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正走在一條高速發展的道路上,一方面消費者的收入穩步上漲,而與此同時,市場物價也相對穩定,因此,在這個全球最為特殊的市場上,我們發現樂觀主義和炫耀性消費仍比比皆是。但是,對于現在更多的中國人而言,當曾經夢寐以求的東西變得力所能及以后,消費文化開始向辨識性上升級,并且新一代中國消費者正越來越多地尋求品牌的質量和真實性而不是純粹的炫耀和顯示其身份地位。
與此同時,中國品牌正變得越來越自信。許多中國品牌正在通過各種方式,不僅追求區域性擴張,并且和全球范圍領先的外資品牌直接競爭。然而,要在國際舞臺上更好地體現自我,中國品牌需要從本質上培育更扎實的品牌建設文化。企業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在加快全球化步伐的過程中制定有效的戰略。
引領潮流,而非盲目追隨
從以往一味模仿到今日提倡創新,中國企業正在經歷著“質”的蛻變。不同于過去的發展模式,更多的中國品牌正不斷努力突破自我,超越競爭對手,并創造更優良的產品。渴望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國品牌,不僅能從他處獲得重要啟發和靈感,更為重要的是它們必須通過創新和完善的品牌戰略找到自己的方式向前邁進。
善于傾聽
中國企業正在更好地傾聽消費者的心聲,并且充分利用數字化工具探索市場方向。正如北美社交傾聽公司Sysomos一樣,國內數字化研究公司正在顛覆中國企業審視市場的角度。在現在這個社交媒體風靡的時代,用專業的工具跟蹤和衡量消費者是企業營銷取得成效的關鍵。未來領先品牌將是那些在所有溝通交流渠道都仔細聆聽,并積極管理消費者對其印象的品牌。
善于互動
一旦品牌和營銷團隊了解自己的品牌是如何被消費者感知的,就可以影響市場對其的看法。事實上,企業只需積極回應市場反饋,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是一個直接澄清事實或引導雙方對話的有效方式。如今外資品牌已經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同時我們看到中國品牌開始奮起直追。對于所有的品牌而言,只有充分與消費者溝通,無論是了解網站或產品改進后的結果、掌握消費者對線上傳播的反應,還是深挖品牌信息的作用,才能保持一個品牌的相關性和差異化。
偉大的品牌從內部開始
雖然中國企業對品牌內部協同的認識還處在襁褓階段,但中國企業努力讓員工理解品牌和品牌訊息,以此創造更強大的企業內部文化,并與客戶建立更緊密的關系。家電產品巨頭海爾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盡管家電行業增長緩慢,但海爾2012年的表現超過整體市場。它的秘密是什么?海爾積極在員工中間倡導創新和創業精神,品牌從賣產品轉向賣服務,并鼓勵員工直接面對市場,滿足消費者的定制化和個人關注的需求。海爾這樣的領導者意識到員工是企業品牌最重要的資產,因為他們才是與客戶互動、真正為服務利潤鏈帶來活力的人。
偉大的品牌兼顧規模化效應并與消費者保持緊密聯系
“越大越好”在中國仍然是普遍的心態,但數字和規模只能建立一個大品牌。隨著消費者變得更有識別力,期望更高,中國品牌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建立親密關系上——識別并回應消費者的情感需求。平安是中國最知名的金融服務品牌之一,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這個原因。意識到消費者被復雜的金融產品困擾,平安品牌承諾可以使財富管理更簡單。平安在業務上兌現了它的品牌承諾,回應了真實的消費者需求,在保險同行艱難前行的時候,平安的業務得以蓬勃發展。
以數字化思維為本,
建立完整的品牌戰略
基于電子商務、移動通訊和社交媒體在中國迅速發展,任何明智而有效的品牌策略都必須充分考慮數字化的影響。數字化正在重新定義和重塑一切事物:消費者選擇和行為,客戶體驗,品牌如何回應及聯系消費者。由于線上活動開始融入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無論是照片共享、移動支付或航班、酒店預訂,只有不斷滿足用戶的多變需求和行為的品牌才能最終成為成功者。
可持續發展是必須的
雖然中國正在努力采用可再生能源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規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國。相關報告指出中國日益惡化的環境以及導致環境惡化的可能原因——從主要城市空氣污染到自然災害可能加劇氣候變化。因此,有責任心的綠色企業行為將為中國社會未來的穩定發展,特別是樹立超級大國的道德立場以及建立可持續性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盡管挑戰巨大,但崛起的新一代有志于創業和管理的專業人才對中國未來而言是一個好的開始。中國將很快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專業化商業運作團隊,基于血脈中翻涌的創新精神,這些漸進的并深受數字化影響的年輕管理者將加快中國企業的文化現代化進程。進入21世紀后,從無所不包的品牌建設并灌輸其品牌以人為本的理念到規劃和發展可持續商業戰略,中國企業正通過自身品牌的力量突破逆境,并最終將自己的標志烙印于全世界。