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29歲的小美,越來越關注自己的財務收支狀況,在她看來,“雖然現在收入還可以,但對未來還是很擔憂,此外,我未來也有一些財務目標需要實現,這些都給我很大的壓力”。
2003年“非典”之后,小美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北京一家廣告公司做銷售。如今,這份工作小美已做了整整10年,并贏得了老板的信任,拿到了廣告公司的小部分股份,“除了每個月的薪水外,年底還能拿到一些分紅,不過這也要看公司的運營情況,糟糕的時候也可能一分錢都拿不到”。
小美一直和父母共同生活,“在北京生活壓力很大,收入多,但是支出也多,我目前沒有房子也沒有車子,還需要全家人一起努力賺錢。我的很多資產其實都是和父母一起賺來的,只是存在我的名下而已。”
事實上,年底小美就準備和男朋友結婚了,小美希望帶著親戚和朋友一起去三亞,婚禮的費用約需要10萬元,這筆錢小美和男朋友肯定要各自負擔一部分。
未來,小美和丈夫不但要購房購車,作為北漂,全家人的養老也是重中之重。
小美的財務狀況:還不錯!
收支:每個月8000元的穩定收入,年底平均有15萬元的分紅收入。此外,因為小美是和父母共同生活,父母每個月還有3700元的退休金,合計年收入約29萬元。
小美的開銷也不少,每個月的日常生活開銷在3500元左右,目前小美和父母租房住,每月房租3100元,每年還有固定的寬帶費和手機費支出3000元,額外的人情往來3000元左右。因為小美和父母都是“北漂”,每年小美還要和父母回老家或者外出旅行一次,約需1萬元。此外,每年添置的大件開支約5000元,計算下來,小美全家每年的開銷約10萬元。
保險:小美為自己購買的是萬能重疾險,每年需繳納6500元保費,還購買了分紅險,每年4萬元,需要繳納5年,目前小美已經繳納了3年。小美的父母有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
其他理財產品:定期存款20萬元;理財產品5萬元;保本基金10萬元;債券基金8萬元;股票12萬元,現虧損6.7萬元;股票基金組合債券基金定投每月3000元,現值5.85萬元;紙黃金定投每月1000元,現值2.5萬元;父母定期存款約13萬元。合計約70萬元(已除去6.7萬元的虧損)。
一、父母今年剛剛退休,但是仍在做一些簡單輕松的工作,計劃在3年內讓父母完全退休。小美是獨生女,需要負擔父母的養老問題,以后父母如果在北京養老,需要做多少儲備?如何為父母準備出養老金?
二、自己計劃在59歲退休,目前還有30年的時間,自己該如何儲備養老金?
三、婚后,小美想要和丈夫共同購房購車,目前心儀的車子市值在35萬元左右,房子在300萬元左右,丈夫的收入水平和自己相當,婚后該如何規劃家庭資產,早日實現購房購車?
