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庸小說《笑傲江湖》里有段讓人印象深刻的情節:五岳劍派等正派和魔教勢不兩立,但衡山派高手劉正風卻和魔教長老曲洋交上了朋友。為了避禍,劉正風要金盆洗手,誰料嵩山派殺上門去,不許他洗手。參加典禮的有好多正派高手,他們開始挺同情劉正風,可等嵩山派宣布劉正風結交魔教長老后,形勢立刻起了變化。
我提到這個故事,是因為最近網上發生一件事情,雖說是茶杯里的風波,不過仔細看來倒像是劉正風事件的親民精簡版。陳有西在網上頗有名氣,曾擔任李莊案和夏俊峰案的辯護律師。要是按現在網上的陣營劃分,他屬于“公知”中的名流。他前些天就惹上了麻煩,起因是司馬南在微博上貼出了一張他和陳有西的合影照。
許多著名自由主義者對陳有西大加譏諷,更多的粉絲則表示失望,宣布取消對陳有西的關注。陳有西有點虛弱地為自己辯護,說兩人并非朋友,只是在酒桌上碰了一面,覺得他“談吐得體隨和,不像網上面目可憎”,所以偶然拍了個合影,豈有他哉。
陳有西“和大魔頭、大奸賊交接”,成了一個灰溜溜的叛徒。當然也有許多人支持陳有西,但質問他的浪潮還是一陣高過一陣,陳有西不得不宣布暫時休博。
值得注意的是,司馬南的支持者沒有跳出來指責司馬南結交五岳劍派匪類,應該向我們日月神教有個交代。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比較克制,而是有現實中的原因。一個是因為陳有西在他們眼里,也就是個“著名公知”,最多是魔頭之一,尚不算自由派“大魔頭”。
陳有西還不是司馬南的朋友,只是合了張影,只說了句司馬南看著尚屬“得體隨和”,就被這么多人口誅筆伐。如果他真和劉正風一樣,結交了對方陣營的“大魔頭”,又當如何?
如果一個聲稱信奉自由主義的人,要求我和某個“大魔頭”劃清界限,否則自己就要和我劃清界限,那我就會認為:這些人和他們所反對的事物,其實在精神上分享著某種共同的東西。
生活是復雜的,政治只是其中的一維,它應該為生活而戰,卻不應該吞噬生活。米蘭·昆德拉在小說里講過一個故事:1968年,蘇聯人的坦克開進捷克了,母親還在關心果園里的梨子沒人管了,兒子批評她,這都什么時候了你還關心梨?時隔多年后兒子發現,曾經的政治爭斗消逝了,但母親的梨子卻長存于大地?!皩嶋H上媽媽是對的:坦克是易朽的,梨子是永恒的?!崩サ吕⒉皇钦f大家應該忘掉入侵,他只是在重述一個簡單的道理:政治的目的是為了生活這個梨子。無論爭斗如何激烈,我們都不應該忘記梨子本身。
政治觀點完全不同的人,可以談談別的,每個環節都可能成為人與人交往的紐帶,使他們產生合影的沖動。我覺得這才是一種正常的社會生活。當然我們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把生活脫水成政治本身,把人群按政治態度分裂成幾個陣營。陣營之間就像老子所描述的小國寡民,只能聽到對方那里傳來讓人厭惡的雞鳴狗吠,卻老死不相往來。
政治話題可能本身就容易引發憎恨。以前就有人發現過,色情論壇的網站往往一片祥和之聲:“謝謝樓主”、“樓主好人一生平安”,而一到政治社會論壇,就像進了大興野生動物園,到處是咆哮撕咬。但是無論如何,政治的本質就是各種力量的博弈妥協,社會的本質就是各種人群的彼此共存,如果我們連一張合影都容忍不了,未來又如何在爭論之后去妥協,在憤怒之后去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