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于什么是體育,似乎概念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模糊了。3月23日,一年一度的深圳百公里穿越活動,據說創造了史上的新紀錄——有一萬多名市民參與,兩千三百多人從前一日黃昏走到次日中午并走完全程,而更多的人則進行了5公里、10公里的體驗。這其中,不乏專程坐飛機從外地趕來,只為“齊步走”的徒步愛好者。
第二天的深圳報紙,對于這項堪稱在全國范圍內最民間、最大規模、歷史最悠久、組織最完善的徒步健身活動,給予了超過以往的關注,但是就連參與報道的記者們也越來越對自己的稿件歸類拿捏不準——它到底要放在社會新聞版還是體育新聞版呢?
幾乎在深圳百公里穿越的同一時段,一條“穿越”體育的新聞,在民間引起了超乎尋常的議論。對于國家體育總局將組建電子競技國家隊參加國際比賽一事,“體育界”與“游戲圈”各有各立場,各有各主張。
其實要怪,還得怪韓國人。正因為明年在仁川舉行的亞運會上,韓國組織者把自己擅長的電子競技列為了比賽項目,所以中國的“玩家”們總不忍看著金牌被別人大包大攬吧。
這次電競國家隊,不包括中國人擅長的DOTA。但是曾經在中國甚至世界首屈一指的DATO戰隊,出資人就是當年的足球大鱷王健林的兒子。足球與電競,或者說體育與電競,被個人的愛好完美地嫁接在了一起。你說,電競跟體育無關嗎?
其實要說最不應該算體育比賽的,恰恰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現在又蒸蒸日上的圍棋項目。記得1979年第四屆全運會的時候,北京隊的聶衛平拿了冠軍,當時《體育報》(后來的《中國體育報》)配發的照片,就是當年的“小聶”身著胸前印有“北京”二字的運動服,紋枰論道、苦思冥想的照片。如果放在現在,人們一定會覺得很滑稽——就像打高爾夫不能穿牛仔褲一樣,圍棋這樣一個智力游戲,與體育比賽有什么關系呢?而一個經常靠吸氧、猛抽濃烈的駱駝香煙的棋手,真的看不出他身上有什么運動細胞。
去年底的時候,對于把國家體育總局并入到文化部的說法曾經甚囂塵上。現在兩會完了,體育界依然是球照踢,棋照下。但是體育界的功能改制,卻不能因為今年的“豁免”就不思進取。呼吁了多年的行業協會制,越來越在社會化的推動下迫在眉睫。如果深圳市民的百公里穿越活動是由政府牽頭、體育主管部門主辦的話,走在深圳街頭、前行在依山傍海間的,可能就變成了由各個局委辦旗幟引領的“方陣”,步調一致、服裝整齊、口號響亮。市民,更多的會變成旁觀者、陌路人。同樣,電子競技由國家體育總局牽頭,怎樣組隊和定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把體育競技的經驗,用到電子競技上就可以了。
(作者系深圳《晶報》人文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