理財師建議
蘇鳳宇:
哈爾濱銀行總行
風險資產管理部
通過對小美家庭未來3年的收支及資產負債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小美家庭收入水平較高且比較穩定(購買了分紅險,保障了年度分紅的穩定),消費習慣也十分健康,年度除去各種支出仍有約15萬元結余,占收入的50%左右。另外,小美家庭沒有負債,有一定資金實力,有較高理財意愿,傾向于購買長期投資產品,也有意愿進行資產的快速增值,所以也有股票、紙黃金等方面的投資,但虧損較為嚴重。
先買車后買房
根據表1可知,未來3年,預計小美家每年發生15萬~20萬元的支出,30萬元的收入,另外如果小美夫婦收入水平相仿,預估收入60萬元/年,那么他們每年合計至少會有40萬元結余。小美夫婦想要實現買房購車,可以考慮利用銀行貸款。
如購300萬元左右房產,需要一次性支付首付至少90萬元;購35萬元的汽車,首付及各種稅費至少也要20萬元。如果小美及男友雙方父母不給他們資助,剛結婚就買房,他們會傾其所有,不利于生活質量及對未來生活的規劃,因此租房比買房更經濟些。在租房的日子里,可以考慮買車。因此,建議他們結婚前后的財務目標按照租房、買車、買房的順序來逐步實現。
逐步增加中長期投資
小美家庭凈值資產中,定期存款33萬,占總資產凈值的47%,收益穩定但收益率較低,應當考慮降低其占比至20%~30%,即20萬元較為合適;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具有投資期限靈活、收益較為穩定的特點,建議增加購買10萬~20萬元保本收益型理財產品;紙黃金屬于投機性理財品種,對個人投資經驗要求較高,風險較大,不建議小美這類個人投資者繼續進行投資;小美手中股票虧損較大,已超過本金50%,但考慮到小美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且國內明顯好于國際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建議割肉出局,但可以考慮更換品種組合,添加銀行類等收益/分紅穩定的優質股票。在構建長期投資計劃時高風險投資品種應保持適當比例,一般占比30%左右。小美的保本基金、債券基金屬于低風險投資收益適中的品種,建議維持目前投資比例;股票基金定投屬于長期投資品種,收益穩定,可堅持,定投的對象也可選擇QDII境外市場的股票基金,畢竟境外市場的穩定性和成長性要強于國內市場。隨著以后收入及資產的增加,小美可逐步增加中長期投資。
再買些商業養老保險
小美計劃30年后退休,目前只有社保養老金和重大疾病險,考慮到她每年約30萬元的收入水平,當前除了按照既定的理財計劃積累財富外,建議小美再購買些其他商業養老保險,保證退休后可以按期獲得較高的養老保險收益,但數額不應超過收入的10%。
沈秀梅:
中國銀行淮安楚州
支行中級個人客戶
經理 CFP CPB
重新配置理財產品
從現在到結婚,有可投資資產近70萬元,可將其中的10%投資流動性較強的保值類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3%左右,7萬元以1萬元現金、6萬元貨幣基金形式存在,其中3萬元用來保證3個月生活緊急支出,4萬元作為父母醫療緊急備用金,可繼續購買分紅保險;40%約28萬元投資固定收益類的債券基金、一年期限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6%左右;50%的資金約35萬元投資于銀行的三年到五年期平均收益較高的股票基金等產品,預期年化收益12%左右,一年后資產凈值約79萬元。每月基金定投、紙黃金定投繼續堅持。
2015年再買房
婚后因丈夫與小美的收入差不多,建議1年后即2015年年初買房,房價增長以10%計算,預計為330萬元,首付30%約100萬元,貸款230萬元,期限30年,月供13160元。首付款來源:小美及其父母年初70萬元投資資產中贖回自己的基金及一年期理財產品50萬元,男方出資50萬元,各占50%。用2013年年底小美的分紅收入15萬元作為購車首付款,用信用卡專項購車分期付款,貸款20萬元,盡量選擇汽車經銷商與銀行合作的0利息0費用的三年卡分期付款,卡分期月供合計5556元,每年還款6.6670萬元。
增加百萬身價意外險
因小美夫妻是家庭收入支柱,應增加房貸壽險、車險、終身壽險、百萬身價意外險等保險費支出。夫妻雙方可每年各繳納3700多元,購買百萬身價意外保險,交費5年,30年期滿生存返還本金,最高保額200萬元。保險要覆蓋各項負債、家庭未來5年收入、子女教育金、父母養老醫療費用等。
債券收益補父母養老金缺口
假設父母安享晚年20年,每月生活費用支出4500元,父母已有養老金收入3700元,每月缺口800元,以其債券基金投資收益就可彌補養老金缺口。2015年分紅保險到期后的21萬元和父母的14萬元債券基金可作為父母的醫療準備。
月存1100元可達養老目標
小美計劃30年后退休,經社保養老金測算,每月退休金為3167元,假設退休后生活費總需求在退休時點現值為214萬元,社保可領養老金99萬元,缺口115萬元,月儲蓄1100元即可達到養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