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融資融券與股票市場穩定關系如何一直是理論界和實務界爭論的熱點問題。本文擬選取我國滬市相關的融資融券業務作為研究對象,深入、嚴謹和系統的分析融資融券業務與我國股市穩定之間的關系,以期為我國融資融券業務的發展和完善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在當前中國融資融券試點正逐步發展,而且融資融券的發展狀況和其對于股票市場的效應已成為監管者與交易者關注重點內容,本文開展關于融資融券業務和股市穩定性關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融資融券交易 股市穩定 內在價值 融通機制
一、引言
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融資融券業務已經成為發達證券市場的通用交易制度,也成為了證券市場走向成熟的關鍵因素之一。由于融資融券交易具有資金融通、杠桿效應、信用雙重性和具有調控性等特點,使得它成為溝通資本與貨幣市場的有效工具,投資者及金融機構新的獲利方式。同時融資融券交易作為證券信用交易也是一把“雙刃劍”,從其一經推出,關于融資融券交易對于市場穩定性的爭論就不斷發生。支持者認為融資融券交易能夠對增加市場流動性,有效吸收信息,完善股票價格形成、投資者的合理對沖避險起到明顯作用,同時對市場起到緩沖外部沖擊效應,防止證券價格的過度偏離。但是反對、者認為由于其具有的投機性質,因此會引發市場恐慌拋售,增加證券市場的投機氣氛、增大股市波動性,不利于股市的穩定發展。
二、背景研究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穩定,社會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相應證券法制建設的不斷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完成也標志著我國股市的制度性缺陷在不斷消除,但是縱觀股市,從2001年~2006年的大熊市,到2006年~2007年的一氣暴漲,再到金融危機中2008年的急劇暴跌,然后到2010年下半年又大漲近一倍,最后到2012年底才扭轉頹勢。雖然這是中國股市調整的陣痛,但是這種暴漲暴跌的局面令投資者深感無奈,這種大漲大跌體現了我國股市的價格發現能力極為不足。這主要是由于長期進行“單邊市”,缺失賣空機制而導致的內部不平衡引起的。因此在長期“單邊市”的結構下,投資者為了獲取利益,只能不斷做多。在這個過程,股市的風險也就被系統性放大,在特殊情況下甚至出現流動性萎縮,交易中斷或者股價嚴重高估,泡沫嚴重的現象,同時賣空機制的缺失也抑制金融創新及金融衍生品的發展。
三、融資融券業務的理論基礎
股市穩定性可以定義為股票價格處于理性的波動狀態,相對于股價的異常波動而言,股市穩定即是股價的正常波動,是指在市場的綜合環境、投資者的投資行為等因素影響供求關系的條件下,交易價格的經常性變化。變化的程度可以利用幅度、概率等來進行衡量,用以對于股市的交易特征進行分析。穩定性是股票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正常的波動可以促使投資者通過技術分析股市獲得利潤,能夠促進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異常的波動會減弱市場的穩定性。因此在證券市場微觀結構質量的四大指標中,穩定性是指市場價格能夠在合理的范圍之內波動,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即股價的波動程度與自我調節能力、股價圍繞其內在價值波動。
在股市中,影響供求的各因素是不斷變化的,因此股價也隨之不斷變化,這種波動是股市正常運行的基礎。這種波動是投資者收益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是股票內在價值的體現。正是正常波動的存在才能給予投資者正確的決策信息,吸引投資者參與交易以獲取利潤,穩定沒有變化的價格將會使投資者失去獲利的機會,限制市場的發展。
理論上市場引入融資融券業務以后,能夠對證券市場的劇烈波動起到一定的平穩作用,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穩定股市。在一定時期內,由于市場上的證券供給是相對固定且沒有替代品,如果市場缺失做空交易,只能進行現貨做多,市場的供求則會存在不平衡,投資者為了獲利只能更多的進行買進。持續的供需失衡勢必導致市場的大幅震蕩,從而出現暴漲暴跌,嚴重時出現市場崩潰。而融資融券等信用機制的存在應該能夠增加證券的供給彈性,平緩市場的劇烈波動。
四、融資融券業務的市場效應
融資融券交易對于股市穩定的影響還取決于市場內投資者的心理和投資行為因素。由于融資交易量不影響市場穩定,而股市波動影響融資交易量,說明股市波動可以作為投資者進行融資交易的參考,但是由于相關性很小,在一定程度需要投資者更理性的看待。同時融券交易在短期內的變動能夠引起股市的波動,說明賣空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股價的波動,因為由于在我國股市過久的是單邊市情況,在賣空交易剛剛開展的情況下,由于投資者傳統的交易心理使得投資者過于注重做多交易,依舊期望通過尋找股票上漲獲得收益,結果是賣空交易很難被接受。同時由于長期的政策市和過度的濃厚的投機氛圍,使得市場中存在過多的投機力量,加之我國股市投資者對于信用交易的熟悉程度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欠缺,勢必會使得投資者不合理利用信用交易,存在非理性投資,因此出現了融券交易在一定水平上加大股市波動,但是其幅度并不是很大。
五、小結
