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商業銀行風險的加劇,有效的風險管理成為金融企業面對和處理金融危機的重要手段,而且成為金融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從分析商業銀行風險內涵和特點出發,研究構建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系統探索我國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的路徑及應用框架,提升商業銀行處理金融危機所面臨的復雜問題。
【關鍵詞】商業銀行 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建設路徑
風險是指引起企業損失產生的可能性,包括損失和可能性,排除了損失不可能存在和損失必然發生。一般來講損失出現的概率在0和1之間。商業銀行風險一般是指銀行經營管理過程中,實際經營狀況與預期產生偏差,使銀行資金效益、安全和流動性等方面蒙受損失的一種可能性。
一、商業銀行風險及風險管理
由于商業銀行經營貨幣商品與其他有形商品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首先,商業銀行風險內涵獨特。商業銀行作為一種特殊的信用企業,風險邊界更寬。在金融資產效益、安全、流動性等方面都存在著喪失或損失的可能性,均在風險邊界內。如果金融機構的借貸款不能按期收回本息,必然遭受損失,導致客戶提存和貸款資金供給的中斷,進而危及金融機構的發展和生存,如果金融機構資金流動性喪失,缺乏客戶應付款項的支付保障,進而導致商業銀行的倒閉;其次,商業銀行風險源泉的雙重屬性。商業銀行在其存貸業務及其他業務都蘊藏著各種不確定風險,由商業銀行間接生產的性質決定商業銀行風險的雙重性,一方面是銀行內部管理能力,導致經營管理的內部風險,另一方面是客戶的信用風險,由于客戶生產經營的失誤,投資失敗,導致本息難以收回的外部風險;再次,商業銀行信用鏈和支付鏈風險。商業銀行作為貨幣金融體系的一部分,通過信用鏈和支付鏈,將業務活動滲透到社會經濟諸領域,影響巨大。如果一家銀行出現危機,必然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破壞客戶和有業務聯系的金融機構,乃至整個社會的經濟信用關系。所以,許多國家把金融安全和穩健運行視為國家安全。
商業銀行風險一般包括信用風險、國家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聲譽風險。面對如此復雜的風險種類,必須強化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通過對風險的識別、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支出控制經濟價值減少的程度。風險管理的目的是通過對企業各種業務活動、計劃、安排和控制,減少各種不確定事件的影響效度,從而恢復財務上的穩定性和營業上的活力,或以固定的費用使長期風險損失減少到最低。良好的風險管理可以降低決策錯誤的概率,提高企業附加價值。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就是通過風險分析、預測、控制等方法,預防、回避、排除或者轉移銀行業務經營過程中的風險,減少損失,保證資金安全。一方面使特定條件下的風險最小;另一方面實現收益最大化。由于商業銀行風險的隱蔽性和預測的難度,所以,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必須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整合銀行各項業務、各個層級和各個機構資源,構成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確保商業銀行流動性、盈利性、安全性。
二、商業銀行風險成因分析
商業銀行開始市場經營的時間段,風險管理還處在初級階段。歸納起來,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成因主要表現為:
首先,銀行資產質量低。由于商業銀行自身利益驅動、自我約束力差,缺乏內部控制機制,加之政府的干預和宏觀政策調控,金融危機影響等內外因素,商業銀行資產出現許多呆賬或壞賬。
其次,日益嚴峻的市場化風險。由于金融市場的不確定風險,使銀行面臨資金流動性或支付危機的風險。當市場不完善和商業銀行拆借行為的不規范,必然導致資金流動性或支付危機。
再次,日益加大的匯率風險和金融衍生品交易風險。各商業銀行在日益擴大的外匯業務和外匯交易中,面臨著匯率頻繁波動,加之管理缺失,金融衍生品交易風險不斷加大。
最后,日益加大的市場利率風險。金融市場的深入,金融產品的市場利率及央行利率調控,必然呈現出頻繁的利率變化。
基于上述風險成因,必須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和外部風險監管;減少內生風險和外生風險的存在因素。而且著眼于內部風險控制,結合外部監控,設計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覆蓋商業銀行各層級、各部門和人員,對各類實質性風險進行系統管理。
三、建立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包括信息流通和政策協調系統、風險預防系統、風險預測系統、風險評估系統、風險預警系統、風險處理系統。從硬件和軟件方面系統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從強化內部風險管理出發,增強風險防范能力。優化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組織設計;深化風險管理的認識和態度,把風險管理納入企業文化之中。
設計科學的風險管理組織:
設計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制,主要考慮商業銀行的戰略、組織與激勵制度。
表1 商業銀行戰略目標與制度設計
首先,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條件必須是在銀行內部進行組織設置,執行風險管理程序和處理、根據風險管理戰略實現風險管理目標。按照有效性原則設置商業銀行內部組機構,充分體現風險管理的規范和標準,與金融體制相對應、能夠適應外部環境變化。根據風險層次和種類的差異性,科學合理設置內部組織結構,形成完善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使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做到系統化和制度化。
