶液進行測試。通過實驗確定藥劑組成為:固體汽源+有機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薄膜擴展劑+解堵劑。
2.2.2 運用解堵處理劑使蒸汽注入量降低28.6%。對比研究注入蒸汽和加入油層深部復合處理劑注蒸汽兩種情況,模擬地層的熱能耗量,實驗中按兩種情況進行注入:第一種情況,向模擬地層中注入蒸汽,為使模擬地層長0.28倍的一段模型加熱至150℃,需要注入的蒸汽量是模擬地層孔隙體積的1.4倍;第二種情況,注入蒸汽和油層深部復合處理劑,當注入總試劑量為孔隙體積的1.1倍,其中劑水溶液注入量占孔隙體積的0.1倍時,取得結果與第一種情況相同的。
由此可見,蒸汽和油層深部復合處理劑聯合作用與注蒸汽相比,可以使長度為模擬地層長0.28倍的一段模型加熱至150℃的蒸汽注入量降低約28.6%。
3 現場應用情況
3.1 酸化處理
現場施工78井次,有效率93.3%,投入資金431.6萬元,增油15242.8t,增量噸油成本350元。
典型井分析如下:
錦99-37-22井:錦99興隆臺油層,生產井段是:939.4-955.7m,采油厚度為:12.3m/4,平均有效孔隙度為22.9%。施工時擠注處理液47方,處理半徑2.3m,擠注壓力最高達到10MPa,最后降至7MPa,施工后注汽壓力14MPa。累計生產185天,平均日產液:16.8方,日產油:12.3噸,累產油2351噸,累增油784噸。
錦8-15-41側2井:歡17興隆臺油層,生產井段是:1126.5-1139m,采油厚度為:7.8m/4,平均有效孔隙度為33%。施工時擠注處理液43方,處理半徑2.3m,擠注壓力最高達到15MPa,最后降至3MPa,施工后注汽壓力10MPa。累計生產269天,平均日產液:33.7方,日產油:8.7噸,累產油2334噸,累增油778噸。
錦7-15-17井:錦612興隆臺油層,生產井段是:929.4-948.4m,采油厚度為:17m/1,平均有效孔隙度為27.7%。施工時擠注處理液71方,處理半徑2.2m,擠注壓力最高達到15MPa,最后降至8MPa,施工后注汽壓力14.4MPa。累計生產191天,平均日產液:29.6方,日產油:3.9噸,累產油736.5噸,累增油245.5噸。
3.2 解堵處理劑
現場施工25井次,有效率88%,投入資金214.7萬元,增油3195.3t。
典型井分析如下:
錦45-010-23側井:
錦91于樓油層,生產井段是:1010.5-1043m,采油厚度為:10.2m/5,平均有效孔隙度為31.4%。施工時擠注藥劑19方,處理半徑2.7m。累計生產282天,平均日產液:9.8方,日產油:1.4噸,上周期累產油174噸,累產液3081方,本周期累產油410噸,累產液2753方,累增油236噸。
4 技術亮點
4.1 針對錦99、錦612、歡17塊油層特點,確定新配方體系。
4.2 解堵處理劑確定新配方體系。
4.3 運用解堵處理劑使蒸汽注入量降低28.6%。
5 結束語
5.1 綜合解堵技術是一套成本較低、施工便捷,效果顯著的增產措施。
5.2 通過對給區塊地層特點、原油物性、藥劑配伍性等方面進行分析,從而改進配方,使藥劑使用范圍更加廣泛。
5.3 解堵處理劑運用于稠油井解堵,實現解堵增能一體化,不受區塊和層系影響。
參考文獻
[1]張義祥,張喜瑞,郎寶山,等.DLA型解堵劑在曙光油田大凌河油層的應用[J].油田化學,2002,19(3):222-223.
[2]王浩,趙燕.GS一高溫暫堵劑的研制與應用[J].特種油氣藏,2002,
9(4):72-73,80.
[3]郭斌建.暫堵酸化處理技術在曙光油田的應用[J].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10,11(7):8-11.
作者簡介:張淑穎(1984-),女,助理工程師,2009年畢業于西南石油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現在遼河油田有限公司錦州采油廠采油工藝研究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