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福州倉山區榕城廣場的一角,“隱藏”著一家特別的自助餐廳。因為在這里消費沒有定價、沒有菜單、沒有付款處,顧客全憑自己的意愿決定付費多少,甚至分文不給也沒關系。
飯店的經營模式一般是照價收費,然而這家特別的自助餐廳卻沒有定價、沒有菜單、沒有付款處,顧客全憑自覺付款,如此不合乎市場經濟規律的餐廳的前途命運或許是堪憂的。
然而,這家飯店的店主卻有著自己的想法:由于工作關系,他經常出國,在國外,人們給流浪漢送愛心便當,多買一杯咖啡免費請路人喝的現象時有發生,他從中領悟到“付出是快樂的”。于是他萌發了一個念頭——在國內創辦一家不以盈利為目的,只為向更多人推廣互信、付出和自覺理念的餐廳。
這就好比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人們希望社會能夠蓄積更多的“正能量”,進而減少“負能量”的殺傷力。“餐費隨意”店主的創意之舉比單純的正能量事件更值得稱道。
社會需要一種機制,讓每一次正能量的付出都能有所回報。筆者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將“餐費隨意”店主的善行推廣開來,形成一個 “能量場”。
呵護正能量,釋放正能量,尋找正能量,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無論作為老年人,還是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