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系統地分析和研究了職業學校技能教學的現狀與問題,提出了在技能教學中以賽促學的新理念,并以大量的實踐活動為例證,證明以賽促學確實是快速提職業學校學生各項基本技能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新模式。
【關鍵詞】技能大賽以賽促學技能教學新模式
按照《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關于要“定期開展全國性的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的要求,教育部舉辦了201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2012年4月29日舉辦了全省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2012年11月22日舉辦了濰坊市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我校計算機專業參加了“動漫制作”項目的競賽,并獲得了團體與個人成績獲二等獎。筆者想就當前我省職業學校如何貫徹落實《意見》談幾點認識。
一、拓寬視野更新觀念,重新認識實踐教學,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1、課程實驗。課程實驗是加強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頭戲,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除了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外,還要有良好的科學實驗技能和素質。階段性實驗教學目標就是每一門課的實驗教學目標,通過一個個的目標驅動來實現實驗教學的總體目標。在實驗教學目標制定上要注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和創新設計能力的培養,實現師生在課程實驗教學中互動。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旦完成了各項目標,在學習中就會有一種成就感,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2、課程設計。課程設計屬于綜合性創新實驗,在整個課程的課堂理論教學和課程實驗完成后,根據課程的特點和內容設計出綜合整個課程的創新實驗。一般地講,這類實驗也就是大作業,通常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利用業余時間獨立完成。比如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編譯原理、操作系統、軟件工程等課程都需要進行課程設計。通過課程設計可以培養學生運用該門課程的專業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對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在整個實踐教學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專業實習。隨著計算機及其網絡的廣泛應用,它已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考慮到計算機應用的廣泛性,有選擇地把能反映出當前計算機最高應用水平的企業、學校、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專業實習基地,結合課程教學定期安排組織學生到實習基地實習。讓學生帶著任務參加實習活動,每次實習都要求學生寫出實習報告,總結實習后的收獲體會,鼓勵學生和實習基地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實習基地建設的面要廣,充分體現計算機的各種應用,如:計算機經銷公司及售后維修站;計算機及其相關設備的自動化生產企業;網站及網絡工程公司;軟件銷售公司;軟件開發公司;郵電、通信公司;政府機關;建筑工程設計院;金融機構等。
4、畢業設計。畢業設計實踐環節是完成教學計劃達到計算機專業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是教學計劃中綜合性最強的實踐教學環節,它對培養學生的思想、工作作風以及處理實際問題能力、提高畢業生全面素質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是對學生綜合應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檢驗,通過畢業設計使學生能夠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掌握軟硬件或應用系統的設計開發能力;提高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協作配合工作的能力。
二、把技能大賽作為實訓基地建設的“推進器”
一是通過舉辦技能大賽“倒逼”各地加快實訓基地建設步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實訓基地是技能訓練的唯一場所,學生的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沒有基本的實訓條件,學生技能訓練將是一句空話,要在技能大賽上出好成績更是無從談起。我省推進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制度化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促進各地各校加快實訓基地,尤其是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步伐。實訓基地建設中首先要考慮的是“有無”問題,即學校所開設的每個專業都要有相應的實訓場地、場所;其次要考慮配套性,即根據學生就業崗位需要和教學計劃內容安排,配齊各專業(工種)相應的實訓設備設施;還要考慮先進性,尤其是新建實訓基地要瞄準相應行業企業生產設備最新水平。
二是將技能大賽競賽基地建設與實訓基地建設緊密結合。依靠一批示范性實訓基地辦好技能大賽,技能大賽賽點就是示范性實訓基地。有計劃地選擇一批實訓基地,根據教學需要和大賽需要,增加工位、更新設施、優化環境,完善比賽功能,提高比賽保障能力。省、市、縣統一規劃、分工協作,重點建好一批技能大賽賽點就等于建好一批示范性實訓基地。
三、把技能大賽作為學生就業的“敲門磚”
1、推進建立激勵機制,保障教學方案順利實施。為充分調動教學工作的主動性,激發老師的工作熱情,鼓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障教學方案順利實施,學校將建立一系列的表彰激勵機制,每學期拿來出一部分資金作為獎學金,獎勵那些品學兼優、專業技能突出以及在各類大賽中獲獎的學生。激勵機制的實施讓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上更具有激情,對促進學風建設,強化技能培養與就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2、組建技能代表隊,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挑選品學兼優且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組建計算機技能代表隊,進行強化集訓,并實行動態管理,嚴格考核,能者上,弱者下,形成趕、比、超的良好競爭氛圍,從而以點帶面,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豐富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發展。課外活動的特點是以實踐為主,強調學以致用,教、學、做合一,是對課堂教學很好的補充。開展好課外活動,對學生的知識提高有很強的促進作用。
4、參加社會實踐,擴展知識面。書本知識的學習和傳授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為了拓展我院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學習視野,讓他們了解更加廣闊的計算機應用領域,逐步學會分析外邊實用的計算機是什么樣的?社會到底需要怎么樣的計算機人才?我們將提倡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看《電腦報》和一引起計算機雜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指導學生參加一些電腦展示會,或者經常到電腦商城了解計算機的發展、市場、應用等情況。這樣即擴大了知識面,又能將學過的知識和實際結合起來,無形之中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5、組建學習興趣小組,增進各模塊學生之間知識交流。由各教研組長牽頭,組建各類電腦興趣小組,如程序設計小組,局域網的搭建小組,電腦維護小組等,讓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創作和信息交流活動。這些活動打破專業模塊界限,使不同模塊的學生可以輕松地學到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有效拓寬了知識面。
通過這些措施全省職業學校師生有1人取得高級技師、3人取得技師、180人取得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對用人單位而言,在招聘新員工時,總是希望能招聘到素質最高、技能最強的優秀畢業生,技能大賽即是各用人單位發現人才的“淘寶網”,那些技能冠軍、金牌選手便成為“搶手貨”。
當然技能大賽也不是萬能的,單純依賴舉辦技能大賽來發展職業教育的想法是幼稚的。技能大賽制度本身也需要不斷完善,必須把握好方向,以免誤入“錦標主義”的歧途。總之,我們堅信:通過牢牢抓住技能大賽,真正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的局面,職業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為時不遠了。
參考文獻
[1]李進,丁曉東.產學合作教育研究與探索.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
[2]孫琳.產教結合職業教育發展新途徑探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王華柯.半工半讀教育及其當代意蘊探尋.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3,9.
[4]張煉.產學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