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蓮花吹散,黃昏茶泡飯。”吃茶泡飯宜在夏日,宜在黃昏。
傍晚的風(fēng)送走酷熱的暑氣,荷香幽幽襲來。盛一碗中午新煮的米飯,澆入滾燙的茶水,飯淺茶深,用大碗盛了捧在手上,就著揚州醬菜,坐在樹蔭下慢慢吃,是昔日夏天的生活場景。
茶泡飯簡單易做,充饑爽口。米飯是新煮又冷卻的,不軟不硬粒粒分明。桌上除醬菜外,還有切開的綠皮高郵鴨蛋、雪里蕻炒小米蝦、拌有香油的萵苣干、配有紅椒絲的豇豆脆。“好看不過素打扮,好吃不過茶泡飯。”夏天胃口不好,我愛吃茶泡飯,就是喜歡它的清淡滋味。
寓居香港的文人葉靈鳳晚年憶起故鄉(xiāng)南京,曾感慨能夠有機(jī)會在家里赤著雙腳,僅穿汗衫,吃一碗茶泡飯充饑,實在是人生的一種享受。《紅樓夢》中的寶玉,等不及上菜,匆匆忙忙地就著野雞瓜齏吃了一碗茶泡飯。董小宛吃的茶泡飯,是用一小壺芥茶泡米飯,佐以一碟水菜香豉,這樣的一餐飯,適宜天性淡泊、不嗜肥甘甜膩之物的人。
日本人特別青睞茶泡飯,并把它做得十分精致。米飯里還拌上鰹魚屑、梅干、紫菜、海帶絲等,是姹紫嫣紅的色調(diào),再把一盅琥珀色的茶湯沖進(jìn)去,吃起來,真如知堂老人所說的平淡而甘香的味道。而且。他們在細(xì)節(jié)處做足文章,吃茶泡飯時,窗外的風(fēng)景也是“山影下一方一方水田傳來鼓噪的蛙鳴,竹簾外圓月當(dāng)空”,這樣的茶泡飯富有詩情畫意。
我小時候也常吃茶泡飯。夕陽躲在樹梢間,黃昏吃晚飯時,花的香氣幽幽襲來。暑日漫長,父母還沒下班,我坐在廊下安靜地吃,可以看到不遠(yuǎn)處來往穿梭的人,直到夜色鋪天蓋地圍攏過來。
那樣的黃昏,那樣的茶泡飯,在年少的光陰里,總脫不了憂傷、迷茫的味道。
(莊妃軒摘自《洛陽晚報》2013年7月11日,圖/豐子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