其次,建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制。在商業銀行內部設置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設立內部風險管理委員會,密切配合內部審計、統計、業務操作,全面搜集、處理相關信息,系統進行風險識別、分析、評估與控制,嚴格監控商業銀行日常運作,自我約束以實現自身平衡,快速適應金融環境變化,確保金融資產安全運行,提高金融產品的流動性和盈利能力。
合理設置商業銀行的業務部門,充分體現防范風險思想。建立商業銀行業務的連帶性和連續性,尤其是信貸風險管理,必須實現信貸業務在部門之間的連帶而非獨立完成:分開信貸管理和信貸業務,管理部門負責貸款審批與管理,業務部門負責貸款前期評估和貸款發放。
細化風險管理程序,并嚴格執行,實現風險管理具體化和制度化。設立的風險管理指標體系,比如風險指標、界限指標、產品狀況指標、國家風險指標、對方風險指標、附帶風險指標、價格風險指標、兌現風險指標、權益風險指標、證券承銷風險指標等。通過風險管理指標體系,實現商業銀行的科學管理和穩健經營。
組織結構設置與銀行決策體系,是根據管理體系的分層邏輯上制定的。把銀行決策層次分為戰略決策、經營管理決策和業務發展決策,組織結構同樣也分為董事會、各種委員會、總經理、業務部經理。
表2 商業銀行風險與管理
注:1=戰略決策層,2=管理決策層,3=業務決策層
表2確定了風險管理中的相應管理機構,體現了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組織結構的對應關系,明確了風險管理和經營管理的關聯。其中,信用風險的管理由信貸部、審查部和計劃不來完成,由他們與客戶直接接觸,收集、分析信息,掌控風險。流動性風險管理由營業部、資金運營部、計財部等部門來完成,在流動風險管理中,本幣資金的籌措和外幣資金操作均由專門部門負責。利率風險管理由資金運營部、計財部負責,因為利率變動風險是由于市場利率水平變化引起的銀行利息收入波動和下降的風險。匯率風險管理主要由海外部、資金運營部、計財部負責,因為外匯匯率波動會使銀行資產蒙受損失。投資風險管理由資金運營部、投資銀行部、計財部等部門綜合管理。因為銀行在對有價證券或動產、不動產進行投資時,市場價格波動導致資產受損。事務處理風險管理由營業部、稽核部共同負責。因為銀行業務部門或其他部門在處理有關業務過程中,操作人員可能會因主觀或客觀原因造成損失。經營風險管理和政策性風險管理由銀行最高決策機構及下屬的風險管理委員會責成計財部,配合人力資源部、規劃部完成,因為經營風險屬于銀行經營決策的事務。
四、建立全面風險管理的企業文化
(一)培養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核心觀念
商業銀行通過建立獨特的企業文化和管理哲學,培養共同的企業文化。首先培養商業銀行共同的文化理念。讓員工把銀行使命和商業倫理內化于心,讓員工自覺自愿遵守銀行共同的行為準則,促使個人風險和部門風險降到最低,實現個人和企業利益最大化;選擇好恰當的管理人員。其中投資、稽核人員必須強調法律意識,并具備高超的業務能力。樹立商業銀行各級員工風險意識和避險觀念。認識到銀行業務多樣化特征,必然有著多樣化風險;把握銀行利潤、銀行規模和發展速度與風險平衡。
(二)掌握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
首先,識別風險。商業銀行金融商品和衍生品日益增多,存在許多潛在風險,要求風險管理人員具有專業知識和風險分析能力,準確識別風險管理。其次,規避風險。商業銀行針對信用風險,必須回避高風險客戶和信用評級低的客戶,以免損失。正確處理好保值與銀行利益和風險之間的關系。再次,分散風險。商業銀行采用不同資產組合,減少風險,增強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的外部控制。最后,限制風險和相互核對風險。將交易風險限制在一定范圍內。設定交易限額和風險限額。在部門分工上,金融業務不能由一人單獨完成,必須由多個部門相互核對,復核監督。
五、總結
商業銀行合理的風險管理必須建立完善的風險衡量系統、風險限定系統、管理資訊系統。全面準確反映風險類型,并得到各級銀行人員理解,建立風險監測中心;促使資產水平和風險管理的有效性保持一致,界定各種風險分類邊界,形成風險報告機制。總之,商業銀行必須建立和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構建商業銀行內部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引入外部風險管理機制,形成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新體系。
參考文獻
[1]孫翯,國外銀行風險管理架構與流程的經驗及啟示[J],農村金融機構,2011(1).
[2](美國)比得·S·羅斯主編,唐旭、王丹等譯.商業銀行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北京.1999.3.
[3]戴國強.商業銀行經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8.
[4]曾康霖.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研究.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成都.1999.
[5]馬麗娟.現代商業銀行業務教程.中國經濟出版社,北京.2000.8
[6]劉園.商業銀行表外業務及風險管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10.
[7]殷孟波.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00.12.
[8]楊琨.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制.中國金融出版社,北京.2001.2.
[9]唐納德·R·費雷澤.商業銀行業務—對風險的管理[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
基金項目:四川省軟科學資助項目,編號:2010zr0141;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編號:07BJY081。
作者簡介:龍云安(1965-),男,四川成都市人,漢族,經濟學博士,國際職業培訓師,西華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公司金融等,2006年度國際職業培訓師協會授予“亞洲十大培訓師稱號”,為中國800余國際企業培訓了數萬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