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VA體系引入國內后主要用于績效評價,本文試圖以被績效評價者公司管理層的角度建立EVA分析系統,將若干個用以評價企業經營效率和財務狀況的比率按其內在聯系有機地結合起來,幫助公司管理層更加清晰地看到EVA率的決定因素,以及EVA與投入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收入利潤率、資本周轉率等相互關系,給管理層提供了一張明晰的考察公司資產管理效率和是否最大化股東投資回報的路線圖。
【關鍵詞】EVA分析體系
一、EVA理論產生及目前運用狀況
EVA(Economic Value Added,經濟增加值)是美國思騰思特公司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創建的一套績效評價體系,其核心思想為企業只有在其資本收益超過為獲得該收益而投入的資本成本時,才能為股東帶來價值。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除非一個企業產生的利潤大于其資本成本,否則這個企業是虧損經營的,到掙足資本成本以前,企業沒有創建價值,是在摧毀價值”。“作為一種度量全要素生產效率的關鍵指標,EVA反映了管理價值的所有方面”。EVA理論是站在股東的立場上考察企業的經濟價值。
EVA評價體系通過思騰思特公司的大力推廣,逐漸得到世界知名公司的青睞,在可口可樂、索尼、西門子等公司內實行,取得不錯的效果。EVA引入中國以后,作為企業績效評估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越來越受到重視。2010年,國資委公布了《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對中央企業實施經濟增加值EVA考核。
二、試圖建立EVA分析體系
EVA引入國內后,主要被運用于評價體系、激勵體系以及企業價值估值體系,這幾個方面的實際運用及學術研究非常多。但是,作為管理層如何運用EVA這個評價體系,進行企業價值管理,引導自身從股東利益出發,實現企業價值和股東財富的最大化,該方面的研究與運用比較少,企業經營管理層基本是處于接受考核評價的被動位置。本文試圖對EVA指標進行層層分解,建立EVA分析系統,通過對企業各個經濟指標的變動分析,幫助管理層迅速發現影響EVA指標的不利因素,及時進行調整,以期達到股東所期望的EVA指標。
本文試圖建立的EVA分析系統,是將若干個用以評價企業經營效率和財務狀況的比率按其內在聯系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指標體系,并最終通過EVA率來綜合反映。采用這一方法,可使比率分析的層次更清晰、條理更突出,為管理層全面仔細地了解企業的經營和盈利狀況提供方便。有助于企業管理層更加清晰地看到EVA率的決定因素,以及EVA與投入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收入利潤率、資本周轉率等相互關聯關系,給管理層提供了一張明晰的考察公司資產管理效率和是否最大化股東投資回報的路線圖。
基本思路:
1.EVA率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分析指標,是本分析系統的核心。
2.取得滿意的EVA率取決于投入資本的回報率及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3.投入資本回報率的高低取決于收入利潤率和資本周轉率,當收入利潤率越高,資本周轉越快,投入資本的回報率也就越高。
4.影響收入利潤率的指標包括非付現成本率與付現成本率,付現成本率又包括原材料成本率、人工成本率、營業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等,這些指標率越高,收入利潤率就越低,反之越高。
5.資本周轉率在實際管理中又可以分解為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等指標,通過對這些指標的考察,可以發現企業資本周轉不理想的原因。
6.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是企業權益資本成本和債務資金成本的加權平均值,該指標的高低一方面取決于權益資本和債務資金的預期收益率,另一方面也受債務資本比例結構的影響。
EVA體系及定義:
對以上各指標進行定義:
1.EVA率=ROIC-WACC
2.ROIC即為“投入資本金回報率(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計算公式為:
ROIC=息稅前收益(EBIT)×(1-稅率)÷投入資本=收入利潤率×資本周轉率
投入資本=股東權益+有息負債+應付未付股利+股東無息借款
有息負債=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利息等
3.WACC即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計算公式為:
