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借貸是指由具有資質的網站(第三方公司)作為中介平臺,借款人在平臺發放借款標,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的行為。小額貸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業法人與其他社會組織投資設立,不吸收公眾存款,經營小額貸款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網絡借貸平臺的活動始終處于法律的邊緣,缺乏對其進行監管的依據。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權歸屬于省級人民政府,設立小額貸款公司需向地方金融辦提交申請。
【關鍵詞】網絡借貸 P2P 小額貸款
一、網絡借貸與小額貸款的性質
網絡借貸是指由具有資質的網站(第三方公司)作為中介平臺,借款人在平臺發放借款標,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的行為。主要分B2C和P2P兩種交易模式,但下文提及的宜信既不是嚴格意義上的B2C,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P2P,而是對P2P進行了變形。小額貸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業法人與其他社會組織投資設立,不吸收公眾存款,經營小額貸款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二、對于兩者的監管情況
截至2012年,中國還沒有專門針對個人對個人貸款的法律條文,有關民間借貸中介的法律法規也是空白。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權歸屬于省級人民政府,設立小額貸款公司需向地方金融辦提交申請。小額貸款公司的股東需符合法定人數規定。
三、行業發展情況
中國網絡借貸的代表企業是宜信。據宜信相關負責人介紹,宜信已經在全國72個城市和20多個農村地區設有網點,客戶群已經達到了幾十萬,宜信財富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了100億人民幣,而不良率則控制在2%以內。從2008年到2010年,宜信每年的業務增長率都在200%以上。
另外一家互聯網金融的代表企業是阿里巴巴,從事融資業務經歷了與銀行合作到自營的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7年5月至2010年6月,以銀行合作為主。2007年5月16日,阿里巴巴聯手建行推出“e貸通”,阿里巴巴會員可憑借在其網站上的交易信用記錄向建行申請貸款。2007年6月起,阿里巴巴與工行推出“易融通”,為阿里巴巴和淘寶會員提供貸款服務。這類融資業務屬于商業銀行的保理業務,支付寶在商家和銀行之間起到橋梁作用,承擔商業資信調查、應收賬款管理、信用風險擔保等融資中介角色,支付寶并不向淘寶商家收取費用。這種與銀行合作的業務模式對阿里來說存在二個問題:一是商戶在阿里巴巴和淘寶累積的信用雖獲得銀行的認可,但仍需要擔保、抵押或聯保,才能夠獲得銀行貸款,實際將大多數小商戶排除在外;二是阿里打造整個電子商務生態圈的戰略,需要解決電商平臺客戶的融資需求,從而提高電商平臺效率,與銀行合作難于掌控。
第二階段:2010年6月以后,以小貸公司為主。2010年6月阿里巴巴成立兩家小貸公司,停止了與建行和工行的合作,以“阿里金融”的名義開始自營。阿里金融共兩大板塊,為阿里貸款和淘寶貸款。
阿里貸款為阿里巴巴會員企業提供信用貸款,分為“循環貸”和“固定貸”兩種。“循環貸”指獲貸額度作為備用金,不取用不計息,可隨借隨還。“固定貸”指獲貸額度在獲貸后一次性發放。目前信用貸款僅面向江浙滬賣家,收費和普通會員。對于這類會員企業,阿里貸款的額度為5萬元到100萬元,貸款期限一般為一年,日利率在0.05%至0.06%之間,折合年利18.25%~21.9%之間。
淘寶貸款面向淘寶和天貓賣家,分為訂單貸款(平均單筆貸款規模為3000元)和信用貸款(平均單筆貸款規模為2萬元)兩類,訂單貸款是基于賣家店鋪已發貨、買家未確認的實物交易訂單金額給出授信額度,到期系統自動還款。信用貸款是基于店鋪綜合經營情況給予授信,不受當天訂單量限制,無需抵押擔保,授信額度可多次支用,隨借隨還。其中,淘寶、天貓訂單貸款最高額度100萬元,貸款周期30日,日利率0.05%,折合年利18.25%;信用貸款最高額度100萬元,貸款周期6個月,日利率0.06%,折合年利21.9%。
據阿里巴巴的數據,從2010年4月獲得小貸牌照到2012年6月底,阿里金融已經為超過12.9萬家小微企業提供貸款,累計貸款總額超過260億元,日均完成貸款近10000筆,平均每筆貸款額度7000元,實現單日利息超過100萬元,年利息所得數億元,貸款不良率為0.9%,遠低于商業銀行抵押類貸款產品1.7%左右的壞賬。
作者簡介:褚葵花(1978-),女,漢族,江蘇人,任職于上海體育學院,研究方向: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