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券商鐐銬被打開后,有的走得的太遠,有的跟不上腳步。2013年券商需要停下來好好想想未來創新道路,如何在規范的條框下做出創新。”北京一位參加了券商創新大會的券商負責人告訴《投資者報》記者。
不過,由于證監會對于創新的容忍度有多少,目前沒有券商能夠明確。上述券商人士道,我們先在認可的前提下,把已經實施的創新業務做大做強,至于后續,雖然充滿了不確定性,但不確定性恰恰是機會。
創新大會變身業務交流會
從銀監會清理影子銀行8號文,到證監會出手點名行為“出線”的國泰君安、華泰證券、中融證券三家券商的資產管理公司,再到國家審計局掀起打擊債券代持黑幕的風暴,監管層對去年門戶大開的金融機構開始收緊口子。
肖鋼就任證監會主席以來,一直沒有明確表態,此次券商創新大會他沒有出席,令市場猜測不斷,未來券商如何邁開創新步子也沒有給出定論。大會的稱呼都由創新大會變成券商工作會議。創新大會的規格下降,令市場人士失望不已。
參會的券商人士如此描述創新大會的情況:主要形式是輪番上臺念稿匯報,下面是瞌睡補覺。這和去年群情激昂的熱鬧截然相反。
“去年還有分論壇會議,每個分會場,都有證監會的領導充分聽取各方的意見,而今年取消了這一環節,成了簡單的匯報流水,沒有意思。”上述參會的券商領導稱。
而這次創新大會的準備時間也太過倉促,很多券商都是在4月底接到邀請通知。一場創新大會淪落成業務探討交流會。
另據一些報道稱,此次參加主題發言的券商代表很多都摸不清創新界線,發言的尺度也很為難。
風控成2013年主基調
整場會議的主基調,是規范。
證監會副主席莊新一、中登公司總經理周明、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等上午發表主題演講的幾乎都表態創新業務要規范。
莊心一表示,券商創新發展要達成五個共識:創新是證券公司永恒主題,必須持續推進;創新必須致力于提升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創新必須與風控合規動態均衡;創新必須深化改革,加快配套機制建設;監管工作必須跟上創新步伐,在守住不存在普遍持續違規和風險不外溢兩條底線的前提下,監管要最大限度支持創新。
而去年,莊心一表態,要給券商最大程度的松綁,不要扯后腿,很多創新業務都可以事后核查。兩廂的態度截然不同。
宋麗萍也認為,如果券商在業務創新的過程中出現重大風險問題,只會讓市場和客戶加快失去信心,大大壓縮證券公司的發展空間,累及市場改革和創新的步伐,證券公司內部風控是防范風險的前沿陣地,必須加強建立內部風控制度,加強自律監管。
周明的發言主題是《積極支持創新發展 努力加強風險控制》,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公司總經理莊穆提出《服務創新與風險防范并舉 扎實推進證券業創新發展》,也都涉及風控話題。
就連券商代表申銀萬國總裁儲曉明的主題發言都是關于券商如何合規經營。
資產證券化是討論亮點
在風控為主命題的背景下,參會代表提出的新業務顯得單薄無力,譬如建立場外市場、放松直投監管、加大后臺的安全建設、打造量化交易平臺、結算模式要創新等,這些話題可以說都不是什么創新業務。參會代表把他們拿出來講,也有點聊勝于無的意味。
不過,此次大會上,資產證券化成為幾家券商感興趣的業務亮點。在會上,記者了解到,國泰君安目前有6只資產證券化主承銷項目正在等待批文。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和宏源證券等均將資產證券化提到資管創新的重要高度。這一熱度超過國內試行資產證券化以來任何歷史時期。
雖然眾多券商看好資產證券化業務,但市場流動性不強。在會議上,多家券商建議將銀行和保險等機構投資人納入交易所市場固定收益產品交易范疇,從而借助銀行和保險的資金體量盤活這一市場。
招商證券人士也認為,缺少保險、銀行等資產證券化主流投資者參與,交易平臺缺乏做市商和質押式回購等增強流動性的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投資者的認購意向,對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定價等也帶來不利影響,從而導致資產證券化產品較資產支持票據(ABN)、保險債權計劃等同類產品的競爭力相對不足。
另一方面,有券商可以通過完善資產證券化的做市制度,甚至引入集中競價系統和實現跨市場流通等,帶動資產證券化產品的流動性。海通證券則希望通過柜臺交易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
除了產品設計,中信證券還希望監管層下一步推出更多稅收問題、會計問題和法律問題的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