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述兩部分分開評獎,參賽者可任選其一進行翻譯。譯文請在2013年10月10日前在網上提交,網址為http://www.dogwood.com.cn/intro.html;或者用稿紙謄寫工整,寄往北京市海淀區海淀東三街2號新東方南樓19層《新東方英語》編輯部“翻譯擂臺”收,郵編為100080,截止日期為10月10日(以郵戳為準)。我們將隔期刊登有關譯文的詳細評點,并評出若干名最佳譯手(獎品:《一瞥一驚鴻——一生必看的58部電影(上)》)和潛力譯手(獎品:《牛校究竟牛在哪兒?——我們的留學故事》)。快來一試身手吧!
英語中有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叫做oxymoron,漢語通常譯作“矛盾修飾法”。根據馮翠華教授在《英語修辭大全》中的定義,其形式是把“兩個相互對照、互有矛盾或不相容的表達放在一起”(the conjoining of two contrasting, contradictory or incongruous terms),形成一個精煉的自相矛盾的說法(a compressed paradox),如cruel kindness、a wise fool等。有學者因此認為,這是一個短語層面的修辭格,即修辭格本身在句子中形成一個短語。但近年來有學者認為,這一修辭格也可以不局限于一個短語之內。句子中不相連的單詞或短語只要相互對照、意思相反或互不相容,也可以形成矛盾修飾法,如在“He is busy over nothing”這句話中,busy和nothing也可視為矛盾修飾法。這一修辭格所表達的意思看似不符合常理,卻又在情理之中,往往還富有哲理,表達出說話人復雜、深沉的情感,具有出奇制勝的藝術感染力。漢語中也經常使用類似的表達手段,如“睜眼瞎”“為了忘卻的紀念”等。
鑒于這一修辭格獨特的藝術效果,翻譯時應盡量在譯文中加以保留。實在難以保留的,不妨在譯文中另行創造一個。不過,由于矛盾修飾法在英語和漢語中有較多的共同點,因此與其他修辭格相比,這一修辭格在翻譯時較少受到表達習慣的制約,多數情況下保留下來都沒有太大問題。相對而言,譯者在翻譯方法上無需費太多腦筋,采用直譯的方法即可。譯者面對這一修辭格時的主要困難在于正確理解原文,特別是辨別出原文中的矛盾修飾法,然后用合適的譯文表達出來。
2013年8月號翻譯擂臺英譯中點評
英譯中題目
A business that makes nothing but money is a poor business.
翻譯要點
英文原文中的make money和poor構成了矛盾修飾法:既然賺錢,應該富有(rich)才對,怎么會poor呢?原句顯然想通過這一修辭格表達超出字面的深層意思:一個公司如果只掙到了錢,卻沒有取得社會效益或良好的民眾口碑,就算不得是好公司。許多參賽者沒有看出這一點,辨識不出矛盾修飾法,導致譯文出了問題。在本期參賽譯文中,與矛盾修飾法相關的翻譯問題主要有如下四類。
問題一 參賽者錯誤理解原文,把make money和poor都理解錯了。
例1:只追求金錢的生意是可悲的。
例2:只追逐利益的企業不是好企業。
評析:英語中make money是個常見的詞組,就是“賺錢”的意思。Poor的意思很多,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詞典》列出了12種意思,《新牛津英語詞典》也列出了三種常見的意思,但兩本詞典都把“貧窮”列為第一義項。上面的兩個譯文都舍近求遠,舍棄最常用的意思,反而理解錯了。第一個譯文把make money譯為“追求金錢”,把poor理解為“可悲的”。這樣的譯文不能構成矛盾修飾法,因為“追求金錢”與“可悲”并不矛盾。