C=(E/K)·y+(D/K)·b(1-t)
K=E+D E為總股本,D為總債務。
C代表WACC,y代表所需或預期的股本回報率,b代表所需或預期的貸款回報率,t代表公司稅率。
4.收入利潤率:
收入利潤率=息稅前收益(EBIT)×(1-稅率)÷銷售收入
5.資本周轉率:
資本周轉率=銷售收入÷投入資本平均金額
6.債務資本比:
債務資本比=總債務÷總股本
7.非付現成本率:
非付現成本率=(固定資產折舊額+無形資產攤銷額+開辦費攤銷額)÷銷售收入
8.付現成本率:
付現成本率=付現成本÷銷售收入
付現成本分解為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
9.原材料成本率:
原材料成本率=原材料成本÷銷售收入
10.人工成本率:
人工成本率=職工薪酬總額÷銷售收入
11.營業費用率:
營業費用率=營業費用÷銷售收入
12.管理費用率:
管理費用率=管理費用÷銷售收入
13.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余額
平均存貨余額=(期初存貨余額+期末存貨余額)÷2
14.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平均應收賬款余額=(期初應收賬款余額+期末應收賬款余額)÷2
15.固定資產周轉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固定資產凈值
平均固定資產凈值=(期初固定資產凈值+期末固定資產凈值)÷2
三、以新世紀公司為例進行EVA指標分解分析
根據以上建立的EVA分析體系,擬以新世紀公司2011年和2012年的相關數據為例,通過計算新世紀公司2011年和2012年的EVA體系指標,分析新世紀公司EVA變化的影響因素。
經計算新世紀公司2012年和2011年相關數據如下圖,體系中各指標斜杠前面的為2012年指標數,斜杠后面的為2011年指標數。
對以上EVA指標體系結果進行分析:
1.EVA率2012年比2011年下降2.2個百分點,其受投入資本回報率的影響為下降2.36個百分點,但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也下降0.16個百分點。以上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導致2012年EVA率下降的主要因素為投入資本回報率。
2.投入資本回報率的高低取決于收入利潤率和資本周轉率。2012年兩項指標均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收入利潤率下降0.29個百分點,資本周轉率下降0.38次。
3.影響收入利潤率的指標包括付現成本率與非付現成本率。從圖中可以分析,2012年與上年相比,非付現成本率出現上升,而付現成本率基本保持不變,從而影響收入利潤率下降。
4.付現成本率基本與上年保持不變,但其各組成部分還是出現不同的變動趨勢。其中:原材料成本率2012年比2011年下降2.23個百分點,人工成本率同比上升0.57個百分比,營業費用率同比上升0.49個百分比,管理費用率同比上升1.12個百分比。
5.資本周轉率可以分解為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2012年同比2011年存貨周轉率加快0.08次,應收賬款周轉率下降0.78次,固定資產周轉率下降0.39次。
6.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同比下降0.16個百分比,主要為債務資本比例發生變化,上升62.86個百分比。
通過上述分析,新世紀公司管理層可以清晰的看到,綜合指標EVA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為非付現成本率的提高以及應收賬款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等周轉效率的下降。針對2012年出現的狀況,新世紀公司管理層擬采取以下措施:
1.再次評價賒銷政策的合理性,進行適當調整;加強對銷售人員貨款的回收考核,將其納入績效評價體系。
2.再次評價固定資產配置與生產銷售規模配比的合理性,對閑置資產進行清理,盤活資金,提高固定資產周轉率,降低非付現成本。
3.分析2012年營業費用和管理費用增加的原因,結合預算管理加強費用控制,降低營業費用率及管理費用率。
參考文獻
[1]趙治鋼編著《EVA業績考核理論與實務》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3月.
[2](美)AI·埃巴著《經濟增加值—如何為股東創造財富》中信出版社2001年1月.
作者簡介:曹捷(1971-),男,漢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供職于杭州中法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會計師,研究方向:財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