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批準小行星防御計劃
2月份的俄羅斯隕星事件造成上千人受傷,而全世界的宇航機構居然和普通民眾一樣,都是通過互聯網手段了解此事的。聯合國已批準由幾名宇航員提出的小行星防御計劃方案,將設立組織以便在成員國之間分享潛在威脅地球的小行星信息。一旦探測到小行星將與地球相撞,將發射飛船撞擊目標使其偏離軌道。
中國研制出“隱身玻璃”
改變材料對電磁波的折射率,就能夠將物體隱藏起來。日前,中國科學家運用這一原理,研制出能夠在可見光波段將生物隱形的隱身器件。浙江大學國際電磁科學院陳紅勝教授領銜的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國際團隊合作,使用玻璃,制造出了能在水中和空氣中隱形的器件,并使金魚和貓成功隱形。
新型“眼鏡”幫視障者導航
英國科學家們表示,他們正在研發的一款“智能眼鏡”,能用盲人可感知的光線勾勒出前方影像的輪廓,并可以通過識別出物體,將信號翻譯成語音,從而為處于不熟悉環境里的盲人提供導航服務。但該眼鏡只適合能感知到微弱光芒的視障者,不適于完全看不見東西的人們。
5到10年我國
大氣污染有望改善
11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3年度報告》。在回答有關近期霧霾和治理大氣污染方面的問題時,中國政府氣候變化談判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說,霧霾天氣幾乎常態化,根源在于化石能源粗放使用。相信隨著“大氣十條”的進一步貫徹落實,通過5到10年的時間,大氣污染的狀況會得到改善。
可3D打印人體組
織的“墨水”
近日,德國科學家宣布,他們研制出可以適用于3D打印人體組織的“墨水”。這種從膠原質中提取的一種水溶性蛋白質“明膠”制成的生物“墨水”在打印過程中可以保持液態,在紫外線照射后,“墨水”的分子會交叉融合,形成一種與人體組織近似的水凝膠狀物。
太陽能電池“愛聽”音樂
你或許聽說過一些現代農場在養牛時會播放音樂,但你聽說過給太陽能電池播放音樂來提高發電量嗎?英國研究人員稱,音樂所產生的聲波震動會提升氧化鋅基太陽能電池的性能,且流行音樂和搖滾樂的效果要優于古典音樂。這一研究對于提高太陽能利用效率,開發新型低成本的打印型太陽能電池具有重要意義。在一些噪音較大、聲波震動頻繁的環境中,這種聲學太陽能電池會更有用武之地。
中國在校女大學
生超出男生64萬
教育部網站近日公布了2012年教育統計數據,在各級各類學校女生人數統計中,全國女大學生人數,已連續4年超過男生;2012年,全國大學普通本專科生一共有2391萬余人,其中女生人數超男生64.78萬人,占51.35%;女碩士人數連續3年超過男生;女博士的比例也每年在遞增。浙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劉正偉說,女生超過男生,是一種社會進步。在亞洲、歐美等很多國家的大學生,也是女生超過男生。這大約和女性危機感比較強有關。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