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在各國有不同的名字,比如“財產稅”、“不動產稅”、“家庭稅”“房屋稅”、“物業稅”等。
房產稅是怎么來的
有學者認為,世界上最早的房產稅誕生于中國,理論上可從2900年前的周王朝算起。《周禮》記載,當時周公姬旦輔政,為增加國家收入,專門設置了向商人征稅的官吏,其職權之一就是向店鋪征收占地稅、地皮稅以及因借用官家倉庫而必須繳納的“市邸房舍之稅”。到了漢代,漢武帝征匈奴定諸夷,需要大量軍費,房產稅也作為臨時增加收入的措施出現過。唐朝中期以后因藩鎮割據,中央政府收不上來錢,也推行過包含房產稅的間架稅。從宋代開始,房產稅逐漸擺脫了臨時的色彩,成為一種專門的稅收。仔細考察可以發現,在我國古代,房產稅都是依附于土地稅而存在的,這與我國古代一直將房屋視為土地附屬品的觀念是一致的。而且我國古代的房產稅是包含契稅在內的,也就是房屋過戶交易,也要交稅。
另有學者認為,古埃及推行的土地稅,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房產稅。而現代意義上的房產稅,最早出現于英國,即伊麗莎白女王于1601年開始推行的家庭稅。
從哪里來,花到哪里去
從征收對象來看,目前各國征收的房產稅,基本都是針對自住型房屋和經營性房屋兩類。具體征收上,既要考慮到地域差異,也要考慮到個體差異,因此往往房產稅的細則很是龐雜。
要收房產稅,首先要有物業評估總價。為了及時收到房產稅,各國政府都比較靈活地隨著當地房價而不斷調整評估總價。有些國家依靠房屋出租租金的平均數來估價,有的則是根據商品房售價來評估。日本目前是每三年由政府估價一次,美國則估價得更頻繁。
在征收比例方面,基本各國都實行累進制稅率,通常會設置一個面積或者占地上限,超過這個上限,房屋越大、越多,收稅也就越多。微軟的老板比爾·蓋茨的宅邸位于美國西海岸華盛頓州的西雅圖社區,總面積約6130平方米,2011年他為此繳納房產稅103.6萬美元。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女兒在紐約市里花1050萬美元購置了一套450平方米的房子,每年需繳房產稅95000美元。同時各國房產稅基本也會規定一個征收下限,低于這個下限的可以免稅或者可以用繳納的房產稅款來抵銷個人稅款,比如新加坡即規定總價低于6000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29333元)的房產免收房產稅。此外還有相應的其他免稅條例。比如英國就規定學生、未成年人、外交人員或殘疾人居住的房產是完全免稅的。
與此同時,房產稅也有不可替代的政策調節作用。以美國為例,一般來說每年征收一套房的房產稅在相當于這套房總價的1%~3%間浮動。大部分州征收的房產稅都在1%以上,但是最低的房產稅有0.2%的,最高有4%的。比如南達科他州向來是人少沙漠多,這地界上的房產稅就特別低,通過這樣的政策傾斜來鼓勵大家去沒水沒人的沙漠邊緣居住。而德克薩斯州最近幾年工作機會多、房價物價便宜,吸引了大批美國居民前往定居,等大家遷居到這里后,該州再祭出2.8%的高額房產稅來伺候。
目前各國實行的房產稅,基本都是由地方政府規范并執行的,因此房產稅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之一。在英國,地方政府收入的45%左右都是房產稅收入。
在用途方面,各地方政府往往把這筆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美國各州政府收上來的房產稅,7成用于支付所轄地域內的州立學校(通常這些公立學校的教學質量都非常差,遠遠遜色于私立學校,主要服務中產階級以下人群)、消防事業、治安和公共設施建設等的費用。
權利與義務
學者們普遍認為,房產稅是伴隨著對國民的財產權利的承認而發生的。而在各國實踐中,房產稅確實也體現了這一點。
2013年,美國底特律的一套售價1美元的房產再度被媒體熱炒。其實這套1美元的房子,總價估值約3萬美元,2010年時售價4000美元,無人問津。2011年售價900美元,依舊無人問津。當年就改成1美元出售,還是沒人買。到現在這套房子依然在賣。原因很簡單——這座房子2010年的房產稅是2318美元,2012年總價下降后仍需繳納1128美元。而且美國的房產因為是永久產權,也就意味著買主必須為1美元買的這套房子永遠每年交稅一千多美元。
其實底特律1美元這套房產,算得上是美國次貸危機之后人們偷逃房地產稅的一個典型案例——次貸危機爆發后,一些美國居民無力繼續繳納房產稅,這時候房產已經從個人財富的象征蛻變為向國家持續交稅的負擔,一些居民索性拋棄房子或者低價出售房產,以逃避房產稅。目前美國國內對于租房劃算還是買房劃算的爭論仍在繼續。
在美國,雖然說房產稅可以逃,代價無非就是成為“黑戶”再也不能享受社會福利了(即所謂的棄保潛逃)。但是如果你不想成為黑戶,最好不要欠房產稅,否則你損失更大。目前各州政府為節約征稅成本,紛紛把征討欠房地稅的任務賣給了地方的討債公司,這些討債公司可不是吃素的,你敢不給錢就立即把你房產拍賣,因為這樣公司利潤更大。于是有的人家只是欠很少的房產稅,出去度個假回來一看,自己房子已經被強制拍賣了。2013年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一位退伍老兵科爾曼,因為拖欠134美元的房產稅,討債公司將其告上法庭要求強制賠償并支付相應法律訴訟費,法庭判其需償各項稅費總計5000美元,科爾曼無力償還,于是其名下價值19萬美元的房產和財物全部被判定強制拍賣,法警監督執行。今年以來這類強拍事件在華盛頓特區已發生1200起。
盡管目前各國已經執行的房產稅,尚存在種種不盡人意之處,但是無可否認的是,在平抑階層差異、調節收入分配、控制房價和滿足地方政府稅收等方面,房產稅也有其可取之處。因此,關于房產稅的各種討論也勢必將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