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發展規模逐年擴大,對資金的需求越來越多,向商業銀行尋找信貸支持成為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之一。對于申請融資的企業,商業銀行主要通過企業財務指標分析,了解企業資產的分布狀況、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構成情況,據以評價企業資金營運、財務結構是否正常、合理,分析企業的流動性或變現能力,以及長、短期償債能力;同時結合非財務指標,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綜合評價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選擇優質的企業作為銀行的信貸客戶,提高信貸資產質量,防范信貸風險。
【關鍵詞】財務指標 分析 對策
一、企業現行財務分析指標體系
企業現行財務分析指標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營運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成長能力指標和償債能力指標。
(一)營運能力指標
營運能力是指通過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周轉速度的有關指標所反映出來的企業資金利用的效率。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財務指標主要有: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
1.存貨周轉率。
計算公式: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存貨周轉率是反映企業存貨在一定時期內周轉速度的指標。一般情況下,存貨周轉次數越多,說明存貨的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就越快。因此提高存貨周轉率,改善存貨的使用效率,可以提高企業的獲利能力和變現能力。但如果存貨周轉過快,要關注是否是存貨儲備不足,會不會影響生產或銷售業務的進一步發展。此外,還應結合存貨的批量因素、季節性變化因素等情況對指標進行分析。
2.應收賬款周轉率。
計算公式: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一定時期內,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周轉次數越多,表明企業應收賬款回收速度越快,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效率越高,資產流動性越強,短期償債能力也就越強。一般而言,應收賬款周轉率周轉率越快越好,但如周轉率過快,應關注是否是由緊縮的信用政策引起的,是否會進一步影響企業的銷售增長,影響企業的市場占有率。
3.總資產周轉率。
計算公式:總資產周轉率=產品銷售收入/平均總資產
總資產周轉率是企業的總資產在一定時期內周轉的次數,反映企業對全部資產的使用效率,指標值越大,說明企業資產的周轉速度越快,使用效率越好,給企業帶來的收益也就越高。
(二)盈利能力指標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主要有: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銷售利潤率。
1.凈資產收益率。
計算公式: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
凈資產收益率是反映企業自有資金投資收益水平的指標。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所有者財富最大化,從靜態角度來講,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自有資金利潤率。因此,該指標是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也是整個財務指揮體系的核心。
2.總資產報酬率。
計算公式: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財務費用)/平均總資產
總資產報酬率是反映企業總資產收益水平的指標,該指標值越大,說明企業資產的綜合利用效率越高,資產獲利能力越強。
3.銷售利潤率。
計算公式: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產品銷售收入
銷售利潤率是反映企業一定時期企業銷售收入中有多少轉化為了利潤,用于衡量企業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比率越高,表明企業經營成果越好,企業經營者的經營管理水平越高,獲利能力越強。
(三)成長能力指標
成長能力反映企業未來年度的發展前景及潛力。反映成長能力的指標主要有:利潤增長率、銷售增長率、資本積累率。
計算公式:利潤增長率=(當年利潤總額-上年利潤總額)/上年利潤總額
銷售增長率=(當年產品銷售收入-上年產品銷售收入)/上年產品銷售收入
資本積累率=(當年凈資產-上年凈資產)/上年凈資產
利潤增長率是反映企業每年利潤增長的指標,銷售增長率是反映企業每年銷售收入增長的指標,要關注利潤增長率與銷售增長率之間是否相匹配,即增加的銷售收入中轉化為企業利潤的比例是多少,是否符合企業經營。還要關注資本積累率,了解企業當年實現的利潤是否全部進入企業凈資產,用于企業發展,還是有部分用于股東分紅等。
(四)償債能力指標
償債能力是反映企業資產清償到期債務的能力。償債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兩個方面。
1.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分析。反映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
計算公式: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財務費用
