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體,曾經的國家體育場,如今的北京足球圣殿。在鳥巢體育基因受到抑制的時候,工體自然也就擁有了首都主場的當然地位,其實這一地位至少直至2004年本土亞洲杯時都是如此。可惜,居然九年間,中國國家足球隊始終無緣再回首都擺下賽場,匆匆來去。終于,回到工體在今夏成為現實了。
北京奧運會的強大動能都沒有將鳥巢成就為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體育場,過高的使用成本使之不得不褪去第一屬性——運動。從工體到鳥巢,直線距離不過10公里,但從歷史空間上看,則是跨越了五十年,中國體育一路走過的另類象征。因為2015年鳥巢將迎來奧運之后的最重要體育使命——世界田徑錦標賽,今后兩年這里將接連舉辦各類田徑比賽,而足球還將是配角而已,國安無福享受鳥巢,在工體更顯血脈純粹,難得在城市心臟之中有這一圣殿。
國家隊一直在謀求可以停下漂泊的腳步,回到北京來場像樣的比賽,但是奧運會和一場場大會將形象不佳且蘊含不穩因素的國家隊比賽一再拒之京門以外。也許很多次,決策者都曾在最后時刻打消了允許國家隊回京比賽的念頭,因為任何一個臨近到來的大會都讓任何人不敢冒這理論上的風險。總之,這個麻煩整整九年沒人愿意去碰。2011年,不行;2012年,更不行。2013年春天,也不行。
終于可以了,6月11日,國家隊將在工體與荷蘭隊對陣,這是連續三場熱身賽中的第二場,恰逢公共假期之中,主辦者期待著一個難得的好票房,如果能趕上一場國安亞冠主場硬戰那就阿彌陀佛了。橙色大軍票房號召力尚可,羅本打進的那粒歐冠決賽決勝進球又給工體票房添加了鮮明的賣點。
強隊是賣點,但是自己的國家隊才是根本,體驗不同的觀賽感受可以逐漸形成品牌,樹立國家隊的新形象。中荷之戰晚上20點開球,其預熱活動居然要提前一個半小時就開始,中國與荷蘭好聲音一起登場獻唱,讓一場純粹友誼比賽多了時下最為流行的娛樂元素,就連兩隊賽前高唱國歌都要由歌星領唱,這些都不新鮮,但精心在國家隊重回工體的首場比賽中出現,至少體現了組織者和國家隊的一份誠懇,讓比賽多些色彩,讓球迷少些單純的愁苦,也讓對足球沒有熱血激情的人們可以其他的理由在那個夜晚走進工體,人氣在這個時候比什么都重要。
重回工體,北京做賽,中國足球恢復到常態之中,不喜不悲,只求正常。各位國腳更該珍惜這一良機,保有對于勝利的渴望,球迷其實很公道,他們都會感知得到。下次再來工體,球迷一定會給面子,當然咱也盼著再來工體時,那比賽懸念叢生,那比賽真刀真槍。
相信工體的神殿效應,相信北京的巨大效能,在這里比賽氣場自會不同,雖不敢就此稱福地,可一旦北京歡迎你了,說明中國足球的價值認同在增加,這個最重要。
(作者系中央電視臺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