根據主流的價值判斷,過度追求金錢是一種扭曲的價值取向,確實可以算是可悲的。況且“追求金錢”的譯文意思也不準確,追求金錢只是一種態度或行為,最終并不一定掙到錢。第二個譯文對money作了引申,譯為“利益”,把make money譯為“追逐利益”,意思同樣不準確,因為“利益”的范圍要寬泛得多,“追逐利益”也不等于“掙錢”。該譯文對poor采取正話反說的譯法,譯為“不……好……”?!白分鹄妗焙汀安弧谩笨此朴行┟?,但二者之間的矛盾并不突出,比原文中的make money與poor之間的矛盾弱化了很多。譯文如果要新造矛盾修飾法,其效果應該與原文相當,而且應該在原文矛盾修飾法無法保留時才新造。“追逐利益”和“不……好……”的譯法顯然達不到這兩個條件。
問題二 參賽者錯誤地使用正話反說的翻譯技巧,譯文體現不出矛盾修飾法。這主要體現在對poor一詞的翻譯上。上面譯文中的“不……好……”也屬于這種情況。
例1:只顧賺錢,并非經營之良策。
例2:除了賺錢其他什么事也做不成的企業是不良企業。
評析:兩個譯文分別把poor譯成了“并非……良……”和“不良”,這種譯法和“不……好……”很相似,都用了正話反說的翻譯技巧。所謂正話反說,是指為了照顧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把原文的肯定結構翻譯為目標語的否定結構。比如英語中I mean it這句話是肯定結構,但翻譯為漢語時,常常翻譯為“我不是開玩笑的”,句子變成了否定結構。這種翻譯方法如果使用得當,可提高譯文的流暢度;但如果使用不當,也容易弄巧成拙,譯文反而會出問題。上面兩個譯文破壞了矛盾修飾法中兩個成分之間的矛盾,把該修辭格所隱含的意思明確地說了出來,矛盾修飾法因此蕩然無存,原句那種生動而富有哲理的效果也消失了。
問題三 參賽者無故增譯,歪曲了原文的意思,淡化了矛盾修飾法。這一問題主要反映在對make money的翻譯上。
例: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不是一個好企業。
評析:原文中make money指的是“賺錢”這種行為或結果,因為只有賺錢了,才能與poor形成邏輯上的矛盾。譯文無故增添了“以……為目的”,這樣原文中的矛盾就被沖淡了,因為“以盈利為目的”畢竟不等于真的盈利,不一定真的掙到了錢。
問題四 參賽者選詞不當,扭曲原文意思,沒體現出矛盾修飾法。
例:只是為了賺錢的企業是貧乏的。
評析:譯文把poor譯成了“貧乏”。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貧乏”也有“貧窮”的意思,但這種用法并不常見,一般是放在所修飾的名詞之后來用,《現代漢語詞典》對這個義項給出的例子是“家境貧乏”。實際上,“貧乏”一詞在多數情況下還是“缺少,不豐富”的意思,用在句子中時,前面需要說出缺少的內容,比如“知識貧乏”“思想貧乏”等,但該詞表示物質上貧乏的用法并不常見。在這個譯文里,“貧乏”很難讓人理解為“貧窮”,與“賺錢”之間的矛盾因此也不夠明顯。
除了在翻譯矛盾修飾法時出現的問題之外,參賽譯文還存在如下幾類問題。
問題一 參賽者對business一詞理解錯誤。
例1:除了賺錢之外就一無所獲的商業是一種糟糕的商業。
例2:只追求盈利而不關注其它的事業是淺薄的事業。
評析:Business是一個常用的多義詞,《英漢大詞典》給出的義項有五個,《新牛津英語詞典》給出的義項有六個,有些義項下面還有多個解釋。值得注意的是,《英漢大詞典》中的第一個義項是“交易,生意,商業,營業(額)”,這也是多數中國英語學習者接觸這個詞時了解到的意思。《新牛津英語詞典》卻有所不同,給出的第一個義項是“職業”(a person’s regular occupation, profession, or trade)。絕大多數參賽譯文都和上面的第一個譯文一樣,將其翻譯成“商業”“生意”或“買賣”。這種譯法不僅不符合邏輯,在語法上也說不通。表示“商業”的意思時,business是集體名詞,不可數,但原文中該詞前卻有不定冠詞a。第二個譯文中“事業”的譯法沒有依據,business有“事務,事”這一義項,但英文的解釋是a difficult matter,并沒有“事業”的含義。其實,business作可數名詞用的時候,多數都表示“企業,公司”的意思,這個意思放在本句才講得通。
