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達覺薩唐卡藝術中心創辦人董策力先生,自藝術中心創辦以來,始終以弘揚民族文化藝術,傳播藏傳文化精髓為己任,更致力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卡藝術的傳承與推廣。《投資者報》記者于展覽閉幕儀式上采訪了他。
《投資者報》:是什么樣的機緣使你開始對唐卡著迷并以此做為終生的事業?
董策力:唐卡是隨著藏傳佛教的推廣發展興盛起來的,最早出家人在寺院的墻壁上創作壁畫,但無法移動,唐卡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可以方便攜帶的所依。因為做為藏傳佛教的宗教繪畫,他的一系列充滿象征意義的符號系統,通過神奇瑰麗的視覺表現,表達了抽象的佛教教義,如一部充滿象征意義的藏傳佛教百科全書。我2006年開始收藏唐卡,一下子被其中的神奇、深奧所吸引,當我走訪到真正的具有傳承的唐卡藝術家,不禁被他們的創作與經歷所震撼。逐漸的,我放下原來的工作,從2008年開始集中精力于唐卡的研究、保護與傳承的工作。我周圍慢慢聚集了一批熱愛藏文化和唐卡藝術的朋友,大家也通過對唐卡藝術的了解開始慢慢接觸佛教文化。去年,北京舉辦了國家和個人的幾個唐卡展,唐卡藝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悉。從我個人來講,已經把研究和推廣唐卡做為自己的使命,希望在不同流派傳統的傳承中,盡心盡力做一點事情。
《投資者報》:唐卡在藏文化與藝術中具有什么樣的地位?
董策力:唐卡在藏文化中具有非常獨特的地位,做為藏民族的繪畫藝術,體現了藏地的歷史、地理、傳說、文化、科技等。西方人將唐卡稱為東方的油畫,其繪畫工藝實現的過程也是信仰者修行的過程,對于具足信心的觀者具有直指心靈的震撼力和加持力。在藏地,唐卡在宗教活動和信眾的日常生活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投資者報》:目前的唐卡愛好者怎樣建立自己的收藏系列,具有什么樣的前景?
董策力: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最神圣、隱秘、純凈的一方凈土。它可能是隱晦的,不欲為外人訴說;它又是絢麗的,代表了人們最美麗的希望和追求,收藏唐卡從內心本源上就是出自這樣一種追求吧。如果具有自己的信仰,收藏唐卡的方向也相對明確清晰,而不同傳承流派也在尋找與自己相應的心靈。通常情況下,具有傳承的修行者按照修行的階段,收藏與修行內容相應的唐卡,對日常的觀修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文物級的唐卡數量有限,平常人也很難有機緣看到。當代唐卡有不同的來源,西藏、尼泊爾等地有不同傳承和技藝水平的畫師。出自真正具有傳承、具有信仰加持的畫師作品,無不顯示出無窮的力量與魅力。收藏唐卡最大的價值應該在于,為其中所傳達的慈悲與智慧所感召,為其引導真正走上出離與解脫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