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之父戴爾·卡耐基幼年調皮搗蛋,幾次險被學校開除;才子韓寒曾在高中時期因七門科目不及格而留級,最終主動退學……在眾多領域取得成就的名人,不乏問題少年。
曾經,陳星也是一個問題少年,成績排名墊底,曠課打游戲,抽煙、喝酒、打架壞毛病一堆,讓老師、家長頭疼不已,初中換了3所學校,高中被勸退學。不過,在父母了解他的計算機天賦,因材施教后,他完全變了一個人,并在2011年獲得“全球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MOS)的世界冠軍,實現了這個領域中國代表隊金牌零的突破。
沉迷游戲的“壞孩子”
1990年,陳星在湖北武漢出生,上有兩個姐姐。父母一直忙于生意,無暇顧及三個孩子的教育。
從小學起,陳星就跟在大孩子身后,長時間泡在游戲廳里,初中接觸了電腦后,他玩網游染上網癮,只要一開電腦,可以幾天幾夜不出門。
若不上學,他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登陸游戲。他平日里雙目無神,注意力難以集中,可坐在電腦前立馬兩眼放光,頂著亂糟糟的頭發,全神貫注地盯著屏幕,手指在鍵盤和鼠標上靈活游走,自己變成游戲角色,隨著劇情發展情緒跌宕起伏。餓了,陳星低下身子,左手按著鍵盤,右手探下桌子,摸出一罐飲料,眼睛始終舍不得離開電腦。累了,他就趴在桌上打個盹兒,不一會兒又亢奮地玩。
有次,父母出遠門三天后回家,推開他的房門嚇了一跳,煙霧繚繞,瓶瓶罐罐扔得到處都是,而陳星幾乎沒睡覺,眼窩深陷眼神呆滯。母親看他這樣,又是心疼又是生氣,兩巴掌重重地打在他背上,“你是想死在電腦跟前啊。”說著嚎啕大哭起來,“你以后可怎么辦啊?”
陳星的網癮讓父母憂心忡忡,可又對他無計可施。初中,他為打游戲曠課,被迫轉學兩次。中考落榜,家人花錢安排他在新洲一所普通高中就讀,他屢教不改,高一讀了半個學期又被學校勸退。陳星早已是親戚口中的混世小魔王,他們紛紛阻止自家孩子與他往來。父親在人前抬不起頭,回家便大動肝火,抄起棍子就揍他,陳星總犟著一動不動。
逆反的孩子,你越打越罵就越叛逆。母親日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換個方法治他,“最近我和你爸商量了很久,或許我們管太嚴了,要不給你自由,你自己出去打工?”陳星一聽,頓時來了興致:“我正好不想讀了,打工有什么難的,比讀書強多了。”
輟學打工不容易
母親替陳星找了份在物流公司搬貨的工作。凌晨4點,外面漆黑一片,陳星睡眼惺忪,迷迷糊糊地出門。來到倉庫,抬頭看到堆了兩層樓高的貨物,陳星徹底清醒了過來。他爬上高高的貨架,卷起袖子,彎下腰,托著箱子的底部,咬著牙,使出吃奶的勁兒往上抬,可重達30公斤的箱子紋絲不動。他皺了皺眉,想立馬撒手不干,可夸下海口卻灰溜溜地回去,太沒面子了。他只好挑稍小的箱子搬,將手推車堆滿,運往倉庫外,抬上貨車。來回2次,便吃不消了。等到下午4點下班,他癱坐在貨架邊不愿動彈,低頭看看手上磨出的血泡,第一次領悟到打工的艱辛,開始后悔,放著學校的好日子不過,跑這里來逞什么能。
他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吃飯時費力地抬起酸軟的胳膊,握筷子的手直發抖,菜都夾不上來,手上的血泡疼得鉆心。母親卻不聞不問,放他出去,就是為了讓他吃苦,欲擒故縱的招式,的確很管用。
陳星頓感委屈,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母親看在眼里,卻不安慰,只是給他換了把勺子。體力透支的他想玩游戲手都沒勁兒,洗了澡倒頭就睡。
干了半個月,陳星每天累得吃不下飯,整整瘦了一圈。當他看到別人背著書包上學,心里由衷地羨慕,終于低頭向母親認錯。母親不肯就此作罷:“你不是說,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下去?”陳星啞然,母親又給他臺階下,換了份輕松很多的電腦維修工作,“喜歡玩電腦,先學怎么修吧。”做了半個月學徒,陳星學到許多計算機知識,靈機一動,學計算機不就能玩游戲了嗎,還一舉兩得。
