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6日將被永久載入A股“史冊”。由于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交易系統發出問題指令,A股市場中包括工商銀行、中石油、中石化等71只大盤藍籌股在11點06分集體漲停,上證指數瞬間暴漲137點,漲幅逾5%。兩分鐘后,股價又集體暴跌回原位。這一事件,暴露了光大證券內控機制的嚴重缺陷,但如果以后能讓其他金融機構“引以為鑒”,改善自己的內控系統,也不失為一件好事。而許多“專家”“學者”“職業投資人”迫不及待地驚呼“大牛市即將開啟”,也現了他們的“原形”,這也算是某種正面效應吧。
8月以來,醫藥股集體大跌,原因很簡單,就是“人禍”。繼全球知名的醫藥公司葛蘭素史克“賄賂門”后,另有多家跨國藥企被監管部門“光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決定,自8月15日至11月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不正當競爭專項治理行動。消息傳出,相關醫藥股上市公司股價普跌。業內人士表示:“藥企給醫院和醫生回扣,然后將這部分成本計入到銷售費用中,這已經算是醫藥行業的‘明規則’了”。
8月14日,央視《新聞1+1》節目曝光了二代身份證上所存在的致命漏洞:二代身份證掛失后無法注銷,還能繼續使用,這就出現了很多人冒用身份證辦理銀行卡、酒店住宿、購買火車票、飛機票等情況。但很多如網吧、酒店等公共消費場所都會用到身份證,不隨身攜帶又不行。一時間人心惶惶。對此,公安部表示,將推動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系統,并且將在年底全面鋪開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
證監會于8月初通報,博時基金旗下基金經理馬樂涉嫌利用職務便利獲取博時精選基金交易的非公開信息,操作他人名下賬戶,先于或同期于其管理的基金買入相同股票70余只,涉嫌操作高達10億元的老鼠倉,并給其管理的博時精選基金帶來10億元左右的虧損,其規模之大在中國基金史上首見。諷刺的是,馬樂在一次投資策略會上憑借一句“我的夢想就是尋找能漲10倍的股票”。忽悠了在場所有的基金持有人。
繼涉嫌壟斷液晶面板的三星、LG等公司,酒業的茅臺、五糧液被發改委開出“天價罰單”之后,8月7日和8月12日,發改委又分別對涉嫌壟斷乳制品的合生元、美贊臣、多美滋等企業以及涉嫌壟斷黃金飾品行業的老鳳祥等企業開出巨額罰單。之后,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證實,協會接受發改委委托,正在調查汽車產業違反《反壟斷法》的行為,調查范圍包括進口汽車與國產合資汽車。這對消費者來說,實在是一件大大的好事。維護市場公平競爭,是監管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反壟斷力度越大,“奸商”對消費者利益的侵蝕才能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