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大促銷又要來了,有業內人士預測,去年淘寶和天貓單日191億元的銷售額,今年有可能翻番,甚至達到人民幣500億元。只能說這些預測數字的最終落實,確實有一定的現實可能性,可這個類似豪賭一般的單日大促銷,給電商行業帶來的到底是促進還是傷害,則有很多可商榷之處。
在經過了2012年慘烈的價格戰之后,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出現了一些自我修正的跡象,價格戰少了,人們更多關注利潤率的提升、虧損額度的收窄和服務的完善。電子商務不該將重心放在價格上,而是應致力于創造價值,這些都已逐漸成為業界共識。但今年有可能更加火爆的“雙十一”,恰似電商理性回歸過程中的一個攪局事件。
今年“雙十一”從國慶節長假前就已經開打,9月28日,蘇寧易購發起黃金周大促銷,發送數10億元紅包;10月10日,京東發起“雙十季”大規模促銷活動,不但承諾最低折扣,還減免運費,該活動將持續到11月底;騰訊電商則在京東大促銷活動之后發起“1020瘋搶節”。此外,當當網和樂蜂網等較小的電商,也發起各自的促銷活動。一時間,久已不見的價格戰,又回來了。
事實上,爭相在“雙十一”之前開展大型促銷活動,是眾多電商的無奈選擇。往年“雙十一”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透支網民購買力,在“雙十一”之后網民消費金額急劇下降,電商進入為期3個月的蕭條期,若想重整旗鼓只有等待來年了。淘寶、天貓之外的電商,不愿讓這場只屬于一家公司的促銷活動影響自己的生意,于是紛紛在“雙十一”之前盡全力透支“雙十一”的購買力,以獲得更多的利益。每年從9月開始到“雙十一”,已成為大規模價格戰的天然時間節點。
“雙十一”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場狂歡,購物應有的理性成分消失殆盡。盡管早有業內人士一語道破天機,這只是個清庫存和甩尾貨的活動,價格不一定能低多少,但仍阻擋不了消費者瘋狂購買的熱情。在這場促銷活動中,價格其實是不敏感的,更重要的是折扣幅度,即便商家先抬價再打折,瘋狂的網民仍會將那些原價出售的商品買回家去。即便很多人知道,“雙十一”之后商品折扣不會再漲回去,甚至更低,人們依然會在這一天扎堆下單。
至于購物體驗,就更無從談起了。去年“雙十一”一天售出的幾千萬個包裹,用了足足一個月才處理完,有很多消費者在下單一個月后才收到商品,投訴和退換貨的受理速度也奇慢無比,但人們似乎并不在乎。在低折扣驅動下的購買力,如潮水一般涌進去,換回來的是并不一定便宜的商品和糟糕的服務。在龐大而混亂的場面中,各種消費欺詐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事件層出不窮,卻沒有一個機構能快速跟進,妥善解決問題。
“雙十一”的經濟效益,也與火爆的銷售數字不相吻合,甚至脫節太多。去年“雙十一”,淘寶和天貓送出頁面位置資源,商家讓出利潤,換來的191億元銷售額中,淘寶獲利不足2億元。而商家的盈利更是可憐,得到天貓資源傾斜的大商家,只是將其視作一場營銷活動,不指望從中賺錢,而小商家則在資源不充分的情況下,付出高昂的成本將促銷進行到底。一個例子是,一個小商家“雙十一”這天銷售額高達100萬元,卻僅得到3000元毛利,還不夠抵銷為參加此次活動而增加的人力成本。在商業活動中,可以允許暫時無利可圖或者虧損,但如果成為常態,并年復一年持續下去,那就很值得警惕了。
一些擁有強大資源的平臺,其發動大型促銷活動的動機本身就不純正。從結果導向看,“雙十一”這類促銷活動并不能使平臺獲得經濟收益,對商家提高盈利能力也幫助不大,對消費體驗則是很大的傷害。但此類促銷活動確實有助于平臺擴大市場份額,打擊競爭對手,進一步提升平臺的地位和重要性。也就是說,“雙十一”促銷從表面上看應該是一個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節日,但實質上已被平臺的商業利益所綁架,淪為一個商業競爭的怪圈,這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是有損害的。
