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初以來,黃金遠期出借利率出現負值成為國際黃金市場上熱議的話題,對于看好黃金的投資者來講,這一現象被認為是金價已經觸底的證據,更有一些分析師認為這是全球金融系統再次面臨重大危機的表現。
那么到底什么是黃金遠期出借利率?而黃金遠期出借利率又意味著什么呢?
黃金遠期出借利率由倫敦貴金屬市場協會于交易日每天上午11點公布,實際上是銀行在調期交易中獲得的美元收益和租借黃金利息之間的差額。調期交易的利潤是交易雙方交換其各自持有資產在一定時期內所獲得的收益差,銀行從別處租借黃金(支付租借利息),與對方的美元進行交換,在一定期限內獲取美元的利息。如果銀行所收到的美元利息低于租借黃金利息,則黃金遠期出借利率就出現了負值。
根據倫敦貴金屬市場協會的定義,黃金遠期出借利率分別有1、2、3、6個月和12個月的期限。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先是1個月的黃金遠期出借利率出現負值,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第一次出現類似情況。之后不久,3個月的黃金遠期出借利率也在1999年《華盛頓黃金公約》之后第一次出現了負值。在黃金市場這是極其罕見的現象,意味著至少在當前的情況下更多的人愿意要黃金而不是要美元。
其實在黃金遠期出借利率出現負值之前,在紐約期貨市場上,前端月份合同(1~3個月期)的現貨升水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這與黃金遠期出借利率出現負值似乎在告訴我們同樣的信息。
期貨合同價格出現現貨升水,簡單來講,就是遠期價格低于即期交割的黃金價格,意味著今天的黃金比3個月以后交割的黃金更有價值。由于黃金與石油、大豆等大宗商品的消費需求不同,再考慮到黃金的儲藏費用和利息損失等,除非是馬上到期的合同,現貨升水一般在黃金市場上非常少見,即使出現也是短暫的。在現貨升水的情況下,人們可以通過在賣出即期黃金的同時買入遠期黃金來賺取“無風險”的利潤,因此通常套利者會不斷加入這一交易直到利潤消失,現貨升水的現象也就很快被糾正,回到正常的遠期升水狀態。如果套利者沒有進場賺取“無風險”的利潤,那就說明套利者擔心這一交易存在其他隱性風險或者黃金現貨的供應非常緊張,他們手中沒有現貨可出售。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黃金期貨市場已經不止一次進入暫時的現貨升水,目前這些前端合同的現貨升水也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但是明后年的期貨合同還是正常的遠期升水,黃金期貨價格曲線總體還是呈現上升狀態的,也就是說后端合同的投資者并不擔心隱性風險。所以我們可以判斷,目前前端合同的現貨升水應該是現貨供應緊張的原因。如果哪一天現貨升水成為所有黃金期貨合同長期存在的現象,也就是說期貨價格曲線完全變成下降曲線,那就意味著我們的貨幣金融系統出現了嚴重危機,投資者只相信手中持有的實物黃金,不再相信遠期交割的黃金了。
現在看來,無論是現貨升水還是黃金遠期出借利率出現負值,所得出的結論是相似的:紐約和倫敦同時發生了黃金實物交割上的緊張局面。結合前一段時間各方面關于亞洲黃金實物需求在價格大跌后猛增的報道,看來“中國大媽”或者說“亞洲大媽”的行動對紙面黃金市場并非沒有影響,紐約期貨和倫敦遠期市場都感覺到了“中國大媽”的力量。而這樣的現象連續出現,無疑是對全球金融貨幣系統的一個警告,預示著金融系統內部的危機正在不斷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