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是一個充滿溫馨的港灣,溫暖著它的親人,一個家庭猶如駛進港灣里的一艘滿載著天倫之樂的小舟。
家,又是一個放飛的“鳥巢”,長大的“小鳥”,從這里展翅飛向遠方,留下的是“空巢”,留守的是“空巢老人”。
在家的港灣里,一家有一家的溫馨。在我家,我更喜歡把家的溫馨定格在一張張的照片里,裝在鏡框內,掛在墻壁上,每當走在客廳里、書房里、臥室里,就會欣賞到不同時期不同情景的照片,就會給我帶來美好的回憶,就會使我沉浸在一家人的天倫之樂中。
時光永遠不會倒流,為了留下人生旅途的足跡,年輕時,我就學著拿起相機,把曾經去過的風景名勝之地、把逢年過節舉家歡聚之時抓拍下來,定格在一張張的照片里,留在家的港灣中長相守。
記得2010年春節,我和兒子去上海觀光旅游,年初二那天,早晨漫步在上海南京路上,當我們走到王開照相館的門前時,兒子告訴我,他們結婚時的婚紗照,就是特地趕到上海的這家店來拍的,于是,我帶著幾分好奇心,走進慕名已久的王開照相館,見到許多新郎新娘的婚紗照,還見到八十多歲的老年朋友,樂呵呵、喜洋洋地正在拍金婚紀念照。在那熱熱鬧鬧的氣氛中,非常孝順的兒子,再三動員我們也拍一張,留作紀念。當時我很不情愿,我想我已年逾古稀,看看年輕人,再看看自己,真有點打不起精神,提不起興趣,后在兒子的孝心感動下,和老伴終于拍了一次婚紗照,彌補了當年的空白,留下了一張最珍貴的金婚紀念。這張古稀之年的婚紗照,現在掛在我們的臥室里。每天看著身旁的老伴,回想走過的路,真是越老越甜蜜,越老越精神。
在家的港灣里,墻上掛的一幅幅照片,最使我凝神注目的,莫過于那充滿天倫之樂的不同時間的合家歡,我把它稱作“港灣里的天倫樂舟”,因為這一幅幅合家歡照片記錄了我們一家人一次次歡聚時的天倫之樂,也記錄著我們一家的發展變化。我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就留意積聚和收藏一家人合家團聚時的情景,并抓拍下來。記得1952年春節,我十七歲,與母親和兄長三個人,合拍了第一張合家歡。半個世紀過去了,現在覺得尤為珍貴。自那以后,在我的人生道路上,一直不間斷地注意積累和珍藏“天倫樂舟”上的每一張合家歡照片。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初,我成家了,步入兩人世界,開始有了屬于自己的溫馨港灣;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為人母后,家的港灣人丁興旺,兩代同堂;到了上世紀的八十年代,迎來了三代同堂,如今,兒孫繞膝,四代同堂了,我也年逾古稀了,墻上的合家歡照片,也從兩人世界變成了十口之家。兒孫們長大了,放飛了,我把照片里的兒孫,比作一只一只的“小鳥”,他們一個一個飛出了生他養他的“鳥巢”,留下的是曾經哺育過他們成長起來的“空巢”,可是,“空巢”中的“老鳥”,依然牽掛著這些已經長大了的“小鳥”,已經飛出去的“小鳥”。我每天都和照片上的“小鳥”見面,雖然默默無語,可是當我每次深情地凝視著墻上那一幅幅照片時,仿佛是在一次次地進行著心靈上的對話:“‘小鳥們’,你們好嗎?”“你們忙吧”“抽空回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