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融資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總額。社會融資規模是近年提出的概念,作為貨幣政策工具,在經濟分析和宏觀調控方面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現試編了華坪縣社會融資規模統計表,對本地區社會融資規模情況進行分析,提出完善社會融資規模統計的建議。
一、華坪縣社會融資規模構成及特點
按照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來源口徑(見表一),2013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為9753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8194萬元。其中:人民幣貸款增加2875萬元,同比少增20148萬元;委托貸款(住房公積金委托貸款)增加750萬元,同比少增1218萬元;保險公司賠償發生4377萬元,同比增加2262萬元;其他(小貸公司貸款)增加1751萬元,同比多增1180萬元。
表一 2012年以來華坪縣社會融資規模數據及結構(按統計口徑)
當季發生額,單位:萬元
從結構看,2013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占比29.48%,同比低52.90個百分點;委托貸款占比7.69%,同比高0.65個百分點;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占比0.00%,同比低0.97個百分點;保險公司賠償占比44.88%,同比高37.31個百分點;其他占比17.96%,同比高15.91個百分點。
通過對2012~2013年社會融資規模的分析(見表一),華坪縣社會融資規模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社會融資規模總量減少。2013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同比降幅65.10%,社會融資規模與GDP之比由2012年上半年的16.87%降至2013年上半年的5.25%,說明金融對經濟的支持力度減弱。
二是金融機構貸款增長減緩。2012年以來由于市場、政策環境變化,受貸款規模、監管政策、行業準入、評級授信、審批權限等限制,金融機構發放貸款更加謹慎,目前貸款業務處于停滯狀態(見圖一)。
圖一 近5年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增長情況
二是創新業務融資功能不強。近年來金融產品多元化,銀行表外業務迅速增長,但華坪縣仍然缺乏具有融資功能的表外業務。目前華坪縣具有融資功能的表外業務只有委托貸款和銀行承兌匯票(見表二)。委托貸款只有住房公積金委托貸款。簽發的銀行承兌匯票極少。
表二 創新業務占比變化
三是企業缺乏直接融資渠道。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偏遠地區居民投資渠道逐漸開闊,已有購買股票、基金和其他理財產品的情況,但本地企業仍無法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目前華坪縣企業沒有發行債券、股票融資的情況。
四是非銀行金融業務迅速增長。從非銀行金融機構看,目前華坪縣非銀行金融機構只有保險公司。2013年1~6月累計保險業金融機構保費收入12993萬元,同比下降1.23%。賠款給付合計4377萬元,同比增長106.95%。在保費收入下滑情況下,保險公司減少營銷員,將傭金作為對客戶的讓利,因此賠款給付大幅增長(見表四);從“影子銀行”看,近年華坪縣“影子銀行”數量迅速增多,現有小額貸款公司4家、擔保公司6家(其中:融資擔保公司4家)、典當行2家。
表三 非銀行金融業務占比變化
表四 華坪縣保險公司賠款給付 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保險公司報送統計數據
表五 華坪縣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余額 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小貸公司報送統計數據
二、地區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存在的問題
(一)人民幣貸款未反映跨區域因素
現行金融統計制度“人民幣貸款”指標不能反映異地業務,不能真實反映實際投放于當地的貸款情況。較為可行的方法是通過征信系統查詢,但征信系統未開通統計功能,只能逐戶查詢,工作量太大。按異地貸款因素對社會融資規模數據進行調整,華坪縣2013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為負數(見表七),反映企業融資狀況更為嚴峻。華坪縣異地貸款因素主要有(見表六):一是華坪縣郵儲行未在信貸業務系統中設立機構,發放的貸款反映在麗江市分行;二是農村信用社受大額貸款集中度指標制約,金額較大的貸款只能通過社團貸款方式發放;三是農業銀行股改前,華坪縣農行部分不良貸款剝離給農行委托資產處置中心和劃轉給麗江市農行營業部;四是華坪縣本地金融機構難以滿足客戶融資需要,本地企業向異地金融機構申請信貸支持。有攀枝花市商行、工行,麗江市招行,昆明市光大銀行,成都市中信銀行,永勝縣農發行對華坪縣企業發放貸款。有攀枝花市商行、工行,麗江市招行,昆明市光大銀行、富滇銀行對華坪縣企業辦理票據貼現。有麗江市招行對華坪縣企業辦理保理業務。
表六 本地和異地金融機構發放于華坪縣貸款余額 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一是金融統計數據;二是金融機構報送;三是通過企業征信系統查詢。
表七 2012年以來華坪縣社會融資規模數據及結構(按異地貸款因素調整) 當季發生額,單位:萬元
(二)難以準確反映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
社會融資總量中的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是指銀行為企業簽發的承兌匯票扣減已在銀行表內貼現部分,目的是為了保證不重復統計。但銀行承兌匯票存在跨地區因素,本地簽發的銀行承兌匯票不一定在本地貼現,本地票據貼現的票源也不一定是本地金融機構簽發,如果簽發的銀行承兌匯票扣減票據貼現,對欠發達地區而言一般情況為負數(見表八、表九)。而且銀行承兌匯票與信用證類似,是銀行為實體經濟提供的一種擔保或承諾,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貸款,對地區社會融資規模統計而言意義不大。
表八 本地和異地金融機構向華坪縣辦理的銀行承兌匯票余額
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一是金融統計數據;二是通過企業征信系統查詢。
表九 本地和異地金融機構發放于華坪縣票據貼現余額
單位:萬元
數據來源:一是金融統計數據;二是通過企業征信系統查詢。
(三)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內容并不全面
從道理上講,社會融資規模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所有經濟主體在一段時間內通過各種形式融通資金的總和,還應對民間融資、私募股權基金、實體經濟主體之間的商業信用、本國或本地區經濟體從國外籌集資金等融資形式加以考慮和統計。限于數據采集渠道或采集成本較高,現有部分指標暫未或未完全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
(四)保險業數據未納入金融統計監測系統
統計地區社會融資規模,除了人民銀行統計、征信系統數據外,還需從發改局等部門取得企業直接融資數據,從保險業金融機構取得保險賠償數據。盡管《人民銀行法》賦予了人民銀行“負責金融業的統計、調查、分析和預測”的職責,但保險業數據未納入人民銀行金融統計監測系統,縣級也沒有保監機構、保險業協會可共享數據,人民銀行縣支行只能自行向保險業金融機構收集數據,保險業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存在不足。
三、政策建議
(一)征信系統增加統計查詢功能
為了解決跨地區融資統計問題,建議對征信系統增加本地、異地業務統計功能,并對基層人民銀行開放查詢權限。
(二)拓寬金融統計監測系統統計范圍
目前人民銀行金融統計監測系統只有銀行業統計功能,建議依據《人民銀行法》賦予的金融業統計職責,將證券業、保險業金融機構以及“影子銀行”全面納入金融統計范圍。
(三)建立與地方政府部門的協調機制
加強與發改局、統計局等部門的協調,按照職責相互配合,建立數據和信息交流機制。
(四)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縣級缺乏證券業金融機構,企業不能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建議隨著資本市場的建設發展,逐步將服務范圍覆蓋廣大農村地區;在縣域國有商業銀行縣級機構由于體制制約活力不足,農村信用社處于準壟斷地位,信貸服務不能滿足縣域客戶需求,異地貸款業務較多。建議設立地方性銀行業金融機構或鼓勵股份制商業銀行到縣級設立網點,建立競爭性農村金融市場,提高金融服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