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蒸汽機這種瀕臨消失的煤礦運輸設備進行調查。將其應用于園林景觀當中,成為現代景觀的一份子。圍繞蒸汽機為策劃切入點,從蒸汽機景觀的價值性和觀賞性出發進行論述,設想創造以蒸汽機為主的工業景觀園,以方便游人參觀和增長知識。
蒸汽機的鳴笛聲在腦海中回蕩:黑色的龐然大物,喘著粗氣、冒著黑煙,蒸汽機火車正在淡出歷史,淡出人們的視線。它是一種珍藏,一種歷史,一種我們曾經擁有的時代的體現!也是一種工業的象征。讓我們從現在設計一座以工業景觀為主的工業生態景觀園林吧,讓人們在娛樂的同時目睹蒸汽機車的雄姿。
一、蒸汽機火車
據記載:“我國從1958年間各省籌資金修建經營的地方窄軌鐵路達400多條,長6000公里。1982年尚有2160公里,軌距多為762毫米的鐵路。機車動力為28噸的“過熱式”蒸汽機車及部分380馬力內燃機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鐵路運輸漸漸不如汽車運輸方便,所以很多蒸汽機車被氣焊割開賣廢鐵,一輛28噸蒸汽機車是否真的已經老到只能賣廢鐵的地步了嗎?我國在1988年停止蒸汽機車的生產,國有鐵路蒸汽機車現存不足2000臺。
現在,中國的蒸汽機火車已經大多不存在了,很多蒸汽機火車被切割機切成了小塊,成為廢鐵。還有很多蒸汽機火車被閑置在露天風雨中。建立博物館式工業景觀園林可以讓歷史留下的蒸汽機火車不在漸漸消失,讓更多的人了解蒸汽機火車、了解時代工業、了解歷史文化,并促進人們的視覺感受,讓更多生活中漸漸消失的元素吸引人們的眼球,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當中,成為一道風景線。
二、蒸汽機的景觀設計方案
(一)與蒸汽機相關的主題性景觀的調研
蒸汽機的燃料。煤資源是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質基礎,煤礦開采的目的是獲取資源,蒸汽機利用煤炭資源輸送貨物和人們的交通工具。
廢棄的車軌。獨車軌的實木材質必須經過瀝青的完全浸泡、晾干才能使用。
在景觀中應用非常規的材料會產生不同尋常的偶然性。增加了景觀的視覺沖擊力。道路當中可將鐵路廢棄的枕木用在景觀中,產生枕木斑點的效果和質感,給人的感覺很特別。
螺絲。螺絲是銜接蒸汽機每一個部件的重要節點,是蒸汽機能夠組成一整個物體的關鍵。
(二)規劃結構
蒸汽機景觀園的規劃結構概括為:“一帶容四景。”
景觀一是以蒸汽機主題的壁畫建筑,參觀的人們可以坐在傳統的皮帶上來游覽墻壁上的壁畫以及簡介。
景觀二是以廢棄的枕木以及螺絲為主題創作的景觀園的休息區。內部有洗煤的模型水池和清潔的模型煤塊。景觀三是蒸汽機博物館。里面陳列著各種不同類型的蒸汽機和模型。景觀四是人們可以在坡地上模擬真實的蒸汽機火車做泥塑或各種類型的模型等等。
三、蒸汽機與歷史景觀
景觀作為人類視覺審美的對象,表達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體現人對土地和環境的態度,還有人們的心中愿望。
我個人認為,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都是作為景觀的題材。我們通常把歷史的和現代的每一個角落都變成景觀設計的對象,廣場景觀、園林景觀、建筑群景觀、住宅區景觀等,從而進行整體的規劃設計。
那么景觀是什么呢?有些人認為景觀是一堆巨石;景觀是一片海洋;是一批批正在晾曬的藍印花布;是蒸汽機在一片綠色的森林向前行駛的氣勢;是工業生產的機器、齒輪運轉時的景象。這些都是我國各族人民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積累,運用千年文明的歷史發展生態景觀是我理想的中國。
中國的景觀是歷史某一元素,是歷史的一個符號。而景觀的符號,是人類文化和歷史文明的載體。在景觀中,運用歷史符號是對舊的回顧,對未來的憧憬;也是歷史生活場景的記錄;更是現代生活和空間的需要。符號永遠都是設計師青睞的元素。運用符號能做出很多意想不到的設計組合。
歷史元素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大自然賦予人們的財富。如果將歷史元素運用到景觀中,讓更多的人在不知不覺的生活中體會歷史、體會人文。那么,這種景觀是很有內涵和意義的設計,并且,不同的歷史元素運用在不同的景觀中會給人不同的感受,更顯景觀的個性特點。
為了讓更多的人在景觀設計中體會到歷史文化的味道,體會到歷史的魅力。我認為以歷史元素為題材,設計個性主題景觀園是一個好的設計方法。
本文中蒸汽機火車就是在人們的視覺中即將漸漸消失的歷史元素,是智慧長河的元素和分子。運用變形手法設計景觀,尊重歷史元素,保護歷史元素、才能運用科學的方法發展歷史文化,豐富景觀園林。
景觀建設屬于環境建設,在保護景觀環境、建設景觀環境的過程中發展特色的景觀。
保存和保護是發展的基礎,沒有保存和保護,歷史便失去存在的價值;沒有保存和保護就不能保證發展。作為環境藝術設計師,把歷史保留在景觀當中,讓歷史成為景觀,合理運用歷史元素,創造新型景觀園勢在必行。運用我們的思想讓更多的歷史元素“點亮”城市的景觀。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有著豐富的生態景觀。我們要在生態的基礎上保護歷史環境,保護歷史文化,并且把歷史文化運用到景觀當中,要做到來源于自然,回歸于自然。
【參考文獻】
[1]黃慶軍.蒸汽機的最后歲月[J].文明,2002(01)
【作者單位:姚紅媛,沈陽化工大學工業與藝術設計系】
張毅,沈陽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