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國內房產投資者還沒有通過專業房產投資機構和公司投資房產的習慣,但拿美國股票投資市場做比較:該市場70%投資者都不是自行選擇和購買股票,而是股票經紀公司或者客戶專屬的理財機構,經過市場調研后,幫助客戶完成股票篩選和投資的;同樣道理,海外專屬房產投資機構在信息收集、市場判斷、投資目標設立、制定投資退出機制等方面,比個人的市場判斷更加全面和理性。
所以,投資者要清晰辨別及篩選出對自身投資有利的房產購買渠道,與自己同路的“合伙人”結盟,從而在投資伊始就能贏在起跑線上。
那么,從海外的房產投資經驗來看,這3位優秀的房產投資“合伙人”該是誰?認定標準是什么?
第一位合伙人——專業的房產投資機構,能提供獨立第三方的信息,評估投資人的投資能力,制訂相匹配的投資目標和投資規劃,協助客戶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第二位合伙人——金融機構或者銀行,讓對方提供資金、評估投資風險,并共同承擔該投資風險。
第三位合伙人——專業、可靠的買方律師,確保投資房產(住宅和商業)規避法律糾紛,產權清晰地過戶、轉讓、守護、傳承與繼承。
專業的房產投資機構:
能提供專業的投資指導
基于以下幾點,房產理財專屬機構可以和投資者們結成利益同盟,成為投資者們的“合伙人”。
1 海外專業房產理財投資公司向客戶推薦適合的房產項目進行投資,客戶向其支付專業咨詢費用,只有讓客戶滿意了,它才能獲得持續、可觀的收入;而房地產開發商和中介機構都是“賣方”,他們的收益與房屋交易數量及金額掛鉤,賣的房子越多、金額越高,他們的收益也就越好。因此,他們是不可能站在投資者和購房者的立場和角度來考慮問題,分析市場狀況與規避潛在風險的。
2 海外專業房產理財投資公司除了具有房屋代理、經紀人資質之外,還通常擁有銀行信貸資質、會計師資質、資產評估師資質、理財規劃師資質、私人資產管理等相關資質,因此他們的薪資水平屬于高收入階層。對于海外專業投資理財機構或者個人理財規劃師而言,他們真正的核心價值和創造財富的主體是維護客戶利益,即客戶本身。
3 理財規劃師及房產理財投資公司的專業化服務更加多元化,除銷售房地產以外,還提供稅務安排、私人理財、個人及公司貸款、個人及家庭的信托建立與經營等服務,房產投資是其給客戶提供專業服務的衍生產品,而不是唯一業務和收入來源,因此,會更加從容和客觀。
海外金融機構或者銀行:
能共同承擔投資風險
找到了房產投資事業的第一“合伙人”之后,還需要尋覓能提供資金扶持的第二“合伙人”,這就像公司的不同股東是彼此之間資金支持的“合伙人”,PE是為IPO上市公司提供資金的“金主兒”,投資海外房地產的國人,也需要找到一位能夠提供房產融資、貸款按揭、對房產提供價值評估、愿意與投資者共同承擔房產價格波動風險的海外銀行或者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合伙人”。
專業、可靠的買方律師:
能避免投資的物業發生法律糾紛
俗話說得好,“一個好漢三個幫”,最后提及且一定要尋找的第三位“合伙人”——律師,能夠為投資者提供盡職的物業產權調查,如抵押、保修、保險、害蟲防護、開發商及建筑商資質等。在國內,購房者很少和律師進行購房的直接溝通,甚至在簽約的整個過程中根本沒有律師的指導,即使有律師參與,也不知道律師的職責范圍。相反,在海外進行物業投資和購房,特別是在歐洲、北美(美國、加拿大)、英聯邦國家(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等)等成熟市場,房產的產權過戶和交割流程一定會委托律師全程參與。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規避產權轉換中的法律漏洞、產權瑕疵的風險。
舉例而言:澳洲律師通常購買1000萬澳元的職業保險,美國律師要購買500萬美元的操守保險,這些都保證了在海外律師參與下的房產投資,如果出現合同紕漏,所造成的損失將由律師的保險公司來承擔,規避了國內類似豆腐渣工程、一房二賣、產權糾葛等風險。
電影《中國合伙人》的結尾是“新夢想”以30億美元的市值在紐交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最大的教育產業股。
喬布斯和他的合伙人沃茲尼亞克一起創辦了蘋果,巴菲特和他的老朋友芒格一起成就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無數成功的例子都告訴了我們這樣一條經驗:找到正確的“合伙人”,將幫助您事半功倍地實現夢想。
自1997年中國地產商業化以來,至今只有短短16年的發展經歷,卻走完了歐洲、北美國家上百年,英聯邦國家幾十年的地產財富匯聚歷程。在如今越來越多的國人選擇海外置業、配置離岸資產的背景下,不能再簡單應用在國內短期賺錢周期形成的購房觀念、投資策略,甚至投機和抄底思維來試水海外房地產。只有結合“對”的 “合伙人”,才能讓國人充分借鑒、學習海外房產市場漲跌周期中保持財富持續增值的投資之道、應對之法,規避國人成為白白為他國貢獻GDP的“冤大頭”;只有選“對”的“合伙人”,才能讓走出國門的投資者們成為海外房地產市場掘金、開疆闊土的少數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