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周期性告誡官員不要伸手貪腐一樣,時下中國官方又一次大規模規范官員的嘴:見面打招呼,不能叫“老板”、“大哥”,必須稱“同志”。
這是日前《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傳遞出的信息,文章擔憂現在黨內稱謂“江湖氣”漸濃,一些脫胎于江湖綠林的稱呼正在滲入黨內。
文章刊發一周之內,就有地方省委下發相關通知進行呼應。
發布類似的周期性規范,上一次是在2003年全國兩會結束之后。從上海市委組織部下發的通知內容中就能看到,當時就已有稱呼官員為“老板”的風氣。
再往前,是在1978年鄧小平復出之后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當年的公報強調“黨內一律互稱同志,不要叫官銜”。
而最早作出這一提議的是毛澤東,1959年中央專門為此在全黨下發過重要文件。
可以說,幾乎每逢一輪新的政治周期啟動時,“規范黨內稱謂”都是一個常提常新的動作選項。
不過這里規范的都是公務場合,在高層官員之間的私人交往中,也有另一種更隨和的稱呼方式,就是“外號”。
“摳門先生”、“沙將軍”、“廁所書記”……這些都是高官被叫過,或者曾經被叫過的外號。也因為身份的不同,這些看似與常人無異的外號,背后都有故事。
有的綽號,是外國人給起的
在公開報道中,對外交往層次最深的兩個部委系統金融和外交口的高官,獲得的外號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有的外號,就是外國官員起的。
這其中,以三位在不同時期進入中國金融政策決策層的高官最為典型。
他們都被稱為“××先生”。
原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入世談判首席代表龍永圖,就被他在世貿談判桌上的對手巴爾舍夫斯基叫做“摳門先生”。這個外號是極言龍永圖在談判中寸步不讓。作為回敬,龍永圖給巴爾舍夫斯基也起了一個新名字:“貪心女士”。需要說明的是,這是兩位老朋友之間關系融洽的打趣之辭。
其后,另一位海外熟知的中國金融高官,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被國外媒體貼上了“人民幣先生”的標簽。這主要是因為周小川在任期間,完成了對人民幣匯率機制的改革。
不過,周小川曾明確表態,“我不喜歡這個稱呼”,“如果因為我說話對人民幣有影響,才叫我人民幣先生,我覺得這個稱呼不合適……”
現在,新任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的外號是“契約先生”,因為他談經濟時,有兩個字總掛在嘴邊契約。起初,這個外號是從他的同學會當中傳出來的。媒體報道說,上世紀80年代,樓繼偉與馮侖、馬凱、張維迎、周小川等人都因為出色的論文,獲得過中青年經濟學會年會的獎項。朱镕基的賞識,更加聚焦了他身上的市場經濟色彩。
從一個細節就能看出“契約先生”這個外號是否貼切?!吨袊洜I報》報道說,在今年年初的一個非正式沙龍上,嘉賓談起“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這個話題,參會的樓繼偉一上來就提到《合同法》未經協商,政府說免費就免費,是不是涉及違約?如果不遵守契約,又不補償,以后還有哪個投資商愿意投資高速路……
外交部的“老虎”和“將軍”
硬氣,是外交口高官外號普遍特點。
比如,外表儒雅的國務委員(前外交部部長)楊潔篪,他的外號是反差極大的“老虎楊”(Tiger Yang)。
美國前總統老布什給他起了這個外號。算起來,兩人相識的時間至今已有接近40年。老布什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擔任美國駐北京聯絡辦主任時,就與當時在外交部翻譯室工作的楊潔篪認識。1977年,已卸任聯絡辦主任的老布什獲邀偕家人訪華,正是楊潔篪全程擔任翻譯。后來老布什擔任總統,曾在白宮接見前來訪問的楊潔篪,當時楊的職務不超過副司長級,可見老布什對“Tiger Yang”的重視。
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發生后,履新駐美大使的“Tiger Yang”一天四次奔走于美國國務院、國會與中國駐美大使館之間,堪稱強硬。
另一位曾常駐紐約聯合國總部的中國外交官沙祖康,則是以“沙將軍”著稱。這個外號是江澤民起的。
“我曾經想過,你派兩艘船,老子派四艘……”在央視今年播出的一期電視節目中,沙祖康談到1993年的銀河號事件時,依然情緒激動。
當時美國指控中國“銀河號”貨輪向伊朗運輸化學武器原料,并強行登船檢查。時任外交部國際司副司長的沙祖康臨危受命,在美方核查小組成員鉆進高溫高濕的貨輪底倉檢查時,“我叫他們(中方工作人員)把電風扇給我關了,讓他們好好體會體會?!辈灰粫汉瞬樾〗M一個個汗流浹背返回甲板交涉,要求打開電風扇,沙祖康說:“我們發展中國家特別窮,機器一會兒好,一會兒壞……”
地方高官接受“綽號”的尺度
在地方省份,更多地方高官外號由民間流傳而來,其中不乏玩味之處。難能可貴的是,許多地方高官都能直面民間“外號”,至于接受與否,也是微妙的選擇。
時任海南省省委書記衛留成,就被稱為“廁所書記”,原因是他在任期間曾專門召開書記會議,研究公共廁所專項規劃,這在全國絕無僅有。“當好廁所書記也不容易?。ㄐ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衛留成說,“過去我看有個地方出了個‘洗腳書記’,通過洗腳帶動了好多群眾致富……”衛留成的真實用意,是想通過這樣的舉動,告訴官員們海南建設要踏實地逐步實現。翻譯成黨的執政語言就是,規劃廁所是一個人人關心的“抓手”工程,所以這個外號并不會給他帶來麻煩。
時任寧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曾被人稱為“陳八道”。起因是陳建國2002年任自治區黨委書記之初提出銀川城區要建八車道。這在當時引起爭論。
2008年,鳳凰衛視主持人吳小莉專訪陳建國時問及:“聽說您有一個綽號?”陳建國答:“當年有人說我是‘陳八道’?!?/p>
至于不接受外號的例子,是這樣:2010年兩會期間,記者采訪到了被一些官員評價為“膽子非常大”,有效破解了老工業基地諸多難題的吉林省委書記王珉。王珉到任吉林時,中組部宣布的評語,也提到了王珉“……處事果斷,敢于決策,推動工作力度大?!辈贿^,中新社報道說,當記者提到坊間流傳王珉外號“王大膽”時,他哈哈一笑,連連擺手,“沒有這個外號,沒有這個外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