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火山,人人談虎色變。熾熱的巖漿噴瀉而出,將途經的一切都化為灰燼;滾滾的火山灰直沖云霄,方圓幾百里寸草不生,電影中的這一切景象讓我覺得火山更神秘了。前年,我去了韓國濟州島,并參觀了島上的火山博物館,但由于時間原因,我只能遠遠瞭望島上的火山——漢拿山。
今年,我終于登上了既讓我向往又有些恐懼的火山。
希臘的愛琴海南部有兩座火山從海底“鉆”出,形成了一座叫老卡梅尼的死火山,一座叫新卡梅尼的活火山,兩座火山都高達幾十米。新卡梅尼火山有四個火山口,其中的一個還冒著煙,我將要攀爬的就是它。
我在小鎮費拉上了船。愛琴海如藍寶石一般橫鋪在水天之際,晴朗的藍天萬里無云,新卡梅尼火山如一只巨龜趴在海面之上,給人以一種壯觀而荒涼的感覺。船慢慢駛近,海水慢慢變綠了,海面上隱隱約約地散發出黃色的氣體。隨著船的駛近,一種惡臭也隨之而來,我還以為垃圾漂來了,后來才知道這就是硫磺味。很快,船靠岸了,我們登上了新卡梅尼火山。
向上一望,我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山雖不高,但是十分的陡,許多人都放棄了攀登。可我一心想看到火山的真面目,于是順著那條小路爬了上去。路旁散落著大小不一的黑色玄武巖,如一只只怪獸蹲伏在地上,這些石塊是巖漿冷卻后形成的。地中海的太陽曬得我火辣辣地疼,火山中的間歇泉也不斷冒著熱氣,我不一會兒便汗流浹背。走了大約五分鐘吧,就可以看見峽谷中有一個深約幾十米的大坑,坑旁寫著一個大大的“A”,這就是四個火山口中的A點。火山口旁是一片漆黑的玄武巖,中間是深赭色的風化石,由于離噴發已過去了近3600年,早已看不出昔日噴發的景象,只有碎石靜靜地躺在火山口中,好像在敘說曾經“輝煌”的歲月。
我繼續向前走著,可腳下不再是光滑的大理石地面,而是變成了粗糙的碎石路,又有許多人放棄了攀登??晌疫€是想看到冒氣的火山口,咬咬牙堅持了下來。不知何時,道路兩旁出現了一些黃色的植物,這些植物是如此細小,好像為黑色的玄武巖地面鋪上了一層黃綠色的地毯。地中海的干旱是出名的,可這些不知名的植物竟能在這般炎熱的火山中生存,它們的生命力是多么頑強!由風化了的玄武巖組成的碎石路并不好走,腳經常陷在沙石里不得動彈。再抬頭望望前方的路程,這條碎石路如同一條蟒蛇般伸向遠處,兩邊都是深達數十米的峽谷,如失足掉落,定將粉身碎骨,我的心臟不禁劇烈跳動起來。
很快,我走過了那條危險的碎石路,一個和峽谷一樣的火山口出現在我的眼前。這想必就是B點了,B點比A點大且深得多,與A點不同,B點的底部長滿了茂密的灌木叢,這也許是火山灰的作用吧?;鹕交沂翘烊坏暮梅柿?,這也是火山周圍適宜耕種的原因。
站在B點之上,已能望見C點冒出的黃色氣體。C點是新卡梅尼火山四個火山口中唯一一個休眠火山口,還在冒著含有硫磺的黃色氣體。從B點到C點的路程雖不遠,可十分地險,山路跌宕起伏,碎火山石構成的路面凹凸不平,兩百多米的路程走了近十分鐘。在翻過了一座小山坡后,我終于見到了C點的真面目。C點和A、B兩點比起來,似乎都算不上一個火山口,頂多算一個“小坑”,它大約只有兩三米深,但十分的大,坡度也很緩。只見坑底有兩個直徑約30厘米的冒氣口,黃色的硫磺蒸氣噴涌而出,將周圍的玄武巖都染成了黃色。我忍著火山氣體的灼熱與那如臭雞蛋般的硫磺味走下火山口,只見冒氣口旁寸草不生,巨大的熱量將我熏得大汗淋漓,我不一會就不行了,連忙爬了上來。我坐在火山口旁大口喘著氣,想象著地表下的景象:熾熱的巖漿翻滾著,不時還發出轟轟的巨響,似乎想跳出地殼的約束;火山氣體在巨大的壓力下到處亂竄,不時在地殼的裂口處噴涌而出……
暫時的休息過后,我又向D點進發了。D點是全島最高的一個火山口,海拔約五十多米,被譽為島上的“天然望景臺”。由于C點在低洼處,而D點在山頂,所以這段路十分的陡,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爬了上去。
老卡梅尼火山,我腳下的新卡梅尼火山和其它許多島嶼靜靜地躺在湛藍的愛琴海上,對面新月狀的圣托里尼島如一位戰士般守護著它們。我被這美景震撼了,誰能想到,火山也有這樣如天堂般的美景!
后來,我還去了圣托里尼島,島上不僅風景宜人,還有著美麗的建筑:藍頂教堂、海景旅館、度假村……人們安居樂業,絲毫看不出一點火山噴發的景象。在地獄般的巖漿之上,竟有如此美麗而壯觀的美景,圣托里尼火山群難道不是地獄之上的天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