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各商業銀行為了應付存貸比考核,銀行員工為了應對績效考核以及監管力度的不夠,導致出現了嚴重破壞金融秩序的違規吸儲現象。對此,各銀行應合理分配任務,改變考核方式,以優質服務吸引存款,監管當局也應進行宣傳教育并加大處罰力度,徹底封查違規吸儲的現象。
【關鍵詞】違規吸儲 現狀 弊病 對策
伴隨著金融體制的深化改革,商業銀行的隊伍被不斷擴充,作為商業銀行生命線的存款,越來越多的受到各銀行機構領導的重視。
一、違規吸儲現狀
商業銀行利用自身的職能,吸收社會上的閑散資金并將其用于發展經濟,這本應給予鼓勵和支持,但是一些商業銀行為完成上級規定的指標,不得不展開吸儲之爭,這種每月末、每季末、每年末的,用高額的利息或變相的高息瘋狂吸儲的現象實屬違規行為。根據社科院不久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的前三個季度,各商業銀行累計發售約2.39萬款理財產品,由于吸儲之爭的展開,第四季度的理財產品的發售量甚至遠遠超過2011年的發行量總和,募集到的資金流量更是超過20萬億元。
二、違規吸儲產生的原因
(一)應對存貸比考核
各商業銀行間上演吸儲之爭的很大一部分動力來自于應對存貸比考核,按照我國監管部門的要求,銀行的貸款總額與存款總額之比要大于75%,考核的時間一般在月末、季末和年末,各商業銀行不惜用高息吸儲,或是用極具吸引力的理財產品變相吸儲,其目的都是為了確保存貸比維持在合格基準線之上。
(二)績效工資制度
進一步看,銀行吸儲的背后反映出當前各商業銀行普遍沒有掙脫信貸擴張的傳統束縛,依然把利息收入作為經營的基礎,為了獲得利息,每家銀行每年都有一個指標,然后逐級向下分配任務,直至細化到每個職員。銀行各職員的工資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基礎工資,不做贅述,另一部分就是績效工資,它基本取決于存款任務的完成情況,所以為了得到績效工資,職員們想方設法的拉取存款,有陪客戶喝酒喝到胃出血的,有通過資金掮客拉存款的,有發動自己親戚湊錢存款的,由此產生的費用亦或是好處費都是職員自己掏腰包的,銀行有時也會進行一定的補貼,這就變相提高了利率,違反了我國利率政策。
(三)利益糾葛無人問責
吸儲所獲得的利益關系到各個團體,就員工而言,因為關系到當月的工資和年底的分紅,所以他們不惜自己補錢去拉取存款;就領導而言,因為關系到職位的升降,所以他們甚至濫用職權去拉取存款。這一奇怪的現象在銀行業十分普遍,但卻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作為銀行管理者的銀監會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就導致了無人去追究相關責任人。
三、違規吸儲產生的弊病
(一)嚴重破壞金融秩序
銀行之間的吸儲之爭蘊藏著極大的風險。各支行在高額存款指標的壓力下,絞盡腦汁,想盡各種方法吸儲,請客戶吃喝玩樂,免費提供一些服務,存款送高端手機,存款返積分,存款送金條等等,以此為誘餌發售各種變相吸儲的理財產品,等同于在用高額的利息、高額的成本來吸儲,嚴重破壞了金融秩序,也給央行的監管和調控帶來難題,增加了金融監管當局的監管成本,同時對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二)影響銀行的內部控制
在各家商業銀行里,誰能拉到存款,誰就能獲得獎金,誰就能受到領導的賞識,長久以后,那些社會關系廣的能拉到存款的職員,即使業務素質不高,也會被委以重任,而那些業務素質較高的職員,因為拉不到存款,甚至有“被下崗”的危險。這就類似于經濟學中“劣幣驅逐良幣”這一原理,其結果就是造成銀行的內部控制的缺失,進而降低銀行的競爭力。
(三)損害銀行的公眾形象
銀行發家靠的就是信用,但隨著每年的各種吸儲之爭,公眾對銀行的信任度正在逐年遞減。2011年8月,山西太原一家企業的老總通過《商界》爆出自己和親戚在當地農行的4000萬存款不翼而飛,而銀行方面卻聲稱不予以處理,當事人非常憤怒。更令人驚訝的是這還不是個案,還有很多類似的案例,這讓看重銀行安全方便性的儲戶心寒。銀行每年為了吸儲,那種低三下四的樣子,更是讓公眾產生了“銀行已經病態”的感覺,從而損害了銀行的公眾形象,導致儲戶們不敢把錢存入銀行,而是握在手中或是拿去投資。
(四)理財產品“打擦邊球”
