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四(5月17日),在美元一路高歌的背景下,美國公布了一系列重磅經濟數據,結果讓市場有些猝不及防:幾乎所有的經濟數據均不及預期。
要知道,上周四公布的這些數據涉及美國就業、住房和制造業領域和通脹前景等,幾乎涵蓋了判斷美國經濟前景的所有領域。
其中,美國5月11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跳升3.2萬至36.0萬,高于預期,并創2012年11月10日當周以來最大增幅,表明美國就業市場復蘇并不均衡。
同時,美國4月新屋開工總數年化降至85.3萬戶,降幅遠超預期,并創2012年11月份以來最糟糕的表現,因超過五戶的多戶型家庭住房(穩定性極差)大幅回落37.8%,表明之前處于復蘇模式的美國住房市場走向疲軟。
從數據上看,CPI下滑幅度和新屋開工數降幅均超出預期,周初請失業金人數激增,費城聯儲制造業數據疲軟,這些足以支持美聯儲維持現有的貨幣政策不變,繼續通過印鈔,也就是QE(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來購買債券,用以維持美元的超低成本和超強流動性。
在多項疲軟的數據公布后,美元一度快速走低。不過,此后美聯儲鷹派官員的講話再度扮演了美元救世主的角色。
繼費城聯儲普羅索和達拉斯聯儲費舍爾之后,舊金山聯儲主席也建議削減資產購買規模,進一步點燃了投資者對美聯儲將撤出QE的猜測,美元也逐步恢復到了數據公布前的水準。
根據目前的信息,我們還很難判斷美聯儲即將退出QE的傳言是否屬實。
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美元的波動必然是與美聯儲退出QE的時間和方式密切相關,經濟數據或許只能起到短線波動的參考意義,市場相關預期的變化將成為推動美元中期走勢的關鍵因素。而美國經濟優勢導致的貨幣政策“差異化”優勢將逐步顯現,美元中期走強將是大勢所趨。
筆者以為,如果一切順利,9月的貨幣政策會議將是公布退出刺激細節的關鍵時點。
顯然,美聯儲退出QE最有可能的路線是分步驟退出。如果要筆者給出時間表預測的話,第一步,放緩資產購買速度,可能從目前的每月850億美元購買規模降至400億美元再降至200億美元,直至停止購買。第二步,放緩并直至暫停目前的到期債券資金再投資計劃。第三步,美元加息,當然,下這劑“猛藥”應該比較謹慎。最后,逐步出售或持有到期美聯儲所購買的資產組合。
實際上,上周四和周五美聯儲三位鷹派官員無一不將矛頭直接指向了抵押貸款支持債券(MBS),這已能大致勾畫出美聯儲撤出QE的先行動作了。
也許,停止MBS將是美元QE時代終結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