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工基礎》作為的一門基礎課,教會學生掌握《電工基礎》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及技能,為學生今后的《電工基礎》學習與工作打下基礎,是電工基礎專業教師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綜合高中電工基礎教學方法
綜合高中是融普通高中與職業技術教育為一體的辦學形式,是一種先進的高中教育模式,學生既學高中文化又學技術技能,三年后參加對口高考,考試科目為語、數、外三科+專業課(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在綜合高中機電類、電子類專業中,電工基礎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同時也是學生最早接觸的專業課程之一,電工基礎不但具有原理多以及理論性強等特點,同時還具有實踐能力要求強以及計算題量大等特點。
一、與初中物理進行有機銜接
從綜合高中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看,很多學生的學習基礎都比較差,在學習習慣與方法上都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在電工基礎教學中,一定要幫助學生培養學習的自信心,積極培養學生學習電工基礎課程的興趣。同時還要在對相關初中物理知識進行復習的前提下,對新課程內容進行安排,做到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學到新的電工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無形中增強學生學習電工知識的信心。
二、與實際應用進行有效結合
在對《電工基礎》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完成兩項任務,其中一項是為將來電類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打基礎;另一種則是要解決好在學習電工知識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應用問題,確保學生能夠掌握對電路進行分析的正確方法,同時也為今后的學習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要想將這兩項任務完成,就一定要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有效結合實際應用,在為學生講解習題時,要盡量將所講的內容與日常生活中的電路聯系在一起,在為學生講解理論問題時,要盡量將所講的內容與平時所接觸的電學現象結合來。
三、將概念圖合理應用于電工基礎教學
要想完成電工基礎教學任務,概念圖是其最好的教學助手。所謂有意義的學習,其實就是將新概念在原有認知結構中進行同化。所以,在講課之前,對學生原有知識結構進行分析非常重要。
在傳統電工基礎教學設計的基礎上,用對電路進行正弦交流的常用解法,首先,對電路求解交流電路進行問題的提出;其次,按部就班,對求解方法進行講述,通過對數學相量的利用進行計算與求解;再次,對不同電路進行舉例、求解,最后總結。
此外,對用Inspiration7.5軟件予以充分應用,以此做好課前電工教學設計,同時從學生對原有電工規律的認識出發,從簡到繁、由淺入深,步步深入,尤其是要注重新概念與原有知識的同化與聯系。作為學習的一種策略,概念圖可以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意義學習以及創造性學習起到促進作用,以保證學生能夠學會學習。就學生而言,概念圖可以幫助他們對新舊知識進行整合,同時建立知識網絡,對知識結構進行濃縮,最終讓學生從整體上對知識進行把握。對老師而言,概念圖是其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重要工具,由此可見,概念就是理工科的基礎。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忽視掌握基本概念,尤其是無法形成一種概念性網絡,也無法對其進行深入性掌握。
四、加強練習與鞏固
由于電工基礎課程具有非常多的公式與概念,計算題的量也比較大,像:復雜直流電路、簡單直流電路以及電磁感應等,這些都要求學生能對相關解題公式進行熟練掌握與運用。教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不教,也就是說,教學,就是要教會學生能夠主動自主學習,因此一定要注重對學習方法指導的加強。在教學過程中務必要安排習題課,盡可能的讓學生多接觸不同的題型,多鞏固、多練習,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五、加強實踐
從根本上說,電工基礎實踐性非常強,實習教學是電工基礎學習與實踐的關鍵性紐帶。實習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電工專業技能,為今后學習與工作打基礎;而且作為教育的重要環節,老師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也就是說,我們培養學生學習電工知識的主要目標就是,將其培養成高素質勞動者和訓練有素的技術性人才[1]。電工基礎訓練是綜合高中機電類、電子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同時也是學生今后工作時所必須掌握的必備技能。依照電工維修內容深、過于抽象以及知識面廣等特點,本人認為電工知識指導老師一定要做好以下工作: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盡可能的將學生學習電工知識的興趣激發出來,此外,還要注重電工基礎的教學方法,對教學管理予以加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電工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賀秋麗.電工實習教師素質的培養和提高[J].廣西大學學報,2005: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