商業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層出不窮,就其目的而言,無非就是變相拉取存款。這種行為屢禁不止,尤其在每年年末的時候,各種高息吸儲的理財產品,打著“擦邊球”陸續問世。2013年1月,知名電商淘寶網的“聚劃算”專題推出了“光大銀行定存寶”的團購活動,其內容大致如下:定存本金T+0,利息自動滾存,起購金額50元,存1000元送1000集分寶(100集分寶=1元)。短短一個月就累計成交50000余筆,假設每筆的成交額為1000元,那么光大銀行通過淘寶網就拉到了至少5000萬元的存款,光大銀行的這種行為其實已經觸碰到了監管的底線。
四、對策討論
(一)合理分配任務,改變考核方式
銀行制定指標時要量力而行,向下級銀行下達任務時要考慮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存款任務,減少過重任務指標對各基層行的壓力?,F存的考核方式是按照拉來的存款量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這對于剛畢業的、沒有什么社會關系的大學生來說是十分不公平的,如果是遠離家鄉的畢業生,完成存款任務更是難上加難。由此看來,考核方式一定要改變,可以將拉存款的任務承包給第三方,銀行支付一定的傭金,這樣不僅解決了變相加息吸儲的問題,而且還可以促進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
(二)以優質服務吸引存款
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經濟改革的首要目標,也是過去三十多年來改革開放最重大的成果。在這一過程中充滿著競爭,但競爭要遵從規律,遵守規則。各家銀行在競爭中,不應采取不正當的手段拉取存款,銀行應該通過提高業務水平,提供優質服務,用現代化的、人性化的技術方法為儲戶謀方便謀福利,從而贏得儲戶的信任,進而得到儲戶的存款,攬取更多的閑散資金。
(三)加強宣傳教育
違規吸儲行為的發生,也與銀行職員、干部法制觀念淡薄有關系,可以通過加強系統的金融法制教育宣傳來提高法制觀念和思想意識,避免違規違法行為的發生。對于銀行的職員,要大力宣講普及銀行業的相關法律法規,讓其知道為拉取存款給儲戶送金條、送手機、返積分都是變相的加息行為,都是違反國家制定的相關政策的,都應予以禁止。對于各儲戶而言,通過宣傳教育可以提高其自身對銀行業相關政策、相關業務的認知程度,并提升監督意識,可以起到隨時隨處監督銀行的作用,一旦發現違規現象后,可以向監管當局投訴舉報。
(四)監管當局加大監管力度
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央行要充分發揮其監管和協調的職能,首先要加強對結算、公款私存和信用卡等業務的監督管理,組織各家銀行相互監督;其次發揮監管當局的作用,加大處罰力度,對于嚴重違規的商業銀行進行經濟和行政的雙項處罰,并依法追究銀行負責人的行政責任;最后是要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對商業銀行的違規行為進行曝光,加強輿論監督管理的作用。
五、結論
針對各銀行利用高息吸儲的現象,監管部門已經指定和實施了很多規定,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再加上處罰力度不大,導致違規吸儲一直存在,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所以監管當局的監控一定要強硬,加大力度處罰違規吸儲、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
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各銀行應該摒棄變相利用高額利息拉取存款的舊觀念,不要一味的通過存款來補充流動資金,而應該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悉心培養優質儲戶,努力提高服務質量,不斷創新銀行業務,盡快走出吸儲的窘境。
參考文獻
[1]李家杰.瘋狂的攬儲大戰[J].理財,2013,(2):61.
[2]王克鋒.銀行業“拉存款戰爭”問題研究[J].北方經貿,2012,(9):65~67.
[3]華中煒,牛播坤.銀行上演拉存款戰爭客戶4千萬存款不翼而飛[J].商界,2011,(10).
作者簡介:徐翔(1988-),男,新疆財經大學金融學院2012級金融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