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近年來,政府各級部門通過各類政策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但是,在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這一問題上,仍然面臨諸多困難。本文試圖系統地分析海南省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的主要做法以及面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中小微企業 問題 建議
一、海南省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總體情況
(一)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長較快
國際旅游島建設以來,海南省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不斷增長,有力地支持了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截至2013年5月末,海南省轄區中小微型企業貸款余額為1807.34億元,占全部企業貸款余額的56.94%。其中中型企業1295.40億元、小型企業452.77億元,微型企業59.17億元。5月末,中小微企業新增貸款118.72億元,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1.62%,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增速0.62個百分點。
(二)財政專項資金補貼力度加大
2009年開始,海南省財政連續四年分別安排3000萬元、4500萬元、4500萬元和8040萬元專項資金,通過“三個一點”的補助方式,累計撬動省內1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19家擔保機構為全省1591家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76.57億元。2012年新增擔保貸款25.97億元,是2008年的5.2倍。
(三)直接融資取得新突破
隨著海南省社會經濟發展的加速,海南省中小微企業發展迅速,各類直接融資不斷取得新突破。其中,海南康芝藥業2010年6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掛牌上市;海南瑞澤2011年7月在深交所中小企業板塊上市;海南海藥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一季度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定向債融資。
二、海南省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主要工作
(一)加強信貸政策傾斜,引導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為進一步引導海南省金融機構向中小微企業提供充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海口中心支行通過發布《海南省信貸工作指導意見》和窗口指導等方式,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信貸工作,特別是重點關注中小微企業的信貸融資需求,創新和完善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促進轄內中小微企業發展。
(二)完善金融服務激勵機制,促進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為提高金融機構服務中小微企業的積極性,海南省各監管機構不斷修訂完善金融服務激勵機制。2011年,海南省財政、人民銀行和金融機構密切配合,進一步修訂完善《海南省金融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擴大了對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的獎勵的機構主體和信貸品種,金融服務激勵力度有所增加。
(三)推動新型金融機構設立,完善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組織體系
2010年以來,海南省陸續設立成立了多家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公司等多家新型金融機構。截至2012年年末,已批準成立村鎮銀行9家;批準小額貸款公司28家,開業22家,融資性擔保機構47家。
三、海南省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面臨問題與改進措施
(一)海南省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面臨的問題
1.直接融資規模小。除銀行間接融資和民間借貸外,全省僅有海峽股份、海南康芝藥業、海南瑞澤、雙成藥業四家中小企業從資本市場融資。銀行間債券市場融資規模較小、品種較少,目前尚無中小企業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
2.融資成本偏高。海南省中小微企業受發展階段和成熟程度的制約,普遍存在自有資本水平低、負債率高、生產經營行為不規范、財務數據可靠性低等問題,中小微型企業經常無信用紀錄、無納稅記錄、信用評級低、無法出具會計、審計意見等,難以通過信貸評審關口。由此,中小微企業在申請貸款時與銀行的議價能力相對較弱,融資成本較高。
3.銀行支持中小微企業力度有限。銀行支持中小微企業力度有限主要體現在銀行的信貸文化、觀念仍處于調整轉型中,相關中小企業服務的機構部門也處于建設、發展過程中。近年來,海南省陸續成立了一批支持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機構,但整體來看,這部分金融機構仍處于發展初期,支持中小微企業力度仍然有限。
4.中小微企業信貸相關中介服務不健全。海南省涉及抵押、擔保、產權交易的評估、登記、交易等中介服務水平較低,費用高,效率低。尤其是資產評估缺乏行業標準,隨意性較大,登記機構低效率,而且還缺乏一些有效的登記類別,如建工程抵押登記、土地經營權、林權抵押登記等。
(二)改善海南省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對策建議
1.高度重視海南省的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一是推動適應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新型金融機構體系建設。加快新型金融機構組建試點,盡快實現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在全省范圍內的覆蓋和經營,加快農村信用社的改革和經營轉型,發揮中小微企業融資的主力軍作用。二是推動有利于中小微企業融資的信用環境、信用信息、信貸供求和政銀企合作平臺建設,落實政策性的激勵、補貼、扶持措施。三是以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促進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繼續改善。
2.積極完善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機制體制。鼓勵海南省各銀行針對中小微企業信貸資金需求的特點,設立中小微企業信貸專門機構,創新建立有別于大型企業的差別化業務操作流程,建立“一站式審批”模式等專用流程,靈活授權授信。鼓勵尚未建立中小微企業信貸金融服務業專門部門的銀行,在現有常規企業授信流程基礎上,加快機構調整,加大產品創新和流程創新力度,建立內部獨立核算機制、高效審批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審批效率,為海南中小微企業提供靈活、便捷、適用的融資產品和服務。
3.健全中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的中介服務環節。建議政府大力培育中小微企業信貸相關的中介服務機構、組織、收費體系。完善中小微型企業貸款過程中的登記、評估、擔保等中介服務,尤其是減免登記、評估費用,提高登記、評估的效率,降低相關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的稅費。改善現有的評估、登記、咨詢、交易系統的工作效率,降低操作費用。
4.完善中小微企業融資風險補償機制,改善中小微企業融資信息服務。第一,建議政府大力落實和改善海南省已有的中小微企業扶持政策,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貸款貼息、擔保公司的資本金注入、獎勵、稅收減免、金融市場融資補貼政策。第二,建議政府通過各類政策提高中小微企業的規范性,尤其是提高企業治理、財務信息、交易信息、支付結算等方面的規范性,確保企業信息的真實性、可信性和查閱驗證的可靠渠道。第三,建議政府建立企業融資培育計劃和重點融資企業庫,解決政銀企融資信息不對稱問題。
5.創新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大力發展直接融資。首先,鼓勵商業銀行利用銀行間市場,通過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集合票據等直接融資工具,拓展海南省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其次,切實落實中小微企業貸款“三個一”的政府補貼政策,降低銀行、擔保機構的貸款風險和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成本,形成信貸資金支持和直接融資暢通的合理融資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