陳星回到家踟躕良久,扭捏地跟母親開口:“媽媽,我想回學校上學。”母親早就預料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并不忙著應承,而是先理清責任關系:“回去了讀不下去豈不是白折騰?我們協定好,如果你自己再放棄,就回去當搬運工。”陳星打著商量:“沒問題,拜托給我最后一次機會。”苦苦央求了好幾次,母親才答應下來。
2009年,陳星進入職業中學就讀計算機專業。
游戲迷變成技術控
轉變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開學第四天,陳星心里像貓抓似的想玩游戲,晚上偷溜去了網吧。班主任夜間查寢,發現他不在,去網吧將他抓了回來。陳星懊惱,父母知道了可怎么辦?這可是最后一次機會,想到要回倉庫搬貨,他害怕了。
母親得知此事后,并沒有立馬追究。多年作戰經驗告訴她,教育叛逆孩子不能急于求成,于是裝作不知道,拜托老師給他機會,多觀察和鼓勵。
陳星倒是急著改變,引起老師改觀。學校機房軟件限制上網時間,他發揮小聰明,在圖書館查閱書籍,慢慢摸索研究后突破了限制,能夠自由上網。班主任知道后沒生氣反而表揚:“紀律必須遵守,不過,你能自己破解程序值得表揚,繼續加油。”陳星聽了別提有多高興,多少年沒被夸過了啊。
陳星受到激勵后,開始鉆研各種軟件,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玩游戲的時間也逐漸減少。
老師將陳星的轉變看在眼里,任命他為計算機組組長,帶領同學負責校內的計算機維護和網絡建設。母親很欣慰,幫忙強化他的責任心:“老師總夸你,他那么重視你,你得爭氣。”
叛逆孩子最需要的關注和重視激發了陳星的上進心。他白天上課,晚上躲進機房,研究深奧難懂的計算機專業書籍。同學給他帶來餅干,他就著礦泉水湊合當晚飯后,又接著學習,針對問題翻閱資料,上機操作實驗。他把機房當寢室,整宿地研究,把玩游戲的勁頭全用在學習上。僅僅半個月,他就把3本計算機專業書學完了,而一般同學一個月都學不完一本。他完成了任務,連學校的服務器順便也組裝完成。這些技術,對于新手來說是高難度的,他的表現自然得到老師的肯定。
高二開始,陳星進入學校計算機競賽班。老師越來越器重,帶他參加各類計算機競賽,獲得了不少獎項,他漸漸從網游迷變成了技術控。
網癮少年榮獲世界冠軍
陳星的轉變讓父母打心眼里高興,2011年5月,陳星報名參加了MOS比賽。
MOS是“全球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被譽為辦公軟件領域的奧林匹克。比賽由全球認證管理中心主辦,全球共有50多個國家派出代表隊參賽。在中國賽區20多萬人的選拔中,陳星以季軍的身份脫穎而出獲得出國比賽的機會。
美國圣地亞哥總決賽,分為上機答題和案例解析兩個部分共有100分鐘,而陳星僅用了25分鐘完成了所有任務。
當宣布獲獎名單時,他聽到自己的名字后,愣在當場,心跳加速,耳朵嗡嗡聽不清四周的聲音。在眾人的掌聲和推搡下他走上頒獎臺,還是一臉難以置信,拿到獎牌后他才露出喜悅的表情。這次赴美代表團只有3名學生,而陳星是唯一一個高中生,他作為年齡最小的選手,為中國代表隊奪得了首個冠軍。
回國后,他一出機場就被圍了起來,父母激動地跑上前抱著他,“兒子啊,你可是爭氣了。”驕傲的笑容怎么也藏不住。第二天,關于他的新聞傳遍全城。
親戚們特地舉辦了慶功宴,對他直豎大拇指,一改往日的態度。陳星的計算機天賦得到認可,被國內微軟比賽中心聘為助教。他成了學校的風云人物,連校長都關注他,帶他去國外考察,鼓勵他出國深造。目前,陳星正籌備留學。
在國內,像陳星這樣的網癮少年有2000多萬人,每年因長時間玩電腦而猝死的青少年亦不計其數。孩子愛玩游戲,家長看來就是不務正業。其實,適度玩游戲并非壞事,還能訓練大腦協調能力。而若能利用孩子的興趣,讓其發揮所長,每個網癮少年都有機會成為計算機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