流動比率指標反映企業在短期內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償還到期流動負債的能力。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表明企業擁有的營運資金多,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強。但是流動比率也不能過高,過高則表明企業流動資產占用較多,會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企業的獲利能力。速動比率可用作流動比率的輔助指標,能更準確的反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利息保障倍數是指企業生產經營所獲得的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用于反映企業經營活動承擔利息支出的能力。
2.長期償債能力指標分析。反映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銀行債務覆蓋比。
計算公式: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凈資產
銀行債務覆蓋比=(利潤總額+財務費用+期末累計折舊-期初累計折舊)/(短期借款+長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
資產負債率反映債權人提供的資金占企業全部資產的比重,指標值越小,表明資產對債權人的保障程度就越高。產權比率作為資產負債率的補充分析指標,反映由債權人提供的資本與企業所有者提供的資本二者之間相對關系,體現企業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銀行債務覆蓋比主要反映當期可用于償還債務的現金流與債務的比率,指標值越大,表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二、企業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存在的不足
商業銀行信貸分析主要來源于企業提供的會計報表和會計資料,而企業提供的會計報表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必將造成財務分析指標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一)企業往往根據實際需要,人為操縱會計信息造成財務數據失真
由于不誠信行為的存在,企業在編制財務報表前,往往根據管理層的意圖、避稅、銀行貸款等目的,對企業財務報表進行粉飾,以滿足各方信息使用者的期望。對企業粉飾過的財務報表進行分析,顯然無法反映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同時也將直接誤導信息使用者,影響決策的正確性。
(二)企業報表信息往往反映企業目前可以用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不能反映表外的經濟資源,如表外資產或表外負債
舉個例子,經營性租賃一般不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但根據租賃合同,如承租方有權在資產的經濟有效期內大部分時間使用該資產,則應按融資租賃納入資產負債表。此外,企業的無形資產已成為許多企業創造價值的重要源泉,其重要性甚至超過有形資產。但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與其為企業帶來的價值并不完全相等,甚至相差甚遠,目前財務會計系統難以對無形資產予以精確的貨幣計量,因此,財務指標對企業軟資產的披露作用非常微弱。
(三)歷史成本計量原則導致企業財務指標難以反映現時財務狀況,在通貨膨脹環境下,非貨幣性資產的賬面價值不能反映企業的市場價值
由于收入是現實的,而成本是歷史的,在通脹情況下會虛增收益。并且歷史成本計量也不能直接提供未來信息,決策分析者通過財務指標預測未來存在不確定性。
三、完善企業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的對策
為彌補企業財務指標分析存在的不足,商業銀行信貸分析時需要對企業非財務指標進行分析,主要有企業的行業風險、經營風險、管理風險和日常經營活動幾個方面。
(一)行業風險分析
一個企業是否有長期發展的前景,與它所處的行業密切相關,當處于高速發展的行業,對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一筆財富。還要關注企業所處的行業周期,是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還是衰退期,行業發展階段決定了企業的擴張速度及其資本支出需求,還決定的企業不同的風險水平和盈利特征。此外,還要關注企業在行業中所處的位置,從行業的基本狀況和發展趨勢來判斷企業的基本風險。
(二)經營風險分析
對于具有產業鏈特征的企業,主要通過供應、生產、銷售三方面分析,其中供應環節,主要分析企業所需要的生產原料供應情況,是否依賴少數的供應商,是否存在集中度風險;原料是否稀缺、不可替代、運輸瓶頸等;對采購的原料是否具有議價能力。生產環節主要關注企業的產能及利用率、技術裝備水平等。銷售環節主要關注企業產品的品質、產品銷售策略和銷售渠道。
(三)管理風險分析
有效的管理對企業至關重要,對企業管理層的分析,特別是民營企業而言尤其重要。對企業管理風險的分析,要重點對企業管理層的能力、品行、從業經歷、企業對其依賴度等方面進行分析。
(四)日常經營活動分析
重點關注企業每月用水量、用電量、員工人數的變化及工資總額的變化等;還需要關注存貨、應收賬款等財務指標的變化趨勢,并通過企業在銀行開立的賬戶資金流水,分析企業借、貸方發生額及資金用途,借方是否是企業正常經營所發生的支付貨款、水電費支出、工資支出等,貸方主要觀察銷售回款量,與企業經營是否匹配,企業經營是否正常。
參考文獻
[1]王玉金,孫天順.論小企業財務指標如何分析,2012.
[2]崔宏.財務報表閱讀與信貸分析實務[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