類似“雙十一”這種狂歡式的大型促銷活動,對電子商務行業的負面作用,越來越值得關注。15年來,中國網民從對電子商務一無所知,到如今有較高的普及性和滲透率,價格戰與促銷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時至今日,電子商務更要回歸理性,只有理性的消費者越來越多,才能促進商家做好服務,提高行業發展水平,使之繼續穩定前行。
話說2013年“雙十一”
往年“雙十一”都是在一天內搞促銷活動,但是今年的促銷戰從10月就開始了,當當網、京東等平臺都開始有動作。“雙十一”是淘寶發起的網絡促銷日,現在已經演變成全國的電商促銷節,但從前兩年來看這一天帶來了很明顯的后遺癥,物流配送慢、次品甩賣等,給客戶帶來很不美好的體驗。今年很多電商企業都在反思,為什么非要在這一天的時間內做呢?這樣反而會拖垮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所以今年很多企業開始向易迅、京東、樂蜂網等平臺傾斜,提前做活動。
今年“雙十一”還有一個不同的是,以往商家以打價格戰回饋顧客,但今年會向服務戰、信息戰和物流戰轉移。尤其是物流,去年很多快遞公司爆倉了,物流成為“雙十一”后遺癥的第一要害,怎樣在物流上照顧好客戶的體驗,能檢驗出企業品牌實力,而今年看到不少地方政府和電商企業合作建立大型倉儲基地,滿足更多電商的經營需求。
—速途網副總編兼速途研究院院長
丁道師
我覺得如何備戰“雙十一”,首先是解決人員的問題,大家各司其職,通力協作。為此,我們在客服人員配置和貨品資源配備上做了充足的準備。為讓消費者順利買到自己中意的產品,我們專門從第三方服務公司和校園招聘了100多人,成立“雙十一專線”呼叫中心,解答客戶在購物前后可能面臨的每一個問題。
為了創造更好的購物體驗,提高發貨效率,讓客戶在第一時間收到寶貝,在9-10月期間,我們做了兩次物流壓力測試,提前測定倉庫單天承擔裝包能力,發貨量是多少,跟客單價、銷量是否吻合,一旦中間出現問題就立即調整。
此外,今年“雙十一”初語在品牌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從10月14日到11月1日,業內稱之為“雙十一”蓄水期。我們特地為此開發了10款新品進行預售,吸引并不認識初語的新客戶,積累更多的消費群體。11月1日后進入“雙十一”正式預熱期,這一波我們主打爆款,吸引老客戶。在“雙十一”當天,初語會打“一千零一夜藝術狂歡節”的主題引流,現在已經設計好一組阿拉伯風情的主題片,到時貨品將有一半是新品、一半是改良的舊品,滿足新老客戶需求。
—初語服裝設計有限公司品牌總監
周焱
今年“雙十一”要更注重與消費者的互動,與線下的互動,以及無線端的拓展。線下門店今年會跟天貓一起做O2O,通過高德地圖發現身邊的門店,線上領取線下實體店優惠券,線下易拉寶二維碼掃描贈送線上店鋪優惠券,簡單的銷售互動。線下條件許可的品牌也可以將O2O進行拓展,是門店發貨、付款,還是單純體驗,就由各個商家自主發揮了。例如汽車行業,消費者可以在線上付定金,然后到4S店體驗、線下付款。另外一些品牌如馬莎也在考慮布局線下門店發貨,國內很多零售商都在探索。“雙十一”O2O不是說單純有利于線上還是線下,而是對O2O整體運營的幫助,所以天貓在這次活動中是拋磚引玉,對O2O的試水。
今年備戰還有一個不同是,家裝、汽車兩大類目的預售比往年早,尤其是家裝的壁紙、建材行業,很多店鋪都非常重視。去年全友家居實現破億的交易額,預售環節功不可沒,因為它的發貨時間可以在預售時與消費者約定,有充足的時間優化倉庫、供應鏈,也能通過一款產品的預售知道“雙十一”的銷量會有多少,及早備貨,降低風險。今年家裝行業加大預售力度,也許是看到了其中的好處。
—淘寶大客戶營銷顧問 呂方
今年移動端會是“雙十一”的一個亮點,相比PC端流量,移動端流量增長比較快,但是與PC端的轉化率和客單價相比是比較弱的,所以品牌賣家更應該重視其社交及互動的屬性,策劃更多的互動活動,例如微博轉發等互動活動,以增加品牌曝光量和粉絲,進行大會員CRM營銷。在PC端和移動端的資源選擇上,更大的部分還是要落在PC端,穩定基礎流量,而移動端布局為創新區,特別是有線下門店的品牌商家,可以利用移動端更多開展發抵價券、現金券等拉動客戶的活動,拉動O2O聯動營銷。
—杭州問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