問題二 參賽者改動原文意思,導致譯文意思和原文出入較大。
例1:利益至上,并非至善。
例2:純粹只為發財,別無他求的生意,算不上一樁好買賣。
評析:第一個譯文把money引申為“利益”,把makes nothing but money譯為“利益至上”,這與原文的意思有較大出入。如上所述,“利益”和“錢”不是一回事,“至上”表示的是一種態度,也不符合make的意思。譯文把后半句譯為“并非至善”,與原文意思差別也很大,其中business一詞被省略了,“至”則是無故增譯的成分。這樣的譯文很簡潔,讀起來很上口,但意思卻與原文偏離很遠,不可取。第二個譯文把make money譯為“發財”,也不符合原文意思,“賺錢”未必就是“發財”?!皠e無他求”中的“求”也表示一種態度,是原文中所沒有的,算是無故增譯。
問題三 參賽者用詞不當,導致譯文不符合原文的意思。
例:只賺錢,不獲利,再好生意也無益。
評析:譯文中的“賺錢”和“不獲利”在意思上有矛盾,可以說是一個矛盾修飾法的修辭格,但這個修辭格卻不符合原句的意思。原文中makes nothing but money的意思是只賺錢,沒有作出其他貢獻,而“不獲利”表示的卻是企業自身沒有獲得利潤或是利益,表達的意思與原句完全相反。
問題四 參賽者過度追求文雅,譯文風格與原文不相符,意思也走樣。
例:其為商乎,唯利是圖者,前景黯然也。
評析:譯文用文言寫成,讀來挺有味道,但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譯文意思不準確:“圖”表示目的,屬于無故增譯;“前景黯淡”和poor的意思相去甚遠。第二個問題是文言本身不夠規范:“乎”通常用作疑問詞,放在句末;“……者,……也”作為文言中常見的陳述結構,通常用于表示對某事物的判斷,用來表達“前景黯淡”并不合適;“前景”是現代漢語中的詞,放在文言句中非常別扭。盡管文言文有許多優點,例如比現代漢語更加簡約,文采更濃,翻譯史上也有王佐良先生的《論讀書》等文言翻譯名篇,但我們并不提倡在英譯中時使用文言,原因有兩點:一是文言文作為一個封閉的系統,并不完全適合表達現代生活的復雜內容,翻譯英語原文的內容時經常會難以達意;二是當代譯者中能夠熟練使用文言的人太少,能夠熟練使用文言的青年學生就更少了。當然,從上面的譯文來看,這位參賽者的文言基礎很好,建議繼續加強文言文的學習與修養,將來或許可以在國學典籍的英譯方面有所作為。
獲獎譯文:只會賺錢的公司是最貧窮的公司。(周?。?/p>
評析:“賺錢”和“貧窮”都譯出來了,保留了原文的矛盾修飾法。把business譯為“公司”,也是對的。但“會”和“最”是原文中所沒有的,屬于無故增譯,不可取。把無故增譯的部分刪掉,就有了下面的參考譯文。
參考譯文:只賺錢的公司是窮公司。(韓子滿)
2013年8月號翻譯擂臺中譯英點評
中譯英題目
梁莊,我心中永遠甜蜜的痛。
翻譯要點
中譯英原文中“甜蜜的痛”是比較容易辨識的矛盾修飾法,但要用合適的英語表達出來卻不容易。與英譯中相比,中譯英的參賽譯文在矛盾修辭格翻譯方面的問題要少一些,主要有下面兩類。
問題一 參賽者過度解釋,導致譯文錯誤,矛盾修辭格也沒有了。
例1:Liangzhuang Town, a place full of sweet memories and lamentable conditions.
