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營改增”后,企業核算和繳納增值稅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此對比“營改增”后企業稅付變化,分析如何計算混合營業情況下的增值稅分配,以及“營改增”后企業應采取如何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 增值稅 措施
從國家財政部及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印發<營業稅改征增值試點方案>的通知》(財稅[2011]110號)以來,全國十多個省進行了“營改增”試點。
“營改增”的試點把原來征收營業稅的大部分企業改征增值稅,解決了營業稅重復征稅問題,使社會化分工協作不再受稅制的影響;完善和延伸了增值稅在二三產業的抵扣鏈條,加快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立和完善了貨物和提貨勞務的增值稅出口退稅制度,改善我國的出口稅收環境。
從2013年8月1日起,青島市正式進入“營改增”試點,青島“營改增”涉及交通運輸業、研發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鑒證咨詢服務、廣播影視服務共8個行業。
“營改增”給國家和企業帶來了許多變化,不但增加了國家的稅收,也給企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一、“營改增”稅率比較
“營改增”在原來增值稅征收的基礎上,新增加了11%和6%兩檔低稅率?!白赓U有形動產等適用17%稅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適用11%稅率,其他部分現代服務業適用6%稅率”。
“營改增”后部分稅率比較:
由上表可以看出,“營改增”后稅率變化比較大的是運輸服務業和有形資產租賃業。一般納稅人提供運輸業務稅負上升8%,但是企業購進的運輸設備、油料支出可以按17%的進項稅額進行抵扣。接受服務的企業可抵扣11%的增值稅,“營改增”前能抵扣7%,多抵4%?!盃I改增”后,運輸服務業比征收營業稅時分類更加科學明細,對一些特殊業務進行了特別規定,改變了原來的單一扣稅問題,例如:打撈、港口碼頭服務業的歸類和稅率都進行了調整。
二、“營改增”后增值稅計算
此次“營改增”,針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計算方法,提出“一般計稅方法”和“簡易計稅方法”兩個新名詞。在這里主要分析“一般計稅方法”下的混合納稅計算。
對于原來的增值稅納稅企業來說,在計算納稅時沒有變化。變化最大的是混合納稅的計算。在混合經營情況下,如果企業不能分清明細核算,則要求企業按照稅率從高的方式繳納,這要求企業在四類納稅情況分清的情況下,再進行納稅明細核算。
混合經營企業應納稅分配計算公式:
一般貨物勞務應納稅額=全部應納稅額×一般貨物勞務銷項稅額÷全部銷項稅額
應稅服務應納稅額=全部應納稅額×應稅服務銷項稅額÷全部銷項稅額
例如:兼有貨物勞務及應稅服務的企業,2013年8月份銷售貨物500萬元(不含稅),提供應稅勞務(檢驗檢測)收入100萬元(不含稅),均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當月企業可抵扣進項稅75萬元。
應納增值稅=500×17%+100×6%-75=16(萬元)
應稅服務銷項稅額比例=6/(85+6)=6.59%
應稅服務應繳增值稅=16×6.59%=1.05(萬元)
貨物銷售應納增值稅=16-1.05=14.95(萬元)
合理分配應繳納增值稅額才能正確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使企業真正享受到“營改增”給企業帶來的便捷和優惠。
三、“營改增”后賬務處理
“營改增”隨著稅種的改變,賬務處理也發生了變化?!盃I改增”后,一般納稅人應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待抵扣進項稅額”、“增值稅留抵稅額”和“增值稅檢查調整”五個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增值稅留抵稅額”明細科目(財會[2012]13號文件新增加),核算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截止到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實施當月,不得從應稅服務的銷項稅額中抵扣的應稅貨物及勞務的上期留抵稅額。
“營改增”后,原營業稅的會計分錄和會計科目都發生了變化。在“營改增”前,營業稅的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而“營改增”后,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貨:銀行存款等
借:銀行存款等
貨: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營改增”前,營業稅是在所有收入結算完后進行計算并計提,而“營改增”后是分項進行核算,最后匯總核算應繳增值稅。
四、“營改增”后企業應對措施
“營改增”后,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降低了應納稅額,針對這種情況,企業應該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來控制合理的稅費繳納。
(一)爭取獲得政策補貼
“營改增”后,在新老稅制轉換期間因實際稅負增加的,可以向財稅部門申請財政扶持資金,以減輕企業稅付負擔。
(二)經營策劃企業納稅方案
“營改增”的企業,會計計算和賬務處理發生較大變化,財務人員應合理進行企業預算和經營規劃,盡可能的減少企業稅負、增加資金流量。企業在進行納稅選擇時,應聘請專業人員,對企業進行經營結構和財務狀況進行分析,通過各種合理、合法手段,為企業降低稅付。
(三)加強企業自身財務人員技能培訓
“營改增”雖然只是稅種變化,但改變了原來的會計核算模式,科目增加,核算要求也隨之提高,如果財務人員對企業經營狀況缺乏了解,在“營改增”的情況下,容易出現漏稅的風險。因此,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是企業平穩過渡“營改增”試點的關鍵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