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愛葡萄酒的人都知道,高腳杯里的液體風情萬種。她的纖纖玉指端著酒杯輕輕搖晃,仿佛一縷幽香緩緩升起,美酒在前,佳人在側,光是看到這幅景致就覺得光陰沒有虛度。若此時能配上佐酒的美味,那就更覺得飄飄欲仙了。什么酒搭配什么食物是門大學問,如果美酒佳肴搭配得好,那就能深深領略到醉也未曾醉,醒也未曾醒的妙處,個中滋味,試過才懂!
美味葡萄酒善佐餐
葡萄酒搭配食物是一種以特定食物和特定葡萄酒共食以增加兩者風味的藝術。葡萄酒佐餐有悠久的傳統,在很多國家和民族的文化中,葡萄酒是每餐必備的固定飲食,長此以往,一個地區的釀酒和烹飪就緊密地結合到了一起。在歐洲,很多今天著名的葡萄酒產地,古時候以羊肉為主要肉食。現在這些地方產的紅酒被視為理應搭配羊肉,包括波爾多葡萄酒、希臘葡萄酒、西班牙的里奧哈酒、法國羅納葡萄酒以及普羅旺斯葡萄酒。意大利菜和當地葡萄酒之間更是“纏綿”到密不可分。歷史上,意大利人很少吃飯不喝酒,因此那里的葡萄酒有些酸澀、單薄無味,只能作為餐酒。而口味大膽的意大利菜仿佛一個極好的伴舞,讓意大利酒完美地演繹它獨有的優秀特質,這就是酒餐搭配的意義。如今,在昂貴的餐館里,侍酒師會向客人推薦搭配食物的酒。
帶著蘋果買 帶著奶酪賣
葡萄酒搭配的基本思想是,酒和食物的特性(例如口感和味道)各有不同,有的特性互相沖突,而有的特性卻可以和諧地結合在一起,找出和諧的元素同時享用,可以讓整個飲食體驗更加愉悅。但是,口味和快樂是很主觀的東西,教條式的搭配并不適用于每一個人。大多數飲食搭配專家認為,葡萄酒和食物搭配的基本要素是了解某瓶酒和某種食物的“輕重感”(即酒體)。濃重剛健的葡萄酒如赤霞珠會掩蓋清淡秀美的食物,如法式咸派的味道;反之,清淡葡萄酒如灰皮諾(Pinot Gris)的美味會被燉肉一類的食物掩蓋。
除了酒體外,飲食味道和口感的搭配可以選擇對比性強的,也可以選擇互相補充的。在這一方面,葡萄酒和食物的搭配要考慮一瓶酒的甜度、酸度、酒精含量和澀度(單寧含量)。這些因素可以被同時進食的食物強化或減弱。
據說,英國酒商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帶著蘋果買,帶著奶酪賣。”意思是,如果一瓶酒和蘋果一起吃也不壞,那一定是瓶好酒(可以搭配任何食物);而賣酒的時候要讓顧客同時吃一點奶酪,那可以讓所有葡萄酒嘗起來更好。這條原則道出了水果和奶酪的特性。高酸甜度的水果(比如青蘋果)把葡萄酒對比得很淡,反而凸顯了金屬味。反之,硬奶酪,比如車打,可以軟化單寧,讓酒的味道更濃郁,凸顯果香。
海鮮不止白酒配
一直以來,人們都廣泛地認為,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顧名思義,海鮮似乎只能配白酒。但世事無絕對,善于改良才是酒餐搭配的靈魂所在,如今就要打破海鮮配白酒的定律,讓海鮮活色生香起來!
1、有濃郁味道和口感醬汁的可以配果香清淡的紅酒,比如說面豉醬和燒烤醬,醬油和蜂蜜還有辣味的醬汁加工過的海鮮產品可以配黑比諾。比如說紅燒魚、韓式烤魚配上黑比諾,細膩柔和的果香可以中和醬汁的刺激和海鮮的肥膩;酒和食物會互不干擾,濃郁的醬味讓一般淡薄的酒體能豐滿起來。
2、配合原味簡單烹飪的海鮮就要用有穿透力、直接簡單沒有復雜結構和味道的白葡萄酒。法國的霞多麗就是個很好的選擇,它的結構可以襯托出食物原味,因為食物本身口味簡單,如果酒有太豐富香味和口感反而會干擾食物。
3、配合海鮮湯建議用長相思為主體的葡萄酒,智利和澳大利亞的酒是再好不過的了,因為這種酒是柔和輕盈的,往往能把海鮮湯中殘留的腥味轉化為甘甜的口感,讓海鮮吃起來更彈牙。海鮮湯類的味道和層次相對復雜,所以要選擇長相思這類稍顯復雜的酒,讓酒層疊的口感和食物豐富的香味互為消長。
4、香檳最好配合裹面油炸的海鮮,比如說炸小銀魚等。香檳有豐滿的氣泡,油炸的食物也很脆爽,這種在口中跳躍的感覺是很相似的,油炸的食物讓肉汁和香味完整地保留在食物中,香檳的清爽明亮的節奏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把食物中最核心的味道給帶出來。它的穿透力和口味能快速消解油炸食物的油膩感。但是要注意的是,炸海鮮不宜放入過多的辛辣系調味料,以免過度掩蓋海鮮的鮮味,同時也會讓香檳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