例2:Liangzhuang, my desperately-missed hometown, is the thorn of my sweet rose.
評析:中文原句是一個新聞標題。這則新聞報道的是一本社會學著作,該著作的作者考察了河南一個村落的變遷,對于村落在城市化大潮中逐漸沒落深感遺憾和痛心,但因為這個村落也是作者的故鄉,所以她對這個村落又充滿了甜蜜的回憶。因此,“甜蜜的痛”指的是“在甜蜜的回憶中深感痛心”的意思。第一個譯文過度解釋,把“甜蜜”解釋為sweet memories沒有錯,但把“痛”解釋為lamentable conditions就不對了。村莊的沒落主要不是因為條件差,而是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村莊“空心化”,有被遺棄的可能。第二個譯文用熟語thorn of the rose來譯,看得出譯者的英語基本功不錯,但譯文意思不對。這個短語的意思是“玫瑰上的刺”,指美中不足或是為取得成績必須付出的代價,這顯然與原文不符。
問題二 參賽者用詞不當,改變了原文中矛盾修飾法的意思。
例:Liangzhuang, is my permanent sweet bitterness.
評析:譯文用bitterness來譯“痛”。這個詞雖然有“慘痛,悲痛”的意思,但主要意思還是“憤恨,埋怨”,這與原文的“痛心”意思不相符。
除此之外,參賽譯文還存在以下兩類比較典型的問題。
問題一 參賽者譯文的句子結構有問題,不符合語法要求。
例1:Liangzhuang, a sweet pain stays in my heart forever.
例2:It will always be sweet pain in my heart—Liangzhuang.
評析:第一個譯文在句子中間用了逗號,破壞了句子的結構。在英語句子中,如果在一個名詞后加逗號,且后面也是名詞,一般表示后面的名詞是前面名詞的同位語,用來解釋前面的名詞。此時后面的名詞后也要加一個逗號,成為插入語。比如“Beijing, capital of China, is a beautiful city”,China后面必須有逗號。第一個譯文中的a sweet pain可以作為同位語,但是pain后面沒有逗號,這樣句子結構就有問題了。第二個譯文用it作形式主語,用破折號引出邏輯主語,這種結構不符合英語語法。It作形式主語時,邏輯主語可以是名詞性從句,也可以是不定式或動名詞,但不可以是名詞。
問題二 參賽者冠詞使用不規范。
例1:Liang Zhuang is eternally sweet pain in my heart.
例2:Liangzhuang, the everlasting sweet pain in my heart.
評析:第一個譯文沒有用任何冠詞來修飾單數形式的名詞pain,但這個詞在表示“傷痛”時是可數名詞,英語的可數名詞要么用復數形式,要么前面加冠詞,這里的用法顯然不對。第二個譯文用定冠詞the來修飾pain,但the表示特指,用來修飾讀者已經知道的對象。這里的原文是新聞標題,讀者不可能僅憑標題就知道是什么樣的pain,所以the用得也不對,把the改為an就可以了。
獲獎譯文:Liangzhuang: A Everlasting Sweet Pain In My Heart (王穎)
評析:譯文單詞首字母全部大寫,這說明譯者查閱了相關資料,知道這句話是新聞標題。譯文用冒號把名詞和名詞結構串聯起來,非常簡潔,也符合新聞標題的要求。但冠詞a用得不對,everlasting是元音開頭的單詞,應該用an。此外,in是介詞且處于標題的中間位置,首字母應小寫。把這些問題改一下,就有了下面的參考譯文。
參考譯文:Liangzhuang: An Everlasting Sweet Pain in My Heart (韓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