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食品一直備受關注,網上流傳的“轉基因食品名單”靠不靠譜?為此,專家做了如下解釋。
“截至目前,我國批準了轉基因生產應用安全證書并在有效期內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員謝家建介紹,證書的發放是根據研發人的申請和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的評審,經部級聯席會議討論通過后批準的。證書的批準信息已經在農業部相關網站上公布,各批次的批準情況都可以查詢。
我國批準進口用做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這些食品必須獲得我國的安全證書。
市場上在售的果蔬,其顏色跟轉基因沒有什么關系。網上流傳一份轉基因食品名單,包括“圣女果、大個兒彩椒、小南瓜、小黃瓜”。對此專家并不認同。
中國農科院生物所研究員王志興說,小番茄也叫圣女果、櫻桃番茄,是自古就有的番茄品種,只是因為個頭小、采摘不便、產量低,最早僅作為觀賞用,后來發現食用方便,口味經過改良后逐漸流行。個頭小是天生的基因差異,不是轉基因的結果。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員吳剛表示,小南瓜和小黃瓜也不是轉基因食品,僅僅是未充分成熟的南瓜和黃瓜。如果繼續在田間種植,小南瓜和小黃瓜最終會生長成普通的大南瓜和老黃瓜。
關于大個兒彩椒,吳剛表示,大個兒彩椒含有不同類型的花青素,表現為更豐富的顏色。花青素的變異在植物中很常見,像鮮花同一個品種就有不同顏色。
吳剛說,在有些品種中,突變產生的顏色甚至取代了野生的顏色,成為栽培品種的主流。因此,目前市場上在售的果蔬,其顏色跟轉基因沒有什么關系。
王志興解釋,棉花、辣椒、玉米、水稻等有不同顏色,是天然存在的遺傳基因差異,并非轉基因的結果。(以上文字來源《人民日報》)
方舟子、崔永元微博論戰
最近,科普作家方舟子發起活動鼓勵網友品嘗轉基因玉米,說應當創造條件讓國人可以天天吃轉基因食品。
方舟子的言行很快引起爭議,先是被網友吐槽“你先吃10年”,后來央視主持人崔永元質疑他“你可以選擇吃,我可以選擇不吃。你可以說你懂‘科學’,我有理由有權利質疑你懂的‘科學’到底科學不科學”。
相關鏈接
上世紀9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種轉基因食品出現在美國,這種保鮮西紅柿其實最早是英國人培育成功的,不過卻是在遠隔重洋的美國實現了商業化。
有統計顯示,自那個保鮮西紅柿上市之后,轉基因食品在美國市場一發不可收拾。現在,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確定的轉基因品種種類繁多,美國由此也成為了轉基因食品最多的國家,超過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轉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麥是轉基因的。
在美國市場,轉基因食品不僅包括了轉基因植物,如西紅柿、土豆、玉米等,還有轉基因動物,如魚、牛、羊等。雖然轉基因食品與普通食品在口感上沒有多大差別,但轉基因的植物、動物有獨特的特性,如抗蟲、抗病毒、抗除草劑、改良品質、抗逆境生存等。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