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曾經是米開朗基羅從那塊閑置半個世紀的大理石中一眼看出的天使;他,也曾是張愛玲由《舊約》感懷身世得出“沒有一段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結論的負心男原型;他,更是52張撲克牌中代表威權和勝利的黑桃K國王。大衛王,這個以五塊鵝卵石擊敗巨人歌利亞的牧童,這個從護從親兵成長為以色列猶太王國第二位國王的傳奇,3000年來一直以不同的化身重臨人間,或是傳頌一時的雕塑,或是民眾日常嬉戲的主角。而這一次,被其附體的同樣是摩西的血脈,一個倫敦城廚子和美容師的兒子,一個和他擁有相同的名字,堪比的財富,但更多崇拜者的足球運動員——大衛·貝克漢姆,王。
毫無疑問,在被《法國足球》雜志冊封在役足球運動員年度吸金之王后,這個2013年預計年入3600萬歐元——較紅得發紫的梅西尚高出100萬歐元——萬人迷的訪華之旅,便系上了金色披縷。其實,在CCTV全程轉播的新聞發布會上同樣來自英倫的BBC記者的發問,代表了很多人的疑問:你為何擔任中超形象代言人?你真的相中中國市場?快38歲的你這一次究竟收獲了多少,200萬鎊還是500萬鎊?
大衛王的回答一如既往的專業且滴水不漏。當然,任何一個對全球足球市場愈發凸顯娛樂游戲規則的人都明了,那個剛成名就成立貝克漢姆投資公司,打理自己一切形象變現企業的聰明人,此回絕不會空手而歸。更何況,他現在背后還站著一位超級操盤手:西蒙·富勒,平民選秀鼻祖,僅一個《美國偶像》就能在一個國家收入1億美元,在全球授權年入10億美元的真正高手。
作為曼聯92一代成員,貝克漢姆相較于吉格斯、斯科爾斯諸位前隊友,確實是一個異數。當后者只能憑借老驥伏櫪式的征戰去刷新某些讓人景仰的數據時,貝君早已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獨特經濟現象且久而彌堅。想想六年前貝氏離開皇馬,西班牙兩位經濟學教授在得出俱樂部將每年損失3500萬~4500萬歐元的推算理論時,與其并列的最具媒體效應的——這當然也是金錢轉化率的充要條件——還是大小羅和魯尼,而到了2013年,貝還在,身邊已換成了梅西、C羅和總在思考人生的巴神或伊布中的某位。別忘了,按法國人計算,貝克漢姆還是頭把呢。不復長江萬古流,貝爺永坐釣魚臺啊。
如果說第一位大衛王,是“自亞伯位罕、摩西以來最受上帝耶和華寵愛的人”,憑文治武功讓自己的小兒子所羅門最終擁有富甲百世的寶藏,那么現世的大衛王,無疑也是眼球經濟時代的寵兒,而他的三子一女甚至一出娘胎就成“貝帝國”積累財富的利器。不過最重要的是,這個在20年前以周薪2300鎊起步的人,很早便知道如何善用自己那張天殺的俊臉和修挺的身材,知道除了敬業的職業操守和略顯跛腳的任意球絕技外,必須永遠因勢利導站在潮流最前沿,也必須與當時當地最有利于自己最有實力的人合作,無論妻子、教練、俱樂部老板亦或是經紀人。只做對的才能賺最多的。
最新的例子,自然是他對職業暮年時在12支邀請其加盟俱樂部中的決擇。排除中東和俄羅斯是注定的,那里雖也能覓得不菲的年薪且稅金不高,但過熱或過冷的平均氣溫不討維多利亞歡喜也就罷了,遠離全球關注焦點怎么得了,貝克漢姆可不是埃托奧,身份早過了2億英鎊的他絕不會讓自己成為阿拉伯石油大亨或原始財富來路不明者炫耀自己的棋子和背景板。
AC米蘭第三次誠邀?且不說意大利經濟前景堪憂,連原本不可一世的米蘭時裝節也威風不在。更何況大貝老板的財政狀況和政治前途亦不看好。重回倫敦?雖然有狗仔拍到貝氏夫婦又在老家購置新宅,可那又如何,從白金漢宮到迪拜的人工島,從馬德里到太平洋西岸的貝弗利山莊,買房子除了自住也是投資,既然從全球最能吸金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到新興的中投公司都在倫敦城里大肆購買物業,顯然漲勢可期啊。于是乎,巴黎圣日耳曼就成了水到渠成的選擇。
這支僅有40年歷史的俱樂部不缺錢人盡皆知。在卡塔爾主權財富基金斥資5000萬歐元買下七成股權后,這支球隊僅主力11人的4.88億歐元工資就秒殺了一切暴發戶。同時,看看他們還買了些什么?
去年3月他們便以6.8億歐元購入全球最著名奢侈品集團LVMH1.03%的股份;4月,收購聞名一時的珠寶零售商蒂芬尼5.2%的股份;3個月后,又憑7億英鎊拿下意大利奢侈品牌華倫天奴和米索尼。此外,近一年時間內還以35億歐元成為包括倫敦奧運村在內八處地產的東家,成為歐洲房地產最大的買家。僅以這些品牌與自身時尚的標簽相疊加,這一次輪到香榭麗舍和艾菲爾鐵塔當背景板了,貝氏的賺錢倍數效應唾手可得。
此次小貝訪華,穿著皮鞋秀腳法,甚至還摔了一跤。沒關系,中國市場的熱情已是明白無誤。
不排除赴中超的可能,這是貝克漢姆留下的話口;幫助中國爭奪2026世界杯舉辦權,這是貝克漢姆放下的釣餌。一切都是大衛王征戰東土以迷人微笑繼續金錢游戲的伏筆。
生死由命,富貴由天——離開中國前他在北大學子面前亮出左肋那個豎排的漂亮的王派行書文身時,職業得無所不在,以自己為商品做最大的贏利努力盡顯無遺。僅這一點就比中國不少上市公司強。
(作者系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