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9日,朝鮮第一夫人李雪主陪金正恩出席金日成大學教育家住宅的竣工典禮,朝鮮電視臺還給了這位第一夫人一個整理廚房的特寫鏡頭。
就是這樣一條平常的新聞引起了世界媒體的廣泛關注,尤其是朝鮮媒體一直掐指算李雪主有多少天沒有出鏡了。自2012年7月公開露面以來,李雪主便成為媒體和情報機構解讀朝鮮政治動向的風向標,在很大程度上轉移了人們對金正恩的關注,從這個角度看,金正恩的“夫人政治”已經取得了成功。
李雪主自9月15日與金正恩一起觀看“2013亞洲杯暨亞洲俱樂部居中錦標賽”之后便沒有露面,此前關于銀河水樂團成員遭到金正恩清洗的消息已經沸沸揚揚,被處決的人中包括金正恩的前女友玄松月。韓國媒體披露這些人遭到清洗的根源在于,有人透露李雪主當年也和他們一樣玩,影射第一夫人生活不檢點。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李雪主若長期不露面便說明謠言成真,而10月9日李雪主的露面以及與金正恩的“談笑風生”似乎已經打破了謠言。
朝鮮政治的封閉性使真相與謠言夾雜在一起,外界也只能是種種猜測,而猜測的“指標”就包括李雪主出鏡的頻率和次數,去年李雪主有幾十天沒有露面,外界猜測李雪主已經被打入冷宮,因為她出席重要活動時沒有佩戴領袖象章,但是在今年2月16日李雪主與金正恩一起參加金正日誕辰活動時,官方媒體將其稱呼從“夫人”變成了“同志”,“同志”帶有更多的政治色彩,換言之,在夫妻關系之外還有政治合作的關系,這也可能為李雪主更多地介入朝鮮政治打開了一扇窗戶。
與前兩任領導人不同,金正恩給“夫人政治”留下了很大的位置,李雪主不僅陪同金正恩參加各種政治活動,而且以“同志”相稱。金正恩不到30歲就成了這個國家最高領導人,而李雪主的出現一方面給金正恩一個支撐,讓世人相信他不再是個孩子;另一方面也轉移了外界對金正恩的關注度,當韓國媒體在關注李雪主是否“失寵”的時候,潛臺詞便是金正恩的權力地位已經鞏固。朝韓之間,乃至朝日之間的口水仗其實是對金正恩地位的“認證”。
李雪主是否有性丑聞目前外界無人知曉,但是沸沸揚揚了一個多月的新聞與“謠言”幾乎構成了一場頗為吸引人的后宮大戲。作為觀眾,我們看到的是朝鮮政治的邏輯依然停留在血統政治的框架之中,政治人物的家庭與政治是纏繞在一起的,金正恩將李雪主推向政治前臺的前提是第一夫人并沒有道德瑕疵,如果真有“性丑聞”,李雪主作為第一夫人的形象就會受到質疑。從長遠來看,金正恩的“夫人政治”策略得以推行的前提是李雪主的道德履歷是清白無暇的。
朝鮮雖然是個封閉的社會,但是現代傳媒技術的滲透已經讓這個國家的神秘感消失,舞臺上的演員們可能會“防不勝防”,比如金正恩的豪華游艇,李雪主的“迪奧”名包,這些奢侈品可以為富豪高官消費,或者普通民眾消費,但是如果是道德的模范去使用,便會引起質疑。朝鮮政治還停留在“魅力型領導”的軌道,領導人既是權力的執行者,同時也是道德的模范,從政治史的演進來看,魅力型領導需要一個前提就是神秘性,政治家族的消息不能為外人道也,尤其是政治家族內部的性、婚姻等。金正恩推行“夫人政治”除了黨內高層的阻力之外,還有就是神秘感的消失。
現代政治是一個“去魅”的過程,魅力型領導人必須經過一個漫長而持久的造神運動,期間會出現謊言,由此政治就墮落為謊言的圈套。金正恩也試圖走常人政治的道路,持續不斷地攜夫人出席活動,但是出發點卻是為了維持金正恩家族的道德形象。
常人政治的時代趨勢,尤其是信息技術的滲透,讓魅力型領導的造神運動面臨著巨大的障礙,金正恩如果繼續推行魅力型的“夫人政治”也許不得不依靠謊言,甚至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