目前融資融券對于我國的主要影響體現在:有利于完善股市價格形成機制和為市場創新提高制度基礎。融資融券業務可能會在我國發展初期以及市場規范并不健全的時候一定程度上加劇股市波動。融資融券對于各個參與主題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一、對于證券業的影響主要集中于能夠增加利息收入、增加傭金收入、增加中加業務收入、擴大客戶范圍和市場占有率;二、對于銀行業的影響主要集中于增加銀行的資金存管和代理清算業務、利用資金轉融通業務提供新業務機會和利潤增加點、擴大銀行客戶量,促進銀行理財業務拓展;三、對于基金業的影響主要集中于增加對場內基金的要求、促使基金做大做強、豐富基金設計產品;四、對于投資者的影響主要集中于能夠為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機會和風險管理工具、提高投資者的資金利用效率。但是我國的股票市場機制還未完全成熟,融資融券開展過后,勢必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為了促進融資融券的更好發展,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完善證券市場監管體系,加強法律法規層次建設,完善市場信用體系促進融資融券的健康發展。
由于我國股市的投機氛圍較濃,因此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增加法律體系的完整性,加強法律法規的實施力度能夠有效的打擊市場操縱行為,防止市場投機者濫用做空機制,對防范市場的操作風險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健全市場信用交易信息的披露,促進市場及時處理信息,保證平穩運行市場。
在有效的資本市場中,價格能夠真實反映其內在價值,從而能夠調動資源在合理有序的競爭中實現有效配置。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應該通過改革會計準則,防止公司的財務欺騙行為、及時公布公司信息,加強對于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監察和懲處,提高投資者的信息披露意識從而保證信息的真實、及時和完整,降低內部信息對于市場的沖擊,使得股票市場能夠及時處理利空信息,合理發揮融資融券穩定股價,平抑股市波動,避免市場的股價泡沫形成和過度漲跌。
第三,完善融資融券交易試點制度建設和投資者權益保障制度,逐步實現投資者發展權益,完善投資者保護的方式。
通過研究分析發現目前融資融券交易試點的制度體系正在發展和完善,從試點目標來看,融資融券現階段的制度設計主要面向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標的股池的建設、試點證券公式的挑選等準入標準、組建融資融券交易市場等。通過分析投資者的投資能力,設立合理的準入門檻;根據市場需要、券商信用能力等確定合理的證券公司準入標準;根據交易量,需求和供給彈性要求等確立標的股選定標準;最后是建立融資融券交易的投資者保護評價制度,評價投資者權益保護的意愿、能力、措施和結果。
第四,加大融資融券交易的普及,提高投資者投資素質以及信息分析能力,改善投資理念。
各級監管機構和證券公司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制定投資者的教育計劃,普及融資融券投資知識以及其他相關的證券金融投資知識,提高投資對于信息的分析判斷能力,降低投資者的非理性投資策略的出現和跟風效應。
第五,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證券范圍,建立轉融通機制,適當放寬風險控制。
融資融券交易的業務量一直占市場比重較小,主要原因之一是標的股范圍狹窄,目前基本維持在上證50指數股和深圳成指成分股上,可以逐步擴大標的股范圍,例如擴大到與現行標的股波動、流動和操作難度等指標相近的滬深300成分股等。以求滿足投資者對于現貨市場的風險對沖。在利用擴大標的股范圍增加融資融券量的同時,必須盡快建立合理的市場化的轉融通機機制,還原券商的金融中介功能,合理化融券融資渠道,促進投資者、券商和第三方參與者的共贏。
大力推進融資融券業務的開展是目前股市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看到一個蒸蒸日上的中國經濟和良好穩定的中國股市。
參考文獻
[1]Arrow. Robert. Heterogeneous expectations,restrictions on short sales,and equilibriums asset prices[J].Journal of Finance 1980,(35):P1105-1113.
[2]Figlewski,Stephen Gwendolyn P.Webb,”Options,short sales and market completeness[J].Journal of Finance,Vol.48,761-777.
[3]鄭丹.融資融券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4]李娜.中國股票市場波動及其控制研究[D].2010-03-25.
[5]孫國茂.《中國證券市場信用交易研究》[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
[6]開昌平.融資融券業務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影響[J].中國金融,2010年第4期.
作者簡介:許超(1986-),男,浙江金華人,浙江